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PM)的工作流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产品经理(PM)的工作流程

产品小白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快速上手工作。那么就需要知道产品经理都要做哪些工作,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以及相关的工作软件。

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经理的工作似乎没有个确切的终止,而是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闭环。从一开始的定义产品,到设计、跟进开发、产品发布。即便是产品发布后,也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分析数据从而改进功能,进行产品迭代。



产品定义:

产品在设计前,需要做两份准备工作:详细的 调研 和输出 需求文档( prd ) 。

1.1调研:

目标用户调研

市场调研

竞品分析

1.1.1目标用户调研

需求都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很多时候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PM还要听用户的吗?答案当然是要听,但有技巧地听,并进行分析。

用户调研的两种情景:

【产品还未设计】,处于从0到1的过程,在设计前收集资料来针对性的设计产品功能和布局。

【产品已经上线】,处于待优化的状态,收集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功能。

用户调研的目的:

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过程

了解目标用户群的使用场景和过程

总结用户的问题和流程

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1.1.2市场调研

市场调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按选择调查对象来划分,有全面普查、 重点调查 、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 等;第二类是按调查对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划分,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具体市场调研方法参考下篇文章《市场调研的方法》。

 1.2需求文档(Prd):

一份完整的需求文档的结构如下图1、2所示:



图1



图2

1.3竞品分析

​​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分为原型设计和视觉设计。

原型设计 :

首先要缕清业务流程,根据用户调研和市场调研分析得来的结论,来设计界面布局和整体架构。

所需工具及产出:

原型——Axure RP、墨刀、Mockup等(苹果电脑推荐sketch、Mockplus)

流程图——viso

脑图——mindmanager、Xmind等

用例图——processOn、viso

视觉设计( UI 、交互) :

视觉设计是把原型细化、美化。包括UI和交互。色彩搭配、图片、Logo、图标等等。交互设计所用软件与原型设计所用软件大多相似,一般原型设计软件都带有交互功能。只是交互设计更注重于产品的美感和交互形式。

产品研发:

 在产品研发阶段,产品经理需要跟进研发进度,沟通研发人员、测试人员、UI设计人员等。管理需求,及时修改方案。

测试

测试是从开始研发到产品上线前一直贯穿的。而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可行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用例测试。

发布

在产品完成后,需要进行发布准备:销售培训(培训产品的功能、使用流程、卖点)、产品定价、运营策略、推广方案、用户教育(撰写产品使用手册)。

改进

在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还有个漫长的工作:产品改进/产品迭代。需要收集用户反馈、产品使用的相关数据、竞品分析……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进行功能改进,产品迭代。

6.1通过用户反馈发现问题

当看到用户反馈的内容的时候,关注的点,基本是: 自身产品的问题 、 竞品的问题、可能的机会点 。

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 渠道 来收集用户反馈?

公开渠道:App Store等应用市场、微博、贴吧

半公开渠道:微信朋友圈

内部渠道:用户投诉,电话录音、客服咨询

6.1.1针对用户反馈不同渠道的处理策略:

公开渠道:对于公开渠道,可以采取搜索+关键字订阅+使用监测工具的策略;

半公开渠道:微信朋友圈可以通过“搜一搜”功能,搜索关键字的方法;

内部渠道:这就需要整合内部用户反馈渠道,包括邮件、QQ、留言等;需要定期与一线的同事进行沟通,或者适当地当一天客服。

具体的用户调研渠道有哪些,进入这些渠道中有大量的用户反馈,又该着重看什么?

举个例子:

应用商店评论

主流的应用商店与常用的工具包括:

IOS:App Store,安卓:360手机助手、安卓市场、百度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安智市场、豌豆荚等;常用的工具有APPAnnie、应用雷达、ASO114、酷传等。

对于应用商店,应该着重监控以下四点:

低分差评 :重点看低分 1-3分;

有效评论 :重点看有实际描述的评论

异常行为 :比如水军刷榜、恶意评价

竞品变化 :监控竞争对手的应用变化



主流的社交平台与常用工具

微博、贴吧、知乎、人人网、雪球的等,工具是关键字+收藏夹、微博企业版、百度、Google等。

查看贴吧内容有个小技巧,在关键词后添加site:tieba.baidu.com,相当于筛选了站点的内容。

通过用户咨询、投诉发现问题

6.1.2通过用户调研发现问题

用户调研的流程:



明确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什么情况下发起的调研?是否必须通过用户调研来解决?

目的:希望通过用户调研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调研的目的忌大而全,调研的方向越聚焦,越有价值;忌假大空,针对行业用户的调研,针对满意度的调研,价值都不大。



选择目标用户

基于背景和目的,先挑出大量符合行为的用户

选定部分目标用户,针对性分析(用户画像)

选择合适的用户(时间、地点、感兴趣程度等)

邀约用户:直接说明目的,并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

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

分析用户和问题

这里是事先猜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分析调研对象可能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猜测用户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把解决方案变成可执行的demo(纸面、原型等)

准备任务和访谈提纲,并演习

按照用户调研预设时间的2倍去准备问题,标注必须要回答和用户操作的关键问题,准备用户必须操作的任务,把问题串起来,并找同事预演一遍,最后总结和调整。



调研现场

根据不同情况,布置调研现场。先缓和用户情绪,不要着急一下子进入到访谈/调研中,其次了解背景信息与自己的猜想是否匹配(用户画像),尽可能模拟用户真实的环境,尽可能记录用户的操作过程:录屏、录音、笔记。

调研结束总结

整理单个用户的调研过程,是否要调整调研对象,汇总本轮调研用户的过程和结论。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01c9286cee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