求寿康宫 慈宁宫的区别 怎么都是“太后、太妃的住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05
慈宁宫正殿,是皇帝为太后祝寿、朝贺、为太后敬上徽号以及太后死后停放灵柩的礼仪场所。
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

1.慈宁宫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嫔等人随居。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若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慈宁宫正殿,是皇帝为太后祝寿、朝贺、为太后敬上徽号以及太后死后停放灵柩的礼仪场所。

2.寿康宫
寿康宫,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
寿康宫南北三进院,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西夹道外有房数间。院落南端寿康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可通慈宁宫。
寿康门内正殿即寿康宫。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明间、次间各安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4扇,梢间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槛窗各4扇,后檐明间与前檐明间相同,其余开窗。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东西梢间辟为暖阁,东暖阁是皇太后日常礼佛之佛堂。殿前出月台,台前出三阶,中设御路石,月台左右亦各出一阶。
寿康宫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出廊。东配殿明间安槅扇门,西配殿明间槅扇、风门为后来改装。次间均为槛窗,每间用间柱分为两组,窗棂均为一抹三件式。两配殿南设耳房,北为连檐通脊庑房,与后罩房相接。寿康宫以北是第二进院,后殿为寿康宫的寝殿,额曰:“长乐敷华”,有甬道与寿康宫相连。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出廊,明间安步步锦槅扇、玻璃风门,次、稍间安窗,上为步步锦窗格,下为玻璃方窗。室内以槅扇分为5间。后檐明间开槅扇门,接叠落式穿堂,直达后罩房。
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乾隆朝孝圣宪皇太后、嘉庆朝颖贵太妃、咸丰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颐养天年。孝圣宪皇太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仍于每年圣诞令节及上元节前一日至寿康宫拈香礼拜,瞻仰宝座,以申哀慕之情。
寿康宫曾经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太后的寝宫。寿康宫前殿,有乾隆敬题的"慈寿凝禧"之匾额,殿堂上的对联是"玉瑁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
寿康宫的原址,在明代是太监机构北司房,没有宫殿建筑。清代寿康宫,就是乾隆皇帝为奉养母亲而建造韵。《清史稿》中说,乾隆皇帝孝事母亲,"以天下养",寿康宫的后殿对联也是这个意思:"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寿永承欢"。孝圣太后在紫禁城外还有一处常住的地方,即京西畅春园内的"长春仙馆",后来孝圣太后就是死在了那里。
孝圣太后在寿康宫居住的时日里,乾隆皇帝每天或每隔一、二天前往寿康宫问安。在寿康左门,皇帝走出舆轿,步行进入寿康宫。走到太后所住的暖阁前,太监传奏,然后皇帝进入暖阁,跪在地上,恭敬地问候太后起居。太后赐皇帝坐,皇帝便站起来,走到御榻左侧,叩一下首再坐下。太后赐皇帝饮茶,皇帝叩谢,拿起茶杯之前,再叩谢。然后皇帝与母后对谈片刻,再告辞回宫。
孝圣太后七十寿辰时,乾隆皇帝在寿康宫为母后举办筵宴,在宴席上,皇帝起舞娱亲,然后,奉乾隆皇帝的安排,皇子、皇孙、额驸依次排成队欢舞。

