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四政治 哲学条块划分

比方说认识论包括什么,辩证法有些什么= =这些我都好晕的,,,,,,谁能帮我归纳一下?谢谢

第1个回答  2011-06-18
哲学教材分为两册
上册(第一课至第四课)包括: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一课 ;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联系观:第二课第一节;发展观:第二课第二节和第四课;矛盾观:第三课)
下册(第五课至第八课)包括: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五课和第八课第二节;人生、价值观(又名历史唯物主义)第六、七课和第八课第一节
第2个回答  2011-06-18
总的来说有两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主要内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论;主要内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主要内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等。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基本规律、人民群众作用、人生价值观等!
第3个回答  2011-06-18
(1)(辩证)唯物论:(2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要求树立正确意识,重视精神力量。
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带有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无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认识论:(3个)认识+实践;真理;认识的反复和无限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3)(唯物)辩证法:联系(3+1);发展(3);矛盾(1+3+3);辩证的否定观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①相互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发展是普遍的。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发展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①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1辨证的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4)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3+4)(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基本矛盾;人民群众;价值的评价、导向、正确标准、实现)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②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①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阶级斗争阶级社会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人的价值含义、评价①主要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6、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①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7、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