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群体何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高危人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教师群体何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高危人群(附录音)

梅宇  京师云课堂   

      2019年11月28日在北京161中学举办了北京市中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办,北京西城161中学承办,由西城研修学院的副院长闻岩老师主持。161中学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这里既注重学生成才,又注重教师发展。本次会上做了公开课展示,重点是针对解析几何这一板块的学习,对本校高二年级187名学生做了扎实翔实的问卷调查,收回了184份有效问卷,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统计数据。对我们数学教师教育和教学大有裨益!

      针对本次会议心得,我整理成四份心得体会,取名"雕刻时光四部曲"。第一篇是针对教师同行的《教师群体何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高危人群》,第二篇是针对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中的沟通技巧》,第三篇也是针对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责任归属原则》,第四篇是针对咱教师教学的《亲其“生”,方能使之信其道》。也算是给自己布置的一份“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成文后会陆续在本公众号呈现,敬请关注。

《教师群体何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高危人群》

在本次会议中,最能引起在场所有数学教师共鸣的不是那节解析几何公开课,也不是一系列报告,而是北京市教科院康杰教授主旨演讲时呈现的一张图表。如下图:

       我特意截取一段康杰教授主旨演讲的现场录音与大家共享。

北京教科院康杰(1128).m4a 来自京师云课堂 00:00 05:51

       此表一出,一片哗然。会后我查了资料,康老师引用的这份表格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老师。

徐凯文指出,大量的临床案例发现,目前精神和心理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北京大学大一新生中,超过30%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更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这种精神和情绪上的问题,可以称为“空心病”,其根源在于教育的商品化、功利化:应试教育阶段过分重视成绩、升学率,把考“好大学”作为终极目标。唯分数论让孩子缺少情商培养,也使得很多父母陷入焦虑。

教师何以成为家庭教育的高危人群呢?我将我的一点浅见与诸位交流。

       原因一:教师群体面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呈现普遍焦虑的态势;

       原因二:教师群体容易把自己的工作状态带入家庭教育。在与自己孩子交流时表现在容易居高临下,不肯放弃权威。以自己认知规划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未来的报考的大学,专业等等。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家长并没有成长,并没有相应的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人常说:“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反应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是有问题的。

         孩子长大了,当和孩子意见不统一时,可以报以这样的心态去沟通: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咱一起想办法看看到底该怎么办更好.而不要像孩子小时候那样训斥:"少废话,听我的!"

       原因三:教师群体对自己的孩子普遍报以高期望值。教师群体与其他家长相比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大量成功学生的成长案例。每个教师的心目中都住着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动辄让自己的孩子和这些“别人家孩子”作比较,以此来激励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对比会给孩子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个段子在咱们的学生中流传甚广,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故事】一次小明因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是笨鸟,他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小明妈妈是教师,这位当年的学霸当然懂得举一反三啦,追问到:“那第三种呢?” 小明说:“这第三种吧,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针对教师群体在家庭教育中可能遭遇的问题,提供如下建议:

措施一: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家长和孩子沟通要做到 有效尊重 。不是家长自以为已经尊重自己孩子了就是尊重,而是必须孩子本人认为自己被家长尊重了那才是尊重,才是真正有效的尊重。

措施二:遇见问题,永远 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措施三: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试错的阶段.这个阶段如果能平稳度过,将来发展会很顺利.如果这个阶段试错不充分,孩子很可能长大到了大学再试错,那会更麻烦.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渴望得到同伴认同.在可控范围内,让他们去犯他们该犯的错误. 如果家长能理解他们为了得到同伴认同而干的傻事,他们会更爱你!

措施四:做为 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做好教师和家长的角色转换 ,努力不把工作状态带入家庭,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而不是混为一谈.

措施五: 和孩子沟通讲求技巧 .这里康杰教授给出的建议是分三步:第一步:描述孩子的行为;第二步,家长针对孩子的行为说出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指出孩子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遵循以上步骤孩子倾听时是心平气和的,效果也会远优于斥责和威胁.这一点我会在"雕刻时光系列"第二篇《家庭教育中的沟通技巧》中详细介绍.

措施六: 在家庭教育中分清问题责任归属 .学习和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既是教师又是父母,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孩子使他们少走弯路,但我们永远无法代替孩子成长.对此梅老师的观点是:该家长帮助时不要缺位,该孩子自主时不要越位。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对此在后续"雕刻时光系列"第三篇《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责任归属原则》中还会有进一步阐述.

措施七:"言传"永远没有 "身教"更有效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作为教师家庭教育反面案例,最典型的莫过于高晓松成长经历。

高晓松家庭背景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高晓松的长辈几乎个个都是教育家。他毕业于北京四中,虽凭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最终还是没有按照父母的规划读完大学,而是选择了中途退学。最终他写出了<同桌的你>,成就了这位音乐才子。这对于他个人来讲我认为是成功的,但皆是高知的父母又怎么看呢?这个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挣扎与抉择呢?

     2005年10月,高晓松在新浪开设博客,连载长文,取名《1990如丧青春》。

高晓松成长经历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教师群体在家庭教育中是较专业的人群。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特长,培养出智慧、快乐、阳光的孩子,帮助他成就幸福的人生!

伴随着高晓松的校园民谣,陪我逛逛161 的《冬季校园》。

      如果喜欢,请关注或鼓励.这对于我均是知遇之恩.您一分鼓励,我定十分努力! 敬请期待"雕刻时光系列"第二篇 《家庭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