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声怎么区别

不平即为仄,但是我看了苏轼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以词牌念奴娇第一句语调来看,(平)平(仄)仄,仄平(平)
似乎并不符合阿? "大" 字 为去声应归为仄,

谁为我解答一下,感激不尽

第1个回答  2011-06-24
话说 楼主 你看的这个词格律 括号里面的应该是可平可仄
然后 如果楼主需要知道古语的平仄的话有点麻烦
需要识记、因为现代的官方语言跟以前的不一样、语言改变了 平仄就不好区分了
如果现代的话 一二声为平声

谢谢采纳好评(任务中)
然后谢谢追问
此外 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跟词格律一致 平仄不符的也有、你要理解追问

你好,括号中的,真的能可平可仄吗?
我前些年作了不少词,但当时并没有注意平仄语调的区别,只觉得顺口就行.现在想发表出来,不知道会不会贻笑大方?

追答

话说 括号内的应该是可平可仄
然后、其实你没必要那么执着的去追寻格律然后失去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感觉填词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不懂 没有格律
第二阶段就是完全和格律一致
第三阶段就是不刻意去追寻格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2
  所谓“平仄声”是在四声基础上,笼统地把四声分成两类,故而产生“平仄”。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但入声不是区别平仄的依据。粤语保留入声,可粤语歌也多数不合平仄。
  一江春水倾出你倩影
  古: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影【上声二十三梗】
  今: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影【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不合平仄声规律。
  流传在月夜那故事
  古:平通仄仄仄通仄仄 ◆事【去声四寘】
  今:平通仄仄仄仄仄仄 ◆事【十三支,(-i)(零韵母)】不合平仄规律。
  仅有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古: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下平二萧】
  今: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六豪,ao,iao】 勉强符合平仄声规律。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已经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