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洞察力错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听樊登讲《陌生人效应》,学习到一个新概念“非对称洞察力错觉”,指人们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他人判断的现象。如通过普罗宁填补字母测试,被测者自己对自己没有判断,但我们看会觉得填补出来的单词可以反映出被测者很多潜意识的问题,即我们能够脑补很多想象,觉得自己颇具洞察力,这个就是非对称洞察力错觉。书中举出实例表明,即便经验丰富的法官、联邦调查局的高级探员,自诩为一眼就能够看穿别人,却更容易被骗,可能更多地具备了非对称洞察力错觉。

而百度百科的定义好像是逆向的:“洞察力错觉”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我中心性的知觉偏向,主要表现为当人们意欲向他人传递某些信息或隐藏自身内部状态时,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想法的洞悉水平。也就是说,我们会觉得我们的情感对于他人来说很容易看透,但实际上却不是。

被洞悉错觉的概念最早是由Gilovich等人于上世纪末年提出的。Gilovich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后发现:尽管每个人都会避免自己的隐私泄露于外人,也会尽可能客观地去推测他人探查自己内心活动的程度,然而他们仍然倾向认为自己语言的掩饰、表情的伪装和负罪感的逃避能被人看穿,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这个推测过程中,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就是被洞悉错觉。由于被洞悉错觉涉及到个体耐于沟通意图的清晰性的认知,因此,研究者们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考察“表演者”与“观众”的推测水平的差异,并以此作为被洞悉错觉的强度大小的指标。

理论来源一:社会知觉与自我知觉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说,社会知觉可分为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等几种。这些知觉并不总是真实和客观的,而是常常会出现知觉偏差。被洞悉错觉这种受知觉主客体以及情境变量的影响而产生的知觉偏差,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不对称性的研究。

理论来源二: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的研究。被洞悉错觉产生的过程涉及了三种认知成分:1.对自己认知体验的认知;2.对他人心理活动、内容及情绪体验的认知;3.对他人与自己认知间差异的认知。由此而言,产生被洞悉错觉的心理过程既包含了对自己心理资源使用的情况,又包含了对他人心理资源的理解,因此,其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要追溯到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的研究。心理理论关注一个人对他人的心理资源的理解,是一种可以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而元认知主要关注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资源使用情况,不但涉及个体对自身思考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涉及到自我深思熟虑的能力及情绪调节系统等心理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