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学习骑马,有没有前辈指点指点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10-31
当您可以在场内自由骑乘,针对以下这些基本骑乘的基础课程,循序渐进的逐一学习、练习、体会,这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即使是一位精通高级骑乘技术的选手,也是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这些基本骑乘的课目,以求精进。
慢步
马儿在慢步时,四只脚分别以四节拍的韵律向前移动。这时您要坐稳在马鞍上,学习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马儿大步迈进,要能让马儿的后脚踩在前脚的蹄迹印前方。同时要放松您的脖子、肩膀与手臂。许多资深的骑手都认为,慢步是最简单也是最艰难的基础。

打浪
马儿在快步时,斜对角的两只脚同时着地,与另斜对角的两只脚分别以二节拍的韵律移动。当马匹做快步步伐运动时,在马背上下震动中,骑手在马鞍上以两脚贴着马腹,做一站一坐的动作。站的时候要以大腿与小腿的力量贴着马腹站起来,而不是靠踩脚蹬。坐的时候要将臀部放松,以腰背的力量向下坐,同时用小腿紧贴马肚子。让马儿的韵律稳定,不急促,马儿的后腿用力往前踩踏,有精神。

压浪
马匹做快步步伐运动时,骑手除了做一站一坐的打浪动作之外,也可以一直坐在马鞍上,随着马背上下震动中,,用臀部密合坐着马鞍骑乘。压浪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臀部放松,不要让您的屁股被马背弹起来,要不然一定会磨破屁股。
不管是打浪还是压浪,骑手还要注意,上半身要挺直但放松柔软,不要前顷,肩膀也要放松且张开,手臂放松但手指紧握缰绳,下半身要有威力,双腿尽量往下,脚跟不可以提起来,脚掌不要张开……,更重要的是平衡,轻松自然,伴随马匹的运动,这就是所谓的骑坐。

减却与半减却
减却的目的,是让行进中的马儿速度变慢,而至停下来。步速逐渐减慢而至完全停止的过程,应流畅而均衡。停下来以后,马儿应以四只脚平均分配的承载它自己与骑手的体重,平整的站立,不可以歪着屁股站三七步,或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这唯有靠骑手在实施减却过程中,腰背、腿、缰的充分配合运用,才办得到。绝对不是光靠手拉缰绳,马儿就会停下来,马儿力气那么大,你哪里拉得过它。
半减却则是骑士经由骑坐及脚同时协调动作,缰绳瞬间固定。其目的在增强马匹注意力,加重马匹后肢之负重,使其前肢之轻盈及保持马体之平衡,准备执行下一个变换动作的命令。

移行
移行就是指挥马匹由静止-前进-静止,或让马儿变换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场内骑乘时,切忌让马儿用同一个步伐不断的绕圈子。这会让马儿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骑手的指挥,最后变成马儿自己在跑,而不是你叫它跑。不断的移行与变换里怀,也是让马儿集中注意力,接受骑手的指挥(或是说对骑手的扶助反应良好)的方法之一。

内方姿势
马儿在转弯或绕圈时,靠近圆心的一方叫内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让马儿转弯,不能靠拉内方缰绳,而是要有正确的内方姿势。骑手的外方缰保持与马口衔的接触,外方脚往后,内方脚用力将马体压向外方,内方缰顺势牵引,这样马儿就会转弯了。实施内方姿势时,马的头、颈、肩部会略为弯曲,骑手于马上,以能看到马的内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弯曲为正确。

轮乘与圈乘
以一个长度(轮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为直径,让马儿走出一个工整的圆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椭圆形或圆角四边形。圈乘时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让马儿一直做同一个圈乘,应多变化直径大小,配合移行与变换里怀方向变换。

变换里怀与8字骑乘
让马儿顺时钟方向前进改成逆时钟方向前进,或是反过来。常用的方法有轮乘变换里怀、半圈乘变换里怀、斜换里怀等。另外,圈乘与变换里怀的同时运用,就成了 8 字骑乘。做两个直径相同但行进方向相反的轮乘,以两个圆形连接的切点做变换里怀。在初级练习时 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两个圆的切点,可简化成两小段交叉直线。

角隅通过
在沿这场边蹄迹线行进,到角落时以一个四分之一圆通过,转向垂直边的蹄迹线。这个四分之一的圆弧其半径,在调教快步、缩短快步时与调教跑步、缩短跑步时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与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时为6米。
通过角隅的重点,是要让马走进角隅,如果做不到,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大的四分之一圆,整个蹄迹线图形就变成圆角四边形。通过角隅的方法,要在到达四分之一圆的起点前三至四步先做半减却,做好内方姿势,在方向变换的起点以内方脚逼使马体接近角隅,外方缰固定好以免马由肩部逃避,外方脚后移以防止马臀部外移,内方缰轻轻诱导马转弯。

