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谈谈中建筑美的价值取向,要8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1-05
建筑美的原则——人们探索美 ,并努力地创造美 ,但是“美是难的”,有没有建筑的永恒之道来阐述美的原则呢 ?如果研究建筑美的形态,那么有造型美、空间美、环境美 ;如果研究美的机制 ,可以从美感心理、审美中介、理情寓合等因素来探讨 ;如果研究美的客观规律 ,甚至可以追溯到自然界最基本的存在法则。这些多方位的阐述无非是在寻求一种美的普遍规律。且看 ,为什么帕提农神庙、泰姬玛哈陵、天坛祈年殿等等这些不朽的建筑随着斗转星移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但仍然能够作为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 ,被推崇为美的象征呢 ?这是因为它们在符合美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 ,又创造出自身的艺术感染力。人类文明开始以来 ,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通过无数次的生产劳动 ,有意无意地总结出一些共同经验 ,这些共同经验演变成为群体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人的内心深处沉淀成衡量美的原型标准 ,符合这种标准的建筑激发出读者隐藏的潜在心理本能 ,得到群体的共鸣 ,于是被公认为是真正美的建筑。
建筑美学是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筑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各种美学元素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主题、重点、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隐喻、虚实、质感,等等。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优美建筑。
平衡 对称 不对称 放射
所有没的事物之所以能感动人,必须先透过我们的视觉系统,对物体做一番打量,我们才能有下一个阶段心灵上的感受。因此这些美感的要素就是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视觉系统。这样的特性反映在建筑美感因素上就是视觉上的平衡。
追求平衡的形式,一直出现在建筑历史之中,不论从埃及,希腊,罗马以来的建筑发展,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建筑——故宫建筑群,这些建筑形式大都遵循对称的平衡,历代的建筑理论家经常以人体的对称性,来类比建筑物应具有的庄严而优雅的对称美。
追求视觉上的平衡,虽然大部分是以对称的形式而达成的,但有时候就像跷跷板一样,不同重量的两边,可以因距支点的距离不同而达到平衡的关系。我们可称这种关系为不对称均衡。例如柯布西耶在巴黎郊区的萨瓦耶别墅,惊鸿一瞥,具有左右对称的平衡,然而左上方几个圆柱体却破坏了这样的对称关系,但经过仔细打量后,这个建筑仍然是平衡的,因为左上方的突出物加上左下方的空虚部分,与右上方的许体,加上右下方的实体比较起来,维持了一种不对称的平衡美。
最后一种视觉的平衡是向心或放射状的平衡,许多欧洲城市都有放射状的空间,这种平衡关系的中央焦点,经常是具有纪念性的地标,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的放射空间,另外古今中外的许多圆形建筑物,如赖特的古根汉母美术馆,中国皇帝祭天的天坛,都因为使用了圆形的空间,而达到的向心与放射状的平衡。
重复与韵律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当提出这个再恰当不过的观点时,最能解释音乐与建筑的共通性的桥梁,除了两者都有来自希腊时代便开始探讨的比例关系之外(音乐中的几度音程与建筑的特定比例,得自同一套数学关系),便是他们都讲求因重复性 而产生的美感。
建筑中的韵律也是经由重复性而得。希腊神庙以及以后长久的后续发展,便是透过柱子的重复,而获得令人满意的韵律。罗马时期重复的连续圆拱,为这种连续而简单的韵律感,下了几近完美的注解。重复性在建筑中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阿尔伯蒂虽然重复使用古典柱子,但却将原来的固定不变的间隔,调整为中央间隔较宽的另一种韵律关系。这样在韵律中求变化的做法,不仅符合音乐上的利用高低起伏而长短相同的原则,也被当代建筑师发扬光大。例如台湾近年刚完成的凤凰城中央图书馆便利用钢架撑起随风飘扬的三角纤维布,除了提供遮阳的功能之外,重复而变化多端的形式,也提供了灵活而动态的韵律感。统一 变化 对比 张力
就相我们上面谈到的重复性,如果间隔永远一成不变,获得的韵律感有一致性而形成的统一的局面。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恒常的统一的原则,我们会同样在统一的重复中寻求些许的变化,这种统一中的变化,除了减少单调乏味的可能性外,经常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和愉悦。统一和变化之间的取舍与拿捏,有时仅是一线之隔,虽然我们都希望统一中有变化,而变化中求统一的口诀和法则,但实际创作的时候并不容易,因为太多统一会导致乏味,太过变化却引起混乱。
