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第一中学的办学规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在舒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有了巨大的改观,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学校占地面积62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3400平方米。有教学楼二座,科技实验楼一座,学生公寓二座,师生餐饮中心一座。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000人。
1959年,学校进入全省首批12所重点中学行;1959——1965年,七年高考升学率高达96%以上,三校入学率与高考升学率力压群雄,竟达全省领先的位置,以致1959年10月吉林地区在舒兰一中召开“提高教学质量现场会”,时任吉林地区教育局局长的曹怀潍同志为舒兰一中赋诗“细鳞河水碧,凤凰远山青。巍巍立学府,济济出群英。苦干是传统,团结力无穷。”1963年9月,吉林省委书记付振生同志到校视察工作,为舒兰一中的成就与校长姜万逵同志的治学成果而感动,兴奋地题词:“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而努力。”“向姜万逵同志学习。”给了舒兰一中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 高中会考有9门学科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于全省平均成绩5至21个百分点,连年被省评为优秀,2004年和2005年,两次在全省介绍了会考改革经验。在地区高考重点率处于领先水平,连创佳绩,2000——2009年,在地区始终名列前茅,有8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12名同学升入北京大学,7名同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名同学升入香港大学。2004年重点提高率居地区第一位。 2005年 高考又创佳绩,重点升学率居地区的前列。 2006年 高考继04、05年再创佳绩,重点进线率处于地区的前列,600分以上有98人,其中马赫、李志男分别为外五县(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有三名同学考入了北大;
   2007——2008年 连续两年高考位居地区第二,外县(市)第一。 2009年 1234名考生,高考600分以上102人,有855名同学进入本科录取线,327名同学进入重点录取线,32名同学考入全国重点名校,其中王铎同学以700分获吉林地区理科状元,理综成绩293分位居全省第一,并成为吉林省唯一一个考取香港大学的优秀学子;袁园、李云鹏两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高嘉雪同学考取南开,11人考入前十校,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2010年 借70周年校庆的强劲东风,舒兰一中高考凯歌高奏,取得了建校以来高考最优一次成果,1036名考生,866名进入本科录取线,375名重点录取线,其中有4人考取清华大学,1人考取北京大学,3人考取中国科技大学,6人考取南开大学,被中北大学,吉大,中山,北京科大,北航,南航,南大,津大的重点高等学府录取人数达百余人,文理科一本率达30%,二本率达92%,并蝉联5年外五县高考优秀率之首,成为继吉林,长春外县(市)级地区成绩最优异的学校。 2011年 重点进线350人,本科进线835人,总成绩 600分以上有103人,增加了34人。程子涵同学以70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地区理科高考状元,名列全省第二,考入了清华大学,杨淞淳和于嘉轩以优异成绩分别考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2012年 惠风习习传捷报,又是一年登科时。舒兰一中凭借先进的理念,实施严格的管理,务实高效,与时俱进。在2012年高考中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校871名考生中有369人进入重点线,上线率42.4%。774人进入本科线,上线率88.9%,重点率、本科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600分以上人数60人。其中王迪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刘帅、周家兴两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另有25名同学被全国前十所大学录取,进入全国重点名校的学生又创历史新高,也真正实现了我校“既有群星闪烁又有明星璀璨”的高考愿景。 2013年 金秋九月桃李满园,细鳞河畔捷报频传。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周密部署和科学指导下,经过全体高三教师的精心耕耘与不懈努力。经过全体高三学生锐意进取与顽强拼搏,舒兰一中2013年高考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5人过清华北大录取线,一人被北大录取;理科重点率41.53%,本科率92.62%,均居吉林地区前列,文科重点率29.36%,本科率99.08%,三本率100%,文科总平均分、所有学科平均分、重点率、本科率、三本率均列吉林地区重点高中系列校第一名,再创历史新高。 姓 名 年 份 姓 名 年 份 姓 名 年 份 姓 名 年 份 姓 名 年 份 齐万志 1963 肖 枫 1994 杜永民 1997 滕秀敏 2005 姚汉禹 2012 刘士春 1986 谢 颖 1995 高 天 2001 马 坤 2005 朱兆武 2012 李士平 1990 李继全 1995 崔跃生 2001 李守振 2010 吕宗璟 2012 于增辉 1990 张春娟 1996 关胜亮 2001 颜秉辉 2010 董瀚泽 2012 张 勇 1991 赵 心 1996 董永庆 2004 王子鹏 2010 肖博2013侯晓燕 1991 赵志强 1996 李 林 2004 王文棚 2011 石胜斌20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