跑步
马儿跑步时,有分左跑与右跑两个不同方向的。跑步是一种三节拍的运动,在第一节拍时,马儿以外方后脚为支持点,在第二节拍时,把内方前脚、内方后脚与外方前脚同时往前踏踏出,最后在第三节拍时内方前脚踏在最前面。在这三节拍的韵律中,骑手要保持内方姿势,身体要像荡秋千一样,肩膀不动,骨盆随着马鞍向前滑动,注意屁股不要被弹离马鞍,在滑到最顶点时内方的大小腿要再次的做推进扶助,。当您学会跑步后,您会发现其实跑步是很舒服很过瘾的。
如果是内外方的次序相反(左跑时右前脚踏在最前面,或是右跑时左前脚踏在最前面),叫做反跑,这已超过了基本骑乘的动作,是马场马术的课目之一。在基本骑乘练习时,骑手有时候会不小心让马儿反跑,这反而是错误的,应该立即停止,重新做跑步发进。另外,像赛马时四节拍的快跑( 又称为袭步),在马术运动中是不实施的。

简易换脚
跑步也是一样,不要一直跑个不停,要多配合移行。由跑步变为慢步,走二至三步后再朝另一方向跑步发进,这就是简易换脚。练习时可配合 8 字骑乘,在 8 字中心时做简易换脚:由 8 字中心发进做跑步轮乘,在 回到 8 字中心时移行为慢步,重新发进跑步做另一个方向的轮乘。

伸长与收缩
马儿不管是以哪一种步伐(慢步、快步、跑步)前进,每一步往前移动的距离称之为步度。根据步度大小,每一种步伐都可分为收缩、调教、中度与伸长(除了没有调教慢步之外,马匹正常的慢步时为中度慢步)。一般而言调教与中度比较容易做到,伸长与收缩就属于比较高级的动作。让马儿用它后肢的帮忙,产生较大的推力,来将步伐伸展到最大,是为伸长。让马匹把后肢向前方深踏以支持负重,使前躯轻扬因而使马匹步度变短,是为收缩。
骑手在练习时,应尝试着在长蹄迹线或斜换里怀时,让马儿的步度增大,在短蹄迹线或圈乘时,让马儿的步度缩短,即使做不到伸长与收缩,也要分得出调教与中度的差别。不管步幅增大或缩短,都要保持一样的韵律,步度增大时韵律不能变快,步度缩短时韵律也不可以变慢。
扶助的使用

骑手经由他的重量,脚,和缰绳来影响马匹。骑手的动作,称之为扶助。脚和重量的扶助,有着它们天生显著的驱迫前进的效果,然而;缰绳的扶助,大部分是抑制性的动作。
扶助之间要相协调;换言之,互相联结,以获取所欲达到的步态,步调和姿势,并且提供对马匹全面的控制。扶助应当是微妙与谨慎的。微妙与谨慎,是扶助目标的准则,也就是判断扶助的准则。依照训练的进度,扶助应当越来越不明显的让旁观者去察觉,并且对马匹而言要越来越有意义。
所有的扶助是重量,脚和缰绳动作的结合。如果单独使用这些动作,就没办法成功:正确的扶助使用,是要将所有的扶助精细微妙的加以结合。
了解人类本能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当人们试图去达到某种事物,或防堵某种事情的发生时,他会使用他的手。然而,骑乘的时候,目标是放在增加重量与脚的扶助,如此,手缰的扶助就会逐渐的变得轻微。
要点:驱迫前进的扶助比抑制的扶助来得重要。
扶助的强烈程度,是根据马匹的灵敏度而定,以及马匹的调教程度和骑手试图达到的程度而定。扶助的使用,一开始,都是要很温和的,根据需要,再去增加或减少扶助的力道。如果需要很强力的扶助,使用之后,骑手都必须回到较轻一点的扶助,如此;才能保存马匹对扶助的灵敏度,也才不会让马匹逐渐的对扶助的反应“死掉了”。
迟钝的扶助会把马匹搞糟了,反之,经常的鼓励,让马匹与骑手双方,可以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爱抚马匹、或是轻拍马匹,或者使用声音,(谨慎地和不引人注意的)对于让马匹放轻松,也同样有帮助,同时可以增进马匹的松弛性(Losgelassenheit)。
要点:根据训练的进度,扶助将是逐渐变得轻微,以及不突兀的,直到最后,马匹对于扶助的反应,从外观上,几乎是觉察不出扶助的使用。
缰的扶助

