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篇|张华: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素养本位主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口/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

张华教授从英国人Jack Challoner统计的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发现中国人应当做得更好。古代还好一些,近现代远远落后。究其原因,从20世纪初的欧洲教育社会和民主化运动,从人性和人文到个性和理性的觉醒,再到保护市场自由的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相比之下每一步我们都落后了。张华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压抑是中华民族当下的主要危机之一,由此得出,教育改革的化解策略应当是核心素养本位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首先,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的课程理念。它主要是面向信息时代,培养人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能力和道德品德。核心素养理念意味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迈入信息时代,必须要意识创造在教育内涵中的本体价值。或者说,创造不一定就是教育,但没有创造一定没有教育。进而言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释放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甚至可以说没有创造性,人生就没有意义。

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呼唤理解力教育。理解力就是基础概念的成功迁移运用。我们必须让知识变成理解;还要学会用知识来解决真实问题,在解决真实问题时形成的能力就叫做核心素养。学生只是重复的做题,而无法解决真实问题,则不能被称为理解了知识。学生在感受到知识的意义,然后能灵活地表现,就是理解。

然后,要想培养核心素养,必须走向跨学科的学习。素养本位教学设计核心是课程研发。一个学科只是提供一个视角,是片面的,不足以完全地解决真实面临的问题。世界是整体,人的心理也是整体,解决问题和创新需要整体意识。跨学科教学设计需要防止常识化主题浅尝辄止,防止学科知识的简单拼盘,防止功利化“赶时髦”,“创品牌”。

创新性很强的人不一定是知识掌握多而优的人。切忌把人培养成工科主义工具人。目前来讲,创造是唯一的道德目的,这应当是教育的基本格言。

(学习笔记/11月24日上午/东方瑞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