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哪些应试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3
1.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 ,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末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际是错误的。一般卷末的题比较难,除了个别水平特别高的学生,都没有做好该题的把握。很可能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把这个题满意地做完。你这时的思绪多半已经被搅得很乱,又由于花了不少时间,别的题一点没有做,难免心里发慌,以慌乱之心做前面的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一份高考试卷,虽然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气氛。
  先局部后整体。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高考阅卷评分办法是“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所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5.答题速度:以快为上
  
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第2个回答  2020-06-23
焦虑,烦躁,郁闷……这些都是我在高考前体会过的情绪,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毕竟要面临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如果你也是这样,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排解:
1. 跑步
(当时的我,烦躁的时候就在操场上跑两圈,也没多长时间,很管用!)
2. 向“日记”倾诉
(高考后看会有成就感的)
3. 每天睡前想一想今天开心的事儿,为自己加加油,增加自信心。
考试时的心态(模拟考,高考都适用)
高考时进入考场要在检查完证件后,在一张纸上签字,当时我的手一直抖一直抖……名字都歪歪扭扭的。适度紧张是有利于发挥的,但是如果你过度紧张,反而会影响考试,太紧张了的话试试这些:
1.进入考场前喝一口水
(有一个实验证明考前喝一口水的组成绩略高于没喝水的,我反正是信了, 次次考前喝一口水,一小口就好,注意尽量不要在考试过程中喝水,我有一 次喝水,不知道怎么水滴就顺着水杯滑到了答题卡上,虽然最后没有影响过 卡,但是考试的时候内心经不起这波澜啊)
2.遇到不会的题放一放,自己不会别人也是一样的
(与其纠结着不放,也不知道答案,不如先把会的题写了,回头再来看不会 的,写完会的心里面也会多一些自信与底气,思考不会的题时也会从容一些)3.考试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
(先看看还剩几道题,哪些擅长,哪些不擅长,先写最有把握的,借用我们 化学老师一句话“理综300分,你空下50分的题不做,剩下的都做对还能 考250呐”着实有些道理)
应试技巧
1. 数学选择题四个选项答案的个数分别是2334(不一定对应ABCD,也就是说做 对11个题,如果有一个选项已经选了4次,那么最后一个题就可以排除一个 选项)
2. 英语完型5A5B5C5D
3. 选择题如果连续选了三个一样的答案要警惕是不是选错了
4. 数学选择题善用排除法,可以把选项代入倒推题目,代特殊值
5. 英语听力中,一般女生会拒绝男生的邀请,男生一般会答应女生的邀请。
6. 语文、英语作文写字好看真的很加分,
(如果实在写不好看,也要做到工工整整)。
7. 生物题一般会玩文字游戏
第3个回答  2020-06-23

一、如何应对语文考试

现代文阅读部分。可以直接阅读题目,再到文章中找到对应位置,画出关键句关键词。需要注意的是题目选项中和原文中表示程度、转折一类的词,如果发现选项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画出并对比意思是否相一致。(个人认为细心很重要,不需要专门练习该类题目)

文言文阅读部分。除了日常对于文言文常见字词的积累以外,有很多时候还是靠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去揣测不明意思的词究竟想表达什么。可以去搜一下常考的文言文词汇,重在积累。

古诗阅读部分。这个题目真的是套路满满的一道送分题,你说别的题拿不到满分,古诗这道题还是很有机会得到满分的。一般套路(答题模板)都是: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事物、意象的特点),表现了/表达了...(情感、中心思想等),起到了...作用。你需要准备一份清单,其中包括:表达方式、语言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意象。重要的是还要搭配他们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情感。

默写部分。讲道理常考的总是那么几篇的那么几句,但是也有例外。所以这部分还是认真背一背,毕竟是可以稳稳拿到的分数。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背熟背熟!!!字不要写错!!!要是有易错的字可以考虑总结在一起。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文学类文本套路和古诗阅读类似,就是需要答题模板以及各种手法的作用。文学类文本有一个小技巧,当你不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试着把自己放到文章里扮演作者的角色体会作者的心情。应用类文本就是从文章中找信息,可以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在文章中划线做标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看题目后面的分值,一般六分对应三点,八分对应四点(也有例外)。语文答题如果可以在答案中标明序号(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应尽量标明,这样会使阅卷老师看着很舒服。分点答题!!!很重要!!!(听说现在这两种文本都要考,感到惊恐。加油吧。)