以缰来做为扶助,你是在对马的嘴角、和头部位置在做工作。缰的目的是在:使马匹减缓速度、和转弯。当你还只是一位初学者,你的脚、和重量扶助可能还很弱,而这个时候,你真正的扶助是在缰,你很可能把缰运用得太强烈了。
骑手一直都要和“马匹的嘴角保持接触”,但是;缰的移动不能超过二到三公分,骑手不应该往后倾,而导致缰被往后猛拉。反之;很简单的用拳头轮流的控缰“像是在转螺丝起子”。两边疆的拉法,应当要能够平衡。缰所产生的力量大约是半磅---假设;在你的两只手上各有半磅的奶油在上面,当然;有一些马匹的嘴角会比较灵敏,所以;缰的扶助要比较轻微一些。相反的;初学的新马常会有“嘴角很顽固”的情况。
脚、和缰的扶助,有时候需要同时对马匹工作。比如;当你在骑乘当中让“两边的缰有些空间的存在”或者是----当你的腿部在驱迫马匹前进,而两只脚在同时工作的当儿,无论怎么说,比较常会发生的情况有:两边的缰、和脚是做不同的工作。想象你的肩膀是和马匹的肩膀一起工作,而你的脚是和马匹的后肢一起工作的。
更多的是:很多的马匹,对你的扶助的使用,会心存侥幸。假使;马匹甩它的头部,那表示你的缰过于固定、或是晃动得太厉害了。假使;马匹试着去踢你的马刺,你就是太常搔痒马匹的腹部,而且;位置也不对。轻轻的打马匹,来让马匹知道它的错误。
各别的使用任何一个扶助,都是没有意义的,你的马匹将不知道该要去做什么?扶助应当要结合的使用,我们将对此做简短的说明。首先;你要先学会一个概念:如何去紧缩你背部凹陷的所在。这是你应当完全透彻去学习的事物,甚至是你在未上马之前,就应该要学会的东西。当你在马上之时,将许多的事物做好,是把马骑好的依据。
每匹马的反应,都会不同,我已经提过。每一匹马的灵敏度都不同,其它的扶助也是一样,你必须要能够去感觉:持续的控制扶助的效果,你必须要能够去感觉:马匹是反应些什么?以及;马匹如何去反应你的扶助?因为;到最后,扶助的使用,应当是谦逊的,你和你的马匹---所做的扶助工作越少,结果是越好的,你所做的扶助施压的力道变化并不多。
以缰来做为扶助
***************
手的动作。透过我们的双手与马匹沟通联系,使与骑座、和脚扶助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骑手不应该去排列重量,骑座,和手的重要次序、它们的价值具有相同的重要意义)
手部,透过缰,有两种主要的功能:控制马的方向,控制马的速率和步态。除了这两种功能之外,透过骑手的手和马嘴相互的感觉,手部同样能维持马匹和骑手之间稳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完美持续的接触,则不会存在有任何的控制。
缰的弹性接触程度可以把它比较成橡胶带。缰应当和马的嘴角维持稳定的接触,但是;只有轻微的紧度、而没有实际拉扯嘴角的动作。除此之外,缰不能完全由骑手的手中掉落,因为;缰完全是在建立骑手和马匹的关系。
骑手讯号的谐调一致。基础的扶助,提供了我们骑手、和马匹之间基本的沟通联系网络,但是;如果将这些扶助个别的分开来思考的话,是一种错误,它们是相关的。这些扶助必须相互谐调的使用;在骑手的经验、与马术的技巧之下,去产生令人最为满意的结果。
这项艺术,真正的依据是在于:三种基础扶助的谐调使用;加上不同的强烈程度;所以;马匹不会因而变得迷惑、或失去勇气。我们基本的扶助,同时和谐的使用,基本的扶助必须和谐以及明确的施加。
握缰
如果是用小缰骑乘,手缰应当要等长,握的方式,朝反方向扭开的,穿过第三指与小指之间,皮革平坦的一面朝外。手缰的尾端,通过手掌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并往下握,将它扣紧在一起,内方是缰的正面,而马的那一侧是反面。
手指头要贴紧。姆指要稍微的弯曲,并且往下轻压缰绳的顶端,缰绳是通过食指的,以防止手缰滑掉。手掌握的方式是:手肘垂直,高度是和上手臂相同的,手与马匹的嘴角,几乎是成一直线的。两手之间的距离,根据马匹颈部的厚度而定---从上面看的时候,由手肘到马匹嘴角之间的那一条线同样也要直。
缰绳的调整**********
当在调整缰绳的时候,换言之;把缰缩短,骑手握住缰用相反的手的手指来缩短,把手打开握住缰,依据所需要的程度,把缰往下滑。通常,只要稍微把缰缩短,举例来说,把缰调整为等长,或者维持与马匹嘴角的接触。
手部往下抢夺缰绳,又没有使用另一只手来稳定马匹,这是错误的练习。这使得马匹的嘴角感到厌恶,并且也干扰到了和嘴角的接触。更甚的是;在这种方式之下,要精确的去调整缰绳的长度是不可能的。
当在骑乘转弯或是弧线的蹄迹,外方手要尽可能的维持靠拢马匹的颈部或耆甲,如此缰绳的整个长度才会与马匹的颈部相接触。
一方的手、比另一只手稍微抬高一会儿,这是较为进阶的骑手,用来纠正马匹偶尔的练习。在转弯与弧线蹄迹的骑乘,这种方式的缰绳使用,只有内方缰。
让予和要求的缰扶助,永远都要和适当的重量扶助,与脚扶助相结合。使用的方式,举例来说:●所有的半减却,由一个步态变换至另一个步态,或同一个步态中的变换(增加以及减缓步伐)
●立定的时候
●增进马匹的自我负载,以及马匹和口衔的接触
●当要开始一个运动之前
●当让马匹屈挠或弯曲的时候
●后退时所需要做的
根据所要的强烈程度,要求的缰扶助包括有:手指头间歇的靠拢,或者效果强一点的,由拳头开始,将手腕稍微地朝内转。手绝对不能维持在固定的位置。如果马匹没有立即的反应,手缰的扶助,也绝对不允许变成是“拉扯缰”的方式。反而应该是手的让予,接着更为要求/让予的扶助使用。
在要求的扶助之后,假如是跟随着让予的扶助,那么扶助当中,就包含着把手部回到基本的姿势。然而,一开始,骑手可能以基本的手部位置来骑乘,接着;稍微的把手指头打开,或是将他的手稍微地往前移动,而没有使用“要求”的扶助。缰在让予的时候,要平顺;而且要很小心,动作不能颠簸,如此,缰是很“弹性的松弛”。在马匹的嘴角与骑手的手部之间,永远都要维持弹性的接触。因此;手部的动作要变得较轻,这比丢掉接触,要来得强一些。
要点:每一个要求的缰扶助之后,都要跟随着一个让予的扶助。
不让予的缰扶助,是在马匹抵触接触,或在接触之上的时候使用。轻而巧妙、适当使用的扶助,以及用在“让扶助正确地透过”的马匹,这种扶助,同样也可以用来代替要求的缰扶助。
要给予这种扶助,手掌要紧紧的靠拢,但不会变换它们的位置,直到马匹把口衔给让出来,并且使得骑手的手变轻。然而,手不能有朝后的动作,或者动作持续得太久。这个缰的扶助,要与背部紧缩的动作,相结合,以及结合驱迫前进的脚扶助。
很重要的是,当马匹让骑手的手部变轻的同时,骑手就要马上把手再度回到轻柔的动作,并且让马由头部透过的来让予。在转弯、以及弧线的蹄迹,特别是要以内方手来使用这个扶助。
脚扶助

