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的社会事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民国时期,平和县大小集镇(圩市)20多个。其中九峰、山格、南胜、坂仔、大溪、芦溪,因毗邻外县,集镇建设较早,规模较大。解放后,下坪、埔坪等小集镇相继废为村落。1985年,设立国强圩。至1988年,全县有17个集镇。除双溪、大坪、小坪、新圩(后时)外,其他13个集镇均为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原来狭窄的河卵石街道,多数已改建成宽阔的混凝土街道。街道两旁,三五层现代建筑新楼取代低矮破旧的平房和两层房;电灯照明取代煤油灯。各项公益事业建设迅速发展,这些集镇总计建中、小学27所,医院、卫生院13家,影剧院11座,邮电所13家,客车代办站13处。每个集镇都有百货大楼、商店、饮食店等,圩场全部进行改建或新建。
2008年,平和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涵盖山格、芦溪等5个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推开,1000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顺利完成。“六千”水利完成长汀等10个行政村人饮工程、4座水库除险加固和花山溪流域霞寨片水土流失治理,建成山地蓄水池80口。完成15个乡镇及工业园区气象自动观测站建设。省道秀秀线九峰至秀峰公路全线贯通,县道山旧线五寨至漳浦(观音亭)、书芦线书洋至芦溪路段完成改造,九大线完成水泥路面18千米,投资5.1亿元的省道东东线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农路建设投资1.26亿元,建成农村水泥路203千米,全县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99%以上。以文峰三平、坂仔宝南2个市级示范村和山格白楼等19个整治村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2100万元,用于发展生产、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镇45个村“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验收;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完成三平和宝南2个村光纤铺设,52个村实现宽带进村。 民国时期,平和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专业科研机构。仅在民国25年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所。解放后,平和的科技事业日益发展。至60年代,县、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农业科技组织普遍设立,形成“四级农科网”;各部门的科研机构相继成立。虽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但在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推广先进技术,运用半机械化,机械化设备和科学实验等方面仍取得可喜成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量引进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广泛开展科技咨询和学术交流,科研项目逐年增加,科研成果不断出现,促进了平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1988年,全县有专业科研机构13个,拥有专业技术干部4438人。1978~1988年,完成科研项目134个。其中3个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3个获市(地)级科技成果奖。
2008年,平和县组织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0个,建成2个地震宏观测报点。 平和地处闽粤边界,是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的汇合处,自古称“弦歌地”。民间的音乐、舞蹈、书画创作活动相当普及。历代文人辈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城乡文化设施日益完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1950年开始放映有声电影。1953年开始架设有线广播,20世纪80年代始兴电视。县、乡、村三级群众文化、图书发行、电影放映、有线广播、电视差转等文化网络已基本形成,文化生活已成为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完成九峰、霞寨、坂仔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全面启动电影进农村“2131”工程。 平和体育运动历史悠久,具有民族色彩的武术、舞龙、弄狮、游泳、象棋、拔河等传统体育活动,长期在民间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期,体操、球类、田径等西方近代竞技体育项目相继传入。但在解放前,这些体育项目发展都很缓慢。
解放后,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平和城乡广泛开展。1950年至1988年,共举行65次全县性体育竞赛,有10万多人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竞技水平日益提高。1978年至1988年的11年,全县体育健儿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得金牌241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出现体育走向家庭,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新局面,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2008年建成水上运动中心和5个乡镇篮球场、健身路径。 平和素有兴学重教、尊师敬贤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代代相承。从唐代陈元光开漳建州开始,各地陆续设立私塾、书院。朱熹、黄道周、陈扬美等志士名人曾在大溪等地读书、讲学。自平和建县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止,全县计有(已知)进士60多名(其中状元、榜眼各1名),举人290多名。
民国元年,废旧制兴新学,首创平和县立第一小学。民国8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3年,始办1所完全中学。至民国37年,全县计办小学124所,中学4所,有教职员4百多人。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子弟失去上学的机会,文盲日益增多。民国32年统计,文盲率为7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政府将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兴办学校,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水平。40年来平和县教育事业历经3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着力改造旧学校,稳步发展中小学,注重山区教育,招收工农子弟入学,大办民校夜校,扫除文盲。1957~1976年,受“左”的影响,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师资力量被削弱;“大跃进”时期,中小学规模发展过快;三年困难时期,办学经费紧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管理混乱,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学生过多参加体力劳动,且办学规模又一次扩大,脱离客观承载力,教学、教育质量又趋下降,文盲率回升。这期间,全县教育在不断排除“左”的影响中曲折前进。1977~1988年,经拨乱反正,调整学校布局,集资建校,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大力扫除文盲。1985年实现普及小学教育。至1988年,全县计有幼儿园(班)160所,219班;小学388所,2230班;中学22所,397班;职业中学2所,22班(包括普通中学中的职业班)。教师队伍共5041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8年,高、初中毕业生考上大专、中专计4892人。
2008年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高考本科上线933人,创历史新高;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成立县直第三实验小学,大坪初中并入平和三中;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农村小学“校园整洁专项行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拨付“两免一补”资金938万元,远程教育工程顺利落实。 平和中医药历史悠久。清光绪十三年(1887)小溪救世医院创建后,西医开始传入平和。民国26年,县卫生院建立。民国及其以前,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忽视卫生防疫工作,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猖獗,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解放后,中共平和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1950年,建立人民医院,并在城乡全面开展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1951年,推广新法接生。1953年创办妇幼保健站。1956年建立专业防疫机构。1958年创办乡级卫生院,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69年建立村级合作医疗站。从此,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逐步健全和发展。到1988年,全县设有医院、卫生院和医疗室43间,村级医疗网点431个,各类医务人员3253名。病床从1952年的12张发展到1988年的422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害灭病工作,挖掘、利用民间中草药验方、秘方,乡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2008年重点卫生院建设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完成霞寨、秀峰2所卫生院主体工程;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2万人、占应参加人数的76.8%,全县行政村100%参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