在美国加州,建筑师寇那与他的同事设计的查普别墅,虽然形体有许多变化,但墙面的颜色以及开窗和入口的比例都有强烈的统一性,因而达到了一种统一与变化的平衡和谐关系。这栋房子在形式美感上要告诉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入口处左边倾斜的墙线,处在其垂直墙线之中显得特别抢眼而独特,它和其他部分不同,自然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因而成为整个造型上的焦点;同时又因为是一个不稳定的姿态,容易引起人们想象它会继续下滑,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张力,这个作品之所以在美感上十分丰富,就是因为上述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张力等原则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故事还没结束,入口右边的斜线阴影,与入口左边的斜墙而互相呼应(对称平衡),让我们喘了一口气;但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这种对称平衡又逐渐消逝,扣人心弦。
隐喻 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通过身体的隐喻和性别的特征来描述超验的建筑隐喻,从而建立了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建筑首先是裸露地被建造出来的,而后才披上装饰的外衣。阿尔伯蒂将建筑表皮当作结构的结果,在此结果中,表皮是可以撕脱的上层或外层,它掩饰着内部建筑结构的真实面目。在此概念下,表皮假定为有厚度的覆盖物,结构则是内在支撑物。因而,结构隐喻坚韧不拔的男子,而表面装饰则暗喻依伴它物而存在的弱女子
在激进理念的引领下,现代主义建筑师竭尽所能地剥落建筑的古典装饰表皮,刻意淡化建筑表皮的存在,以消除表皮对功能传达意义的干扰。表皮因此变得光秃粗糙,其色彩也因此减化为以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作品是极端的例子。于是,机器般裸露成为符合历史逻辑的抉择。虽然,现代主义的理念及其作品反对古典主义,但其隐含的有关建筑表皮二元结构却是阿尔伯蒂二元对立理论的延续,只是以功能取代了结构。在表皮与功能的二元对立关系中,表皮依然处于从属的地位,甚至处于较古典时期更为边缘的地位。
面对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的先知先行者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文中力主“装饰外壳”,即采用为良好目的服务的装饰手段而形成的风格。他认为,装饰主义应该成为建筑的重要原则;建筑不应该再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反装饰主义的垄断方式;这些风格的建筑是单一、冷漠、缺乏时代感,甚至是丑陋、平庸的。文丘里运用古典装饰风格改造了当时的现代主义。他所设计的建筑大部分具有古典建筑的符号和结构特征,特别是在建筑立面上使用大量的高低浮雕作装饰,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古典气息。
安德鲁所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是只金属壳,坐落于一泓池水中,犹如天外来客,与周边的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只金属壳开创了建筑外壳与功能空间脱离的先例,因而倍受现代主义的质疑。的确,我们通过外皮来判断建筑的习惯受到了挑战,而且建筑的内部空间也有相当的牺牲。但是,这些代价换取了建筑在其他方面的到场:传达了三个实体共处一个屋顶的国家意识;为传媒提供了1/2只金属巨蛋——一个新奇前卫而又不乏诙谐的视觉文化符号;并以古典的手法礼赞了潜藏于场地的轴线。以森柏的观念而言,建筑表皮成为了内部功能空间与外部秩序对话的场所。
当代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也在变化,今天,除了上述的比例、尺度、对比、均衡等美学元素之外,已更注重空间的处理和建筑艺术的隐喻效果,并强调主观的审美见解和建筑构图规律的结合,这就促成当今建筑艺术领域里出现了流派纷呈的局面。
有时,审美的效果也会被误认为是实际的需要。例如现代玻璃幕墙建筑,看起来好像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采光,实际上室内完全不需要那么大的采光面积,这完全是现代审美的需要。相反,过多的玻璃不仅要设法遮阳,还将增加空调的能耗。又如一些高技派的作品,那些表面上的构架好像是结构和设备的需要,实际上是为了表达某种艺术主张,为了增加空间层次,与结构设备的需要无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