用脚扶助,你可以驱迫马匹前进,更明确的说:骑手的每一只小腿,都有在马同一侧影响其后肢的工作。来自于脚的压迫,使马匹的步伐变得较长、和较高。当拍打的扶助在适当的时机压迫马匹,则各别的后肢就会开始由地面去抬起。当脚在离肚带后方大约一个手掌宽的位置压迫时,这样的压迫,具有抑制马匹的效果;它阻止了马匹同一侧的动作。假使;你增加了脚的压迫,马匹则被迫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脚扶助。与骑手的重量同等的重要,而骑手的平衡:是经由脚扶助讯号的给予,以及在下往前、或往侧方动作要求命令的媒介与沟通的方式。由于来自我们双脚的压迫,让马匹去响应我们所指示的方向,因为;马的肋骨,只是;由肌肤所覆盖着,而神经以及一小部分的身体的肌肉,让骑手的碰触,会使得马匹变得相当的敏感。我们脚扶助的强烈,可以由轻微变换到非常有力;由柔和的接触到挤的压迫,到尖锐的推;甚至到踢的情况。骑手的脚,停留在马的侧方,并调整动作。脚是传送驱迫马匹往前移动的讯号。
我们可以将马匹肋骨的灵敏度与我们自己本身的相比较。骑手脚的讯号使用就必须小心的控制。骑手动作的执行,不应该太过于强烈,但是;也要有力道能达到功效才行。骑手脚扶助施加的强度,应当依据马匹天生的癖好,和马匹调教的程度而言。并且;永远都要用相同的方式,以便能得到特别的反应。我们应当把我们自己的脚扶助,当作是一种讯号;而不是突然的惊吓或惩罚的来源。脚扶助应当使用来作为支撑和鼓励马匹。
脚扶助的使用************
脚的扶助使用是:当做要马开始移动的讯号,以及保持马匹前进动作的一种方法。因此脚的扶助,一直都是驱迫或是推进的动作。使用有下列的方式:
●驱迫前进的脚扶助
●前侧方推进的脚扶助
●使规律的脚扶助或者是(guard)控制的扶助
基本的原则,所有脚扶助的使用,都要安静地抵触马匹。强烈的扶助使用,只有短期的行动,并且是在个别的状况下。严厉使用的目的:在于当作是一种“警告”。
重量扶助

