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诗歌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问题一:作文诗歌格式怎么写? 当然可以重复写词句了,的确啊,歌词就是诗歌演变而来的吧

问题二:诗歌怎么写 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 *** 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

问题三: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q厂ot;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

问题四:怎样学习写作诗词 很多朋友喜欢诗词,也有意学习写作诗词,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希望能谈一谈这个问题。说实话,对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我自己在学习诗词写作方面就没有经师,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训练,完全靠暗中摸索,缁铢积累,所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提一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学好一门知识,必须要对这门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从童年的时候听哥哥背毛主席诗词,就被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所吸引。上小学时就对课本里的诗词很感兴趣,觉得无论是那抑扬起伏的声调还是那种整齐的形式都很美。课外开始读一些诗词,自己也尝试着写诗。我在上小学时读了不少大部头的古典小说,那里面都有不少诗词,尤其是《红楼梦》,到小学毕业读过有四遍,对里面的诗词大多都能背诵。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也从那时打下了根基。上初中后,对诗词的爱好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凡是能借到的诗词选本都会千方百计地借来来读。借的书不可能什么时间想看就什么时间看,于是就抄,把整部书里的诗词作品抄在笔记本或卡片纸上,只要没读过的就抄下来。那时抄过的诗词选本有《新选千家诗》、《元明清绝句三百首》、《唐宋词一百首》以及《白居易诗选》的一部分和萧涤非的〈〈杜诗新译〉〉的一部分,总数近千首,抄了厚厚一本。后来这个本子连同1995年以前写的诗词稿在展转搬迁中丢失了,只有两大信封卡片还保存着。对诗词的痴迷也影响了我的学业,最后连高中都没能考上。 参加工作后,手里有了钱,工资的大部分用来买了书,主要是诗词和历史方面的。1992年,我开始利用手头所有的几种词选,自己动手勘订词谱。先编目录,把几种书中同一词牌的作品编到一起,然后逐首分析,考订异同,列出词谱。每天晚上熄灯以后,同宿舍的室友都进入了梦乡,我还点着台灯干到深夜。这项工作断断续续持续到1995年,在七种选本10000多首作品的基础上,整理了400多个词调的词谱,没有最终完成。1998年从烟台回来,光书就装了三四编织袋,两大纸箱,和一个大号樟木箱。 要学好一样东西,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是前提。 要学好诗词,必须多读强记,对那些经典作品最好能够背诵下来。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读要读出声调,这样才能读出诗的韵律,把握语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说的就是在多读熟读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诗的语感,把握了诗的语感,写出的诗才能语言流畅,不至于生硬晦涩,读不成句子。 以上仅仅是第一步,是打基础的积累阶段。积累深厚了,就可以进入实践阶段。那么实践应该从那里入手呢?我认为应该从古体入手。这个古体就是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是相对于讲格律的近体诗来说的,包括古风、古绝、乐府歌行等。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很多诗界的前辈都持这种意见,诗界泰斗霍松林老先生就持这种意见。霍先生的文章我没读过,我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知道霍老的这一意见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为什么要从古体入手呢?学习诗词写作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语言关。诗词写作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口语和白话的,而是文言。文言我们今天已经不大好掌握,更何况诗的语言又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这就更增加了难度。所以前面我提出一定要多读熟读古典作品,目的就是增强对语感的把握。写诗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句子写通顺了,符合诗的语言规范,读起来才能有诗味。为什么不提倡先学格律呢?这是因为格律对语言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所以要先从容易做到的入手。这就好比教小孩子跑步,你不能先跟他讲一大堆跑步的正确姿势啦,规矩啦,一开始就用这些规矩束缚了他的手脚,恐......>>

问题五:写古诗的作文怎么写? 根据人的特点,适当用古诗。比如说大方,可以说他颇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

问题六:以朋友是什么写一篇作文诗歌 朋友是一首歌
总是在我忧伤的时候响起悠扬的音乐
朋友是一盏灯
总是在我迷茫的时候照亮我前行
朋友是一本书
总是在我困惑的时候让我找到答案
朋友是一个港湾
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
朋友是一束阳光
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
朋友是严寒冬季的一个暖炉
温暖地照亮你内心每一个寒冷的角落
朋友是午睡初醒的那杯清茶
用无限的甘甜滋润每一份快乐心情
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
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