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10大省域副中心潜力榜,1市拥有都市圈,3市GDP不足2000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近年来,中部地区深入实施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经济 社会 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对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纵观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也是各有差异,河南常住人口多,经济总量最高,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经济总量并不是十分靠前,但整体经济发展质量较好,江西、山西整体稍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中部地区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城市经济来看,中部六省基本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发挥地区性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实现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战略路径。其中,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四大中部省会经济总量均突破了万亿元,有三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未来实施强省会模式仍将是未来中西各省的主要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一个省仅仅满足于一个省会城市的辐射引领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区域性城市协助和配合,而省域副中心的提出,就是促进省域内协调发展重要举措,这些省域中心不仅肩负着本地区的经济引领,还担负着超过本区域范围之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对全省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省域副中心这一概念,早在2001年由湖北省率先提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多达三四十个非省会城市,被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目前,中部六省被广泛认可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有河南洛阳市,湖北襄阳市、宜昌市,湖南岳阳市、衡阳市,安徽芜湖市,江西赣州市和山西长治市、大同市、临汾市等10个省域副中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10个肩负重任的城市吧。

一、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北部地区,常住人口706万,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5128.4亿元,全国百强城市第45位。洛阳在中部地区拿下多个第一,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个通地铁的城市,第一个建设都市圈的普通地级市。

洛阳都市圈,以洛阳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焦作、平顶山,甚至郑州市一些县级城市,都市圈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0万人,经济总量近8000亿元,未来洛阳将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洛阳不仅工业实力傲视群雄, 历史 文化底蕴更是十分深厚,拥有5000年的建城史,被誉为“十三朝古都”,可以说洛阳是集现代工业史与古文明史完美结合的一座城市。

二、湖北省襄阳市与宜昌市

襄阳和宜昌,一个位于湖北的西北部,一个位于湖北的西南部,虽然这两个城市与湖北省会武汉市有一定差距,但无疑在省内是三足鼎立的存在,这两个城市应该说是我国最早的省域副中心。襄阳市常住人口526万,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4602亿元,如果不是疫情影响,经济总量稳破5000亿大关,甚至有赶超洛阳的趋势,未来襄阳将在 汽车 、纺织、食品、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继续发力。

宜昌市常住人口402万,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4261.4亿元,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依托“三峡大坝”优势,近年来在水电、生物医药、化工、物流以及 旅游 等领域发挥所长,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整体来说襄阳和宜昌经济体量较大,人均较高,综合实力很强。

三、湖南省岳阳市和衡阳市

岳阳市是湖南省唯一沿长江港口城市,除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同时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等重点铁路公路干线过境,三荷机场通航,实现立体化交通网络,充分彰显了岳阳的独特交通枢纽地位,未来岳阳将持续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2020年岳阳常住人口505万,实现经济总量4001.6亿元,仅次于湖南省会长沙市。

衡阳市是湖南中南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型城市,也是湖南积极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和国家高新区,近年来,衡阳在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材料、轻工业消费品等方面持续发力,2020年常住人口665万,实现经济总量3508.5亿元,未来衡阳将奋发有为,有望再次回归全省第二经济强市地位。

四、安徽省芜湖市

芜湖市,安徽沿江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也是未来安徽重点打造的双核城市之一,最近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将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芜湖虽然经济总量只有3753亿元,但无论是人均、还是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中西部地区都是非常强悍的对手,经济发展质量非常高,以奇瑞、海螺、三只松鼠等为代表的芜湖企业,亮剑全国,不过这两年芜湖有些萎靡,期待芜湖再次振兴。

五、江西省赣州市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地区,赣州不仅是一座 历史 文化名城、红色城市,还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赣州常住人口897万,实现经济总量3645.2亿元,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但赣州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周围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城市,未来赣州依托人口优势,有望成为超千万人口的经济强市。

六、山西省大同市、长治市和临汾市

山西省虽然总人口只有3492万人,相比中部其他省份,人口要少不少,但山西却是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大同、长治、临汾三大省域副中心,分布于晋南、晋北两大区域,太原位居中心,整体来看山西省的城市布局算是比较合理。但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同时又受到地理气候等因素制约,经济转型速度较慢。

2020年大同、长治、临汾分别实现经济总量1369.9亿元、1711.6亿元、1505.2亿元,尽管在山西位居前列,但相较于中部其他城市,不到2000亿元的GDP,差距依然较大,未来这三市依托省域副中心优势,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强化人才、 科技 驱动,推动三市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这十大省域副中心:洛阳>襄阳>岳阳=宜昌=芜湖=衡阳>赣州>长治=大同=临汾

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评论区讨论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