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这部分中的病句题,需要准备病句常见的类型;成语解释题,需要准备常考成语及其释义(包括易错成语总结)。

作文部分。请一定要准备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句子、人物、故事。用烂的素材尽量不要出现,可以准备自己的独有素材。如果你运用灵活的话,准备三四个素材就够了,足以应付各种题材的作文。

说几个小技巧:

    首尾呼应,结尾重复开头句并升华情感文章主体分为3~5个部分,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在每一段的第一句用句式相同的句子作为每一段的开头句
第4个回答  2020-06-23
一、题型分析。笔者将试卷结构分为:3∶4∶3结构,上过高中的考生,30%左右的题目都能做,这部分题目也叫“送分题”,因此高考的考生中很少出现单科得零分的考生;成绩中等的考生必须完成试题的70%左右;余30%的题目是属于成绩较好的考生做的。90%以上的考生都不可能把试卷做完,当考生了解题型结构后就明白自己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根据自己平时成绩能完成多少题量。

二、答题的技巧。按规定监考教师提前五分钟发卷,考生拿到试卷后,不急答题,注意力应高度集中,迅速通览整个试卷,认真分析试题内容,题目类型,考测角度,试卷有无特殊要求,整体把握试题结构,了解题量。不管题目难易,我难别人也难,但我不畏难;我容易别人也容易,但我不大意;要沉着冷静地面对考试,做到“激情似火,心静如水”。待开考铃一响就抓紧答题,答题的一般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有把握的题目先答,然后再集中精力解答难题。应试的程序:读题、审题、解题、检查。快速读题,将试卷分为一看就会做,稍加思考就会做,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做三部分,开考后,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将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完,谨防“送分题”失分,再考虑稍加思考就会做的题目,难题留到最后做。在考试中,一忌从第一题开始按顺序做,这样遇到难题会耽误应试时间;二忌哪一题分高从那一题做起。不恋战,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追求整体效益。正确掌握应试技巧,保证在考试结束时将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完,剩下的是不会做或做了也不一定对的题目。确保考后心中无遗憾。

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的原则。建议先从自己喜欢且得分率高的科目做起,合理掌握好三科考试时间的分配。

四、认真处理好每场考试。一科考完之后,就意味着下一科的开始,考试发挥得怎么样都要将它抛开,因为一旦交卷,一切已成定局。考试结束后要做到:一不同别人对答案,二不讨论不会做的题,三不找老师解题。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下一科的正常发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20-06-21
科学地运筹时间
现在的考试一般都是限时考试,既考查答题速度又考查准确度。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有“大将风度”,统筹全局;又须像“拼命三郎”,锲而不舍。具体做法是:
1、要有全局观念。一般来说,高考试卷发下来,填涂好“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后,离正式答题尚有一两分钟的“空闲”。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空闲”迅速了解一下全卷有几大题,各题的分值比例如何,并初步拟定一个大致的答题时间分配方案,确定答题的“战略框架”。这样既可避免因粗心而漏做题目,也可防止“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2、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勿恋战”的原则。高考试题编制上一般都有先易后难的特点,这样比较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绝大部分考生都会感到情绪比较紧张,其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完全适应考场的紧张氛围,没有达到思维的最佳状态。解答了几道比较容易的试题后,心情渐趋稳定,智力活动恢复常态,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容易题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数就越高,底气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强。遭遇难题时,若屡试不爽,则干脆跳过去,千万不能纠缠不休。试想想,一道15分的题目,你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解答出来,即使正确,而因为你已付出了全场考试1/4的时间,却只得到了总分的1/10的回报,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时候,说不定你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方寸大乱了。
3、巧用时间、节省时间。考场上,“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最恰如其分的写照,巧用时间、节省时间便是在挣分。有些题目,你若一个一个地仔细推敲各个选项,过于费时费力,而用排除法、逆向思维法则很快可以一举中的。做材料题时,你若先阅读大段大段的材料,再看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读材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