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看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7-07
  我们每天都在感慨着世事的不公,也在这没有公平的世界上艰难的生存着。我们可能无法改变这不公平的世界,也无法超凡脱俗,去做一个看破红尘的“佛”,我们所能做到,只是尽可能的让自己融合于这世界之中,做一个聪明的“适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中才会少一些忧愁,多一些快乐。

  何为“适者”?是固步自封,遵循传统?还是迎合潮流,追赶时尚?我一直欣赏一位朋友关于“适者”的一个不算恰当却切合实际的比喻,朋友说过:“如果你想融合于世界,那你先得明白这世界的属性。如果这世界本来就是一坛水,那你千万别奢望自己可以成为一滴油,油固然清香逼人,但却永远无法融合与水之中。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让自己在这水的世界中做一滴酱油?既可以让自己完全的融入其中,又可以让它因为你的存在而有所改变。”我想,所谓“适者”,最主要的一点,莫过于“融合”。
第2个回答  2021-07-07
适者生存类似于一种话术,没有认清它才会觉得难以反驳。适者本身需要一个前提作为衡量标准,否则就不存在适与不适这种概念。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模糊了这个前提。他的理念中,有自然选择导致适者生存,也有生存竞争导致适者生存;而对自然选择这个概念,解释的也很模糊,他说自然选择是长期缓慢渐进式的进行,同时又肯定了自然环境突变巨变的因素。

所以说,适者生存之所以看起来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因为存在这些混乱概念留下的漏洞,那些人可以在事后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更改标准,营造了这种“预知真相”的假象而已。很类似那种不学无术的算命先生,在骗人。比如说恐龙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行星撞击引发全球性灾难,这种解释的很合理对吧。实际上这就是在偷换概念。为什么此时不提生存竞争,也不提自然选择的缓慢渐进了?达尔文的一些理念本身是互相冲突的,当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发生冲突时,以哪个为准?达尔文主义的本质,是在输出一种恶意竞争的负文化,它有意强调生存竞争,有意忽略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助依存关系,当人们把它当成一种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之后,带来的是恶性循环的消极后果。比如说,南京彭宇案,这种东西背后是不是就有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思想,只要自己牟利,哪管他人死活;很多充满争斗意识的人,还觉得这很正常,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嘛。
第3个回答  2021-07-07
因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争取到有限的资源,就必然产生了竞争,而在这个过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人就会得到更好地发展,毕竟环境不会因为人而改变,无法与环境融合的人只能在竞争中被淘汰掉了。没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人类而言无非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过让自己喜欢的生活。对那些动物而言就是,如同生物链上的一般,有生产者,有消费者,适应环境的法则,才能生存下去。
第4个回答  2021-07-07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中的普遍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也是必然。
看似一个是生物进化过程,一个是社会发展进程,但二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说白了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的继续进化过程,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依然无法逃脱。
所有人都知道,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而这种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进化,在这种进化过程中,竞争是主旋律。无论是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扣除慈善救助因素,不擅竞争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典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类社会要发展,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竞争和不断淘汰,才能使人类更加优秀,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发展。试想如果没有了竞争和淘汰,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了停滞状态。
第5个回答  2021-07-07
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然之间的抗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自然法则。一切生物,包括人类,甚至于是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法则进行选择和淘汰,凡是能够适应自然、社会的事物就能够顺理成章地保留下来,继续在历史和大自然中发展和收到新的考验;反之,不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为阻力的东西就应该毫不留情地遭到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赫胥利提出的生物进化观点,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在竞争中进化,只有适应丨的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将被淘汰走向毁灭。所以,不论是何物种,都要顺应环境变化,让自已变得强大才能生存下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