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吟著述编年(1991—2009)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5

李咏的著作编年如下:


1991年:《与徐渭的戏曲本色论》,发表在《戏文》第5期,同年还发表了关于意象派诗歌和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论文。


1992年:参与《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的写作,发表了关于美感与快感的论文,以及对生命体验和张承志艺术关系的研究。


1993年:探讨了生命体验、风俗文学与生命阐释,以及对马克思美学革命的深入分析。


1994年:论文涉及文学的民间方式、长篇小说深度模式、交流语境与中国美学等多个主题,同时继续研究马克思和康德的美学革命。


1995年:论文涵盖了散文创作、现代比较美学观、文艺的商品属性和审美属性等多个领域,对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也有所探讨。


1996年: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和康德美学的差异,以及中西诗学的交流可能性,同时关注了当代中国文学的特征和审美现象。


1997年:论文涉及文学解释的创造性转换,以及对金庸小说叙事和民间文化理想的研究。


1998年:发表关于吴越文化以及个人声音与批评智慧的论文,对中篇小说的叙事智慧有所贡献。


1999年:论文关注体验流与话语流的审美关联,以及个人声音与批评智慧的探讨。


2000年:论文涵盖了创作取向、文学解释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反思等多个方面,对海涅诗学和民间歌诗传统进行了深入分析。


2001年:论文主题涵盖了文学经验与理论、文化诗学重建、小说解释与作家的挑战等,同时对尼采诗学和奥古斯丁的作品进行了研究。


2002年:论文涉及文学价值证明、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以及道德创建与文化话语权力等议题。


2003年:李咏的论文不仅扩展到了国外,如日本的学术交流,还继续深入探讨了创作自由、批评家责任等文学批评问题。


2004年:关注儿童精神生活、公民生命自由教育,以及审美道德解释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2005年:论文集中在审美道德论、文体意识和诗学创建等方面,以及对光明与黑暗主题的哲学探讨。


2006年:继续研究道德革命与文学的道德探源,以及国学与西学的内在差异。


2007年:论文探讨了诗与哲学的内在和谐,以及国学与西学的交融问题。


2008年:论文涉及语言中心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以及圣人理想与审美价值理想的研究。


2009年:论文集中于文学的审美道德价值与使命,以及普世价值的寻求与文学反本质主义的思考。


李咏的学术生涯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古代文学到现代哲学,从美学理论到文化批评,展示了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广泛的研究兴趣。


扩展资料

李咏吟,男,1963年4月生于湖北黄冈浠水县,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在经典解释学,文艺美学和诗歌与哲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