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身房》:为何我们锻炼总是坚持不下去?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心情很差的时候,出去走一走,会好很多;感觉很丧的时候,去健身房出一通汗,感觉身心都舒畅了。

我们可能都知道,锻炼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锻炼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心肺功能,维持健康的体重,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但是,你知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好处吗?

最近遇到一本书——《心理健身房》,就通过详实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锻炼对我们的大脑有相当大的好处,定期的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消解负面情绪、缓解轻度的抑郁,让我们心理更加健康。

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希伯特,是从事女性心理健康、自尊与自我价值等方面研究的临床心理学家。她是6个孩子的妈妈,曾经深受产后抑郁的困扰,后来因为锻炼走了出来,多年来,锻炼一直是她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力量。

那么,锻炼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知道了锻炼的重要性,又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下去呢?这本书将给你答案。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是出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偏见,认知限制和心理治疗的费用问题,很多人都会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

事实上,锻炼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轻度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 锻炼可以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 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患有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人中,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都会比较低。所以,当锻炼让这些神经递质增加的时候,人们可以更多地避免这些心理问题。

★ 锻炼可以增加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由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能产生镇痛和让人快乐的作用。有氧运动能够让大脑产生内啡肽,让我们感受到畅快的感觉。

★ 锻炼可以改善情绪。 有研究表明,当心情不好的时候,相比起其他的放松技巧和可以制造快乐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锻炼能够起到的效果更好。

★ 锻炼可以缓解压力 ,降低抑郁的发病率,减缓抑郁症状,减少我们的焦虑和忧虑,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更能够保持冷静和放松。

除此之外,锻炼还有其他心理治疗所不具备的优点。

比如说,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我们可以在家里客厅锻炼,可以在通勤路上散步,也可以在办公室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锻炼。

而锻炼大多都是免费的,现在有很多锻炼的APP和视频,我们都可以跟着学习,进行锻炼。

锻炼是改善心理健康经济实惠、非常有效的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了锻炼能够带来的好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还是坚持不下去。

为什么我们锻炼总是会出现坚持不下去的情况呢?作者在书中讲述了3种可能性。

首先,我们之所以坚持不下去,可能是因为动机不清。

第二,对锻炼的期望不合理。

第三,目标设定不合理,也会让我们的锻炼难以坚持。

接下来,我们一一展开来看看,这些我们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①   动机不清

动机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所在,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坚持不下去,大概率是动机出了问题。

一般来说,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外部奖励,比如说,锻炼让我们身材更好,别人就会夸我们,我们可能会更受欢迎。

而内在动机,则是指当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喜欢、兴奋、觉得有挑战、感到有成就感等。

外在动机虽然是让我们开始行动,并实现短期目标的最好的动力,但是长期而言,拥有内在动机才是坚持下去的关键。

比如说我自己,曾经我运动是为了减肥,为了更好看,这样的动机会让我短暂地行动几天,一旦遇到困难,我就很快退缩了。

但是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运动并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肺能力,让自己更加健康,并且我发现自己锻炼之后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了,这样的动机让我有时间就能够进行锻炼。

所以,要想长期坚持锻炼,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认知,我们要真的认同,锻炼给我们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好处,并在践行的过程中,体会一点一滴给自己身体和心灵带来的变化,激励自己继续走下去。

②   期望不合理

我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对于锻炼的期望值都过高。

我们希望通过运动减肥的时候,期待自己在一个月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实现接近完美的身材,但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种情绪之下,我们就可能去寻求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吃减肥药、节食等等。但其实,这些方法不仅没用,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所以,我们对自己,对锻炼,都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可以先问问自己的内心,对锻炼有什么期望,然后跟现实做对比,认清自己当下的状态,然后再结合当下的现实,做出期望的调整。

③  目标设定不合理

我们难以坚持的锻炼,很多时候还因为我们目标设定得不合理。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目标具备以下4个特征的时候,我们的动力和表现才会保持在最佳水平:

第一, 目标要具体。

当我们的目标清晰具体的时候,我们执行起来才会更加容易。比如“我要多多锻炼”的目标,就没有“我每周要游3次泳,每次半小时”这样的目标清晰,执行起来也会比后者更难。

第二, 目标要挑战。

我们要做出改变,必然是要做出一些有挑战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从来不锻炼,那就可以给自己定目标,每天下班之后在小区楼下走3圈;而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锻炼基础,这个目标就毫无挑战,就需要调整目标。

第三, 要做出承诺。

承诺就是要让自己知道,自己定下了怎样的锻炼目标。比如“我每周要游3次泳,每次半小时”就是一个承诺。

第四, 要有反馈。

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进度,也可以把承诺发给亲人和朋友,请他们监督自己,并给自己一定的反馈。

做好了目标,我们还需要做一个预案,那就是如果我们因为环境或身体的变化而不能完成一开始的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否有代替的方案?

比如说,你原本的目标是一周到健身房3次,每次运动1小时,但是最近因为疫情,健身房不能开放,你是否有预案呢?是在家锻炼?还是在小区里面跑步呢?

解决了动机、期望和目标设定三个方面的问题,坚持锻炼,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心理健身房》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减肥宝典,也不是一本健身秘籍,它从认知层面告诉我们,锻炼对于我们的意义何在、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坚持锻炼。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些针对锻炼的具体建议,比如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等等;书中的每一个建议,基本都有大量详实的实验和数据支撑,非常值得一读。

如果你觉得很丧,非常推荐你,打开这本书,跟着这本书一起,我们一起开始锻炼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