寿康宫和北面的寿安宫中,也居住着一些名份较低和没获太妃名号的先朝老妇,她们没有资格获得皇帝的孝敬,甚至有时难以维持生计。为了换得一些生活所需,贫困的先朝嫔妃们,用断绫碎锦刺绣。因而宫词中有"寂寞长门恨转增,夜深刀尺剪吴绫"这样的咏叹。
从道光朝到清末小朝廷,先后住在寿康宫的太后和太妃有:道光年间的孝和太后、咸丰年间的康慈太后、同治年间的慈禧太后、清逊帝时的瑜太妃。
嘉庆皇帝的孝和皇后,做皇后时住在储秀宫。道光皇帝即位后,作为太后移住到寿康宫。孝和太后虽不是道光皇帝的生母,但对道光皇帝有抚育之恩,道光皇帝对她的孝养也十分尽心。
寿康宫是她居住时间不长的一处宫院。同治十一年九月,皇帝载淳举行了大婚。按清官的则例,皇帝成年后,太后要移住到慈宁宫一带的太后宫区。因之,慈禧和慈安太后从各自的宫院迁了出来,慈禧住进寿康宫,慈安住进寿安宫。同治皇帝每天早晚两次,前往寿安和寿康宫请安。
瑜太妃,是清帝逊位后的小朝廷时期,居住在太极殿的那位太妃。瑜太妃个性很强,看不起老实无能的隆裕太后,隆裕死后,她亟想获得太后名位,但由于无案可藉,只得罢休。1925年11月溥仪及其妻妾被逐出紫禁城时,瑜太妃和另一老太妃曙太妃,以年老不便仓促行动之故,得以暂留紫禁城,收拾东西。瑜太妃在紫禁城的最后时日,是在寿康宫度过的。同月的21日,她和另一位老太妃离开了紫禁城。当天,民国政府的接收人员进入宫中,查封宫殿。
工作人员在寿康宫看到,瑜太妃取暖用的火炉,还在殷殷地燃烧。
寿安宫的前身是明代的咸安宫。明穆宗隆庆皇帝时,皇后陈氏因为失宠,加之有病,于隆庆三年,从皇后的寝宫坤宁宫中迁出,沮丧地住进了皇宫西北角的咸安宫。在此后三年的寂寞时光里,年幼的太子朱翊钧(后来的万历皇帝)给了她很多安慰。
天启年间,咸安宫曾被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占据。客氏本应住在供年老的宫人居住的乾西二所,但她凭借皇帝的纵容,擅自住进了咸安宫。她每天清晨到皇帝居住和办公的乾清宫中,侍候天启皇帝起居,晚上回到咸安宫休息。这位乳母在宫中行走,都乘坐由宫女抬的轿子。客氏体肥怕热,夏天在咸安宫搭设大凉棚乘凉,皇帝不断派人给她送来冰块。平时令官女用梳子沾了唾液为她梳头,称之为群仙液。
清代的寿安宫,建于乾隆年间。乾隆十六年,为了恭祝太后的六十岁生日,特在明代咸安宫的旧址上建造了寿安宫。太后七十大寿时,又修葺了一次,在这里举行盛宴。
寿安宫虽然修造得十分秀雅,但慈圣太后无暇在此居住,乾隆年问这里仅用作几次寿宴的场所。
道光和咸丰年间,寿安官的主人是嘉庆皇帝的妃子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早年是嘉庆皇帝的如贵人,后又晋升为如妃。道光即位后,尊封她为如皇妃,咸丰皇帝又尊封她为如皇贵太妃。她在寿安宫一直住到七十四岁寿终。
寿安宫的北面;有一座专门供佛的宫殿,名为英华殿。明清两朝,宫中的佛事活动繁盛,每年的元旦和皇帝、太后生日,英华殿例行举行佛事活动。太后们常常是宫中最笃信佛法的人,念经成为每位太后寡居生活的一部分。
万历皇帝的母亲李氏,在英华殿的庭院中栽种了两株菩提树,这两株树是从南海移移植过来的,后来长得枝繁叶茂,每年结出许多珍贵的金线菩提子,宫中的人们用它穿成念珠。京师民间将这些菩提子做成的念珠视为珍品。
慈圣太后死后,万历皇帝极其悲痛,在菩提树东北侧的别殿,供奉太后的肖像。凡是从这里经过的人,都须屏息静气。每月的初一、十五,万历皇帝都要到这里瞻仰、追念。每当仰望院中的两棵菩提树,万历皇帝就真切地缅怀母亲的恩情。宫中入曾经相传说,慈圣太后是九莲菩萨转世,因之万历皇帝为母亲敬赠了"九莲菩萨"的尊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