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下乡之前中国的乡土社会是怎样的传统文化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8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民族戏剧、皮影、武术、中国结、古文、诗词、典、国画、灯谜、对联、秦砖汉瓦、玉雕、中药、茶、文房四宝、民族音乐、红灯笼(宫灯、纱灯)、剪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巜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巜红楼梦》。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巜水浒传》
1、三皇: 伏羲、神农、女娲。“三皇五帝”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华夏民族古文明的开创者,因此光耀史册。
2、五帝:黄帝、帝喾、颛顼、尧、舜。远古时代五帝史料记载不一,这五帝较为后人认可。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从宋朝开始才如此称呼,都是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著作。
4、五经:《易经》、《诗经》、《春秋》、《尚书》、《礼记》。相传有六经,由于《乐经》遗失,从汉武帝开始才把这几部著作并称为五经。
5、四维:礼、义、廉、耻。这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6、八德:孝﹑悌﹑忠﹑信、仁、爱 和、平。四维八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7、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现在是人人平等,这个“纲”就是“榜样”的意思。
8、五常:仁、义、礼、智、信。在今天这“五常”并非象封建社会,现在人人平等,没有高低、尊卑之分。
9、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礼、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人伦关系是做人的根本,号称天下善道。
10、十义: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这也就是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

11、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五湖四海广义是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12、四海: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第2个回答  2020-10-18
乡土社会是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绵绵不息,古韵古香。在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是,日渐式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乡土社会将变成永久的回忆,留在历史的银河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或深或浅的乡土烙印,有的人还没有发现就已经消失殆尽,有的人仍在苦苦挖掘期望留住最后的余光。乡土社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而又离奇,它在历史的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寓民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先进性早已被时间的蛀虫蚕食殆尽,在“文字下乡”的大趋势下,逐步地走向没落。

乡土社会贵在一个:土。尽管,很多人都拿“土气”等来贬低对方的身份,他们何曾想过这群“土里土气”的人有多麽的单纯可爱。在我看来,“土”不是贬低的词语,而是包含着乡土社会对于土地的热枕,对“土里土气”的朴实行为的推崇。在乡土社会,人是离不开土地的,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勤恳的忠于热爱的土地,一步不肯离开。就拿我爷爷奶奶为例,今年他们已经将近80岁了,身子硬朗。说实在话,种地挣的钱还不够一家人来回折腾的,因此,家里早就打算不种地了,可是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种上几亩地,说什么:不种地,我们吃什么?谁也拗不过他们的脾气。就是这种对于土地几近执着甚至偏执的念头构成了乡土社会的基地,以人员的稳定性、方言的实用性和人与人之间信任感开枝散叶。

乡土社会人员的稳定性

在乡土社会中, 社会的基本成员大都是固定不变的。乡村部落很大程度上是以血亲为纽带的聚居模式,“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文化观念已经渗透到骨子里,根本无法根除。即使有些人出于某些原因不得已离开原来的地方,去别的区域过活,他心里依旧想念着曾经的光辉岁月。因为,无论他在其他地方生存多麽长的时间,他也很难得到生存区域的“认同”,他只是一个过客,在这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罢了。因此,这些异乡人在年老的时候,都有一个不约而同地念头:落叶归根。这也可以从一些词语中得到验证,例如:告老还乡、衣锦还乡等。这类现象都是在证实乡土社会人员的具有先天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于斯,也希望死于斯。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乡土社会成员具有稳定性。在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驱使下,人们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出生的土地,慢慢的在血亲的凝聚下,种群部落不断壮大,人们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加否定了社会成员变化的可能。

乡土社会方言的实用性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乡土社会的语言是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每个地区因为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而然有了语言的差异。方言从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可为什么在乡土社会中偏偏具有实用性?其实,从实际情况上出发,这正适合“十里不同风”的乡土文化。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交流的方便。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基本上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以长老制为基础,血亲为纽带的群居地域,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的都是自己熟识的邻居,每天要做的都是饲弄鸡鸭猪狗和深爱的土地。在无形之中,根据人们的生活自然形成了一套当地人民适用的语言,彼此之间能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在我看来,乡土社会中的语言形成更加符合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有些话,本不存在,当地人民说的多了,也就成了方言。从方言的形成机制中,我们也便可以证实方言的地域实用性价值。

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从乡土社会中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基础有两个:第一是熟悉。这个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俗语:日久见人心。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可以说是“朝夕相处”,你家挨着我家,我家靠着你家,就连下地干活可能地头抽根烟也免不了唠会嗑,吹会儿牛皮。试想,这样的相处模式之下,哪个人几斤几两,你怎么不一清二楚?第二是血亲。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在乡土社会,就算你是个绝世美女,也难保不会被十里八乡的小伙子娶回家。人们选择在邻近的村庄解决婚配问题,避免了因地域风俗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矛盾。也正是因此,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慢慢的和他盘算,往上查个三代,大抵都要请到家里喝上一壶——原来你们还是亲戚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也由此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孕育出了乡土社会的礼教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趋势下,乡土社会也开始走向了末路。在统一的中国,文化需要传播和交流,不拘泥于传统礼教栖身的乡土社会来约束人民的行为,而是以法律为章则,严格的依法治国。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教育普及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具有重大意义,对乡土文化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的普及首先带来的是思想上的解放,根除了“土地崇拜”。就拿新一代的学生来说,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下,他们不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年纪不大,总想着到外面去闯一闯。这样的念头对于老一辈人简直都是一种亵渎。我甚至听家里人谈起:90年代初,农村外出打工刚开始兴起,父亲要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千百个不情愿。而现在,呆在家里反而可能被村里人认为是个“懒虫”,没本事。其次,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乡土社会格局。人们争先恐后的往大城市里头跑,唯恐跑的慢了,没有自己的位置。打工要去发达的城市,上学要往一流的学校。在这种教育普及的推动下,乡村格局的血脉早已被分隔到五湖四海,不知合适相聚。值得一提的是,普通话的推广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区域,影响到了方言的形成机制。若所有的中国人都说同样的话,没了地域特色,方言也可能会逐渐退出时代潮流。最后,教育普及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隔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存在了几千年,必然有着其可取之处。即便乡土社会的辉煌已然成为过去式,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更好的造福于当下中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存在都是一时的,而历史是永久的。当有一天,乡土中国真的消失,我们也应该牢记它曾经存在过,辉煌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