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丢东西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4-01

公交车让人们的出行变的很方便,打车太贵走路太慢,所以不少人出行都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如果发现自己的物品遗失在公交车上要怎么办呢?以下4种方式能够帮助失主找回遗失物品:

    01

    记住车牌号。人们如果在下车之后发现有东西遗落在公交车上,车辆已经开走,这时候应当立即的记下公交车的车牌号,然后拨打客运站服务热线,帮忙通知司机。

    02

拨打求助热线。人们如果下车之后很久才想起将东西遗失在公交车上了,那应当拨打公交车客运站的热线电话,让其在所有的公交车上广播遗失物品的消息,让司机朋友能够及时的发现遗失物品。

    03

报警。人们将贵重物品丢失在公交车上之后,应当立即的报警说明情况,让警方帮助调查监控录像,找到公交车的线索并且追回物品。

    04

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公交车上人来人往,人们一定要好好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如果不慎将其遗失在公交车上,那么即使有监控也可能无法找到丢失的物品,所以自己应当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公共汽车(Bus),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公共汽车时速一般在20~30公里,不会超过40公里。1908年3月5日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从静安寺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它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

一般来说,公共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量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按照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0.6辆车统计,现有的城市客车约26.4万辆,到2010年至少要达到63万辆,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万辆,加上报废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万辆。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

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的。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19世纪的公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公车的舒适度受到限制。1881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有轨电车,使公车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公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行。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车亦开始改以引擎驱动。现在绝大部分公车仍以柴油引擎为动力。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制使用石油气、天然气甚至电力驱动的公车。

1827年,法兰西共和国巴黎一家浴室的老板用公共汽车接送顾客,最初的公共汽车像长长的箱子,是用马拉的。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可载客10人,当年被命名为 “婴儿号” 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营。不久,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公共汽车代替了蒸汽机公共汽车。最早制造出汽油发动机公共汽车的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长途公共汽车则源于美国。1910年--1925年间,美国开辟了许多长途公共汽车路线,连接没有铁路的地区。早期的公共汽车一般可载客20余人比较舒适。

1908年3月5日

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行驶6.04公里,从静安寺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它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

1922年8月1日

上海租界市内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通车,是公利汽车公司经营。

1934年1月5日

中国公共汽车公司从英国进口的双层公共汽车进行试车。4月1日,双层公共汽车正式投入1路线运行。

1949年7月1日

发售上海市区公共交通月票。公共汽车普通月票每张9元,优待月票每张6.3元,电车普通月票每张8.40元,优待月票5.88元(均折合新人民币)。

1950年6月

上海市公共交通修造厂首次自行设计的1000型无轨电车试制成功。

1956年10月25日

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原公共汽车第一、二车场、公私合营浦东公交公司归该公司领导。

1961年12月

上海第一条由市区(静安寺)通往郊区(江湾五角场)的有轨电车线路通车。

上世纪60年代末期

交通部门引进了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由于车长14.8米,是一般车的两倍,人们就称之为“巨龙车”。

1975年12月1日

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3路(虹口公园-五角场)拆除,改行93路汽车。

1990年4月30日

国内第一条隧道无轨电车线路隧道五线(淡水路-梅园新村)通车。全市无轨电车线路达到22条。

1993年年初

双层公共汽车投入运行。淮海路运行双层1路(老西门-虹桥路),共和新路运行双层2路(上海站-彭浦新村)。

1993年

地铁1号线部分路段试运行,拉开了上海轨道交通高速建设发展的帷幕。

1996年1月1日

上海公交月票取消。

1996年7月20日

上海第一辆空调公交车出现在46路公交线上,吸引了市民争相体验。

2000年

上海公交一卡通投入使用。

2002年底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轨道线在上海浦东开始试运行。

2007年12月29日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9号线同时建成通车,这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2012年9月,据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世界上最长的巴士AutoTram Extra Gr在9月初于德国诞生,车长近101英尺(30.7848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