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14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是比较抽象的一章。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也是比较超前的一章。但是我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来理解它,就比古时要好理解得多了。
我们先看一看它的原文。
一、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二、这一章的大意是:道这个东西,若隐若现,恍恍惚惚,看不清楚。如此恍惚,其中有具体的形象,有具体的实物。如此深远,忽明忽暗,其中有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是符合规律可以相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除,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初始来由,那么我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从“道”认识的。
三、赏析
(一)本章中提到“精”,可以解释为精微物质,可以理解为是物质和能量的最小颗粒。用现在科学的理论来说就是质子和电子组成的原子,虽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这些微小的原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这些一个个原子组成的分子以及组成的整体的大的形象。只是这里比较费解的事,老子用有形的事物来理解无形的道,老子是否想表达一个意思:无形的道含藏在有形的事物之中。
(二)又比如中医里面说精气神,精者可以理解为肾精,可以说是有型的物质,先天之精来自父母,婴儿出生时带来,后天之精来自饮食,食物、水、空气中的水谷精微。这些精华组成了人体,虽然肉眼看不到微观世界的DNA,但是它们按照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宏观世界的身体的各种组织,各种系统是可以看到的。一个人的气和神,表面上看是无形的,但实际上也是物质,就像气场一样,抽象但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所以后来的道家讲修道就是修炼一个人的精气神,比如在《西游记》这部代表明代哲学思想的小说之中,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修炼秘诀就有这么几句: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从这里看来,在道家修炼家那里,修道与就是修炼精气神这些物质,道与物质就有某些相通之处。
(三)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规律,有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是我们现在又可以用仪器来进行测量他们,只是老子的那个时代,他能够理解到这个层面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这个角度说,本章讲的道虽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样看来,形而下的道就是物质,形而上的道就是规律。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老子已经理解到了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形而下的物质世界决定着意识世界,意识世界反映着物质世界的一切,意识对物质世界有能动的作用。
在这里,我感觉到读书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可以读到作者的本意,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读出我们时代需要的意义或者说我们赋予它的更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