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谈我们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我们前半生的最后部分,亦即我们的青年时代,拥有比起我们后半生很多的优势。

但是,在这青年时期,困扰我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坚持认为,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觅到幸福。我们的希望由此持续不断地落空,而我们的不满情绪也就由此产生。

我们梦想得到的模糊不清的幸福,在我们面前随心所欲地变换着种种魔幻般的图像,而我们则徒劳无功地追逐这些图像的原型。

因此,在青春岁月,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在青年时候,如果人们能够及时得到教诲,从而根除这一个错误见解,即: 我们可以在这世界尽情收获,那么,人们就能获益良多。

但是,现实发生的情形却与此恰恰相反。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 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那些画像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魅力,正是因为这些纯粹只是画像而已 ,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在观照它们的时候,我们是处于纯粹认知的宁静和自足状态之中。要把这些画像一一实现,就意味着必须浸淫在意欲里面,而意欲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痛苦。

因此,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 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 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 。

因此, 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至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 。(注:实际上,在整本《人生的智慧》里,叔本华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主题: 愚者趋乐,智者避祸。 )

在我年轻的时候,当房门响起敲门声时,我会很高兴, 因为我想:“幸福就要来了。”但在往后的岁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应却变成了类似于害怕:“不幸终于到了。”

芸芸众生之中有一些出类拔萃、得天独厚的人物,他们既然是这一类的人物,那就并不真正地属于芸芸众生, 而是孤独地存在。因此,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程度,他们对于生活或多或少地只感受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 在青年期,他们感觉被众人抛弃; 及至年长以后,却感觉自己逃离了众人。前者并不让人舒服,这是对人生不了解所致; 后者却令人愉快,这得之于对人生有了认识 。

这样的结果就是: 人生的后半部分,犹如一个乐段的后半部分,比起前半部分减少了奋斗和追求,但 却包含了更多的安宁和平和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青春年少时认为: 这个世界充满着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人们只是苦于找不到门路获得这些幸福、快乐而已;但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他们因而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尝着那得过且过的现状,甚至于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

根据我们到此为止所作的考察, 我们还可以把生活比之于一幅刺绣品:处于人生前半段的人看到的是刺绣品的正面,而到了人生后半部分的人,却看到了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并不那么美丽,但却给人以教益,因为它使人明白看到刺绣品的总体针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