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人均3个offer 这所商学院培养的跨界技术人才为何受欢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图说:C++语言是金融 科技 学生的必修课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计算机专业+金融行业实践”背景的老师在商学院上计算机C++语言编程课,技术硬核课程开启了2021级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 科技 硕士新生的第一课。而这一课,或将成为这些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优秀学子未来在金融行业立足的关键起点。

商学院里的计算机课,不仅讲计算机技能,每一种程式在金融实践前端、后端的应用被一一列举,学生不仅要会编程,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术语言为金融场景构建真正的工具。3年前,“金融学-金融 科技 ”(MF-FinTech)方向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硕士项目正式落地招生,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 科技 正与传统金融行业相互融合、重塑业态,而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正是瞄准扑面而来的未来金融。

培养 跨领域复合人才

“国内金融 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但既懂金融又懂 科技 的人才少之又少。”高金金融硕士项目联席学术主任李祥林认为,金融 科技 人才绝不是金融机构里的IT人员,只有真正能够深层次地理解金融也懂技术的人,才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带来新的运营模式和业务方式。在中国金融 科技 的发展中,自主的风控和定价系统就如同“芯片技术”是关键技术,十分需要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带来突破创新。

图说:李祥林

以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为例,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开发的全球同业认可的阿拉丁系统。然而,国内诸多金融机构都没能开发出一个中国版的大型资产管理阿拉丁系统。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和主要证券公司的衍生产品定价风控系统,目前都是购买使用国外的产品。要自主开发出定价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过关的IT,而是既懂技术, 又懂金融业务同时掌握高级分析方法的人才在其中主导。

模型是工具, 科技 也是工具。就像金融分析需要数学模型一样,金融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高金金融硕士项目金融 科技 方向在创立之初就勾勒出了非常清晰的设计思路与发展愿景:“希望让大家通过在高金金融 科技 项目的两年学习,全面掌握金融、统计与机器学习、计算机技能与应用三方面知识,成长为中国最需要的金融 科技 未来的领军人才。”

硬核课程提升竞争力

高金金融 科技 项目希望硬核的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给同学们毕业后所需的前沿实践技能,同时也能真正帮助同学们搭建底层的能力“授人以渔”,助力学生长期发展。课程设置主要围绕三大领域:金融、统计与机器学习、计算机技能与应用,课程体系的设计从框架到细节全都经过了反复打磨,倾注着高金教授与老师们大量的思考与用心。

C++语言编程成为计算机技能与应用方面的第一门课。“C++是相对比较难的编程语言,但是一旦掌握了C++会对以目标为目的的编程有更深理解,学习任何其他语言也会更容易。”李祥林介绍道,未来想要走得更远的同学们需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来如果同学们要实现自己的机器学习算法,要搭建公司内部的模型库, 或建立高频交易系统, C++将对他们有极大的帮助。” 计算机技能与应用方面的第二门课是数据库,不仅讲传统的以SQL为基础的传统数据库知识,也包含非SQL为基础的新的数据库知识。

在学界与业界都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李祥林深刻地明白,一个学科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在课程设计之初,他就与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 科技 公司充分交流、反复探讨以确保项目的课程能真正传授给学生前沿市场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 同时也确保不会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快就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大数据平台的框架,还有市场上目前比较流行的云平台是实践中亟需的技能,因此设立了计算机技能与应用方面的重要课程: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项目还充分借力交大资源,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密码学专家谷大武教授的团队来为同学们讲授这门课。

这几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业界的高度重视。高金金融 科技 项目特意设置了三门机器学习课程来讲授这个领域。对于这样设计的用心李祥林解释道,“我希望学生毕业后在机器学习领域能和统计、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比较之中,仍有竞争优势。”

首届毕业生成“香饽饽”

2021年首届24位金融 科技 毕业生经过2年的学院系统专业课程和业界实习的沉淀与磨练,就业率100%,平均每人获得三个工作offer,年薪均值为47.2万元,中位数达44.5万元。21届FinTech方向同学最终就业雇主主要为各领域头部机构,如摩根斯坦利、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九坤投资、重阳投资等对冲基金,以及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

对于未来,李祥林充满信心:“中国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让我们能够招收到最优秀的学生。背靠交大,充分发挥高金全院的力量,必将让我们高金能够打造出全球一流的金融 科技 硕士项目,以中国式创新引领全球金融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