当我想到骑手的扶助,我心中回想起一段关于一个世界伟大的钢琴家,要达到他的程度的话-难;。他回答说:并不全然很困难。你只要了解到:将哪一根手指放在哪个键上,以及要放多久的时间?就可以了。接着;用你的余生,依据韵律、节拍去练习。
和马匹的沟通联系,我们使用“基础的”与“辅助的”扶助。基础的扶助是:骑座和骑手的重量,脚以及手部。而辅助的扶助有:口扶助,鞭子,马刺;鼓励以及惩罚。
重量扶助********
骑座和骑手的重量。我们可以由骑手的骑座和重量来开始讨论。也许;因为这两种是与马匹沟通最直接的方法。一个不恰当的骑座、与分配差劲的重量,将很明显的干扰到马匹的平衡,就如同我们先前所曾提及的。
马匹,和人相类似的,对于如何负载重量,他们是很敏感的。
在使用你的重量做为扶助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记得把你的重心中心点平衡的放在马匹的重心之上。假使;你坐得很正直,你的重心位置,应当和马匹的重心呈一个正确的角度。
在前进的动作当中,我们的上半身要维持在马的中心线上。
假使;你往左边、或是往右边倾,你的马就会因而被你驱迫往同样的方向,因为它必须试着再去找到平衡。你应当往转弯的内侧倾,也就是说;你应当把你的重量转换到内侧。这个动作的完成是:将你的重量,放多一点到左边、或是右边的骑座关节上,同时在脚蹬上同侧的脚,要更为有力的压迫。当能在谐调的方式之下完成这个工作,马就算在没有控缰的动作之下,也会本能的往右或往左转。
一个共同的错误是:腰部往内曲---这个错误的情况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稳定的骑座,以及有效的重量控制,最好的发展方式便是:透过无蹬打浪的调马索作业,先前;我们已经详加解释。
重量扶助,是很有效益的驱迫前进扶助,虽然重量扶助同时也是脚扶助、与缰扶助的支持性扶助(良好协调)。
骑手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使用他的重量:
●在两边的骑座骨增加重量
●在一边的骑座骨增加重量
●减轻在骑座骨上的重量
骑手的骑座越稳定、以及越柔软,马匹对扶助的反应就越好。
骑手必须要在任何的情况之下,确认他自己的重心中心,是和马匹的重心中心相一致的。对马来说,骑手是轻而舒适的负载在它身上。困难的所在是:必须根据马匹平衡不断的变换下,要做出的调整,换言之;马匹在动力学上的重心中心。
无法平衡坐住的骑手,就没办法跟着马匹移动,且会干扰到马匹的韵律与姿态,更抑制了马匹动作的自由度。当在使用这些重量扶助的时候,对于使骑手确认他的平衡一直都是跟随着马匹的平衡是绝对有帮助的。往后倾斜,骑座肌肉僵硬紧张,膝盖与大腿往上,(小腿往前滑),这些都会妨碍到扶助的功能,并且都是错误的。

当在弯曲与弧线的蹄迹上使用重量的扶助时,骑手必须要完全平衡,并且跟随着马匹的动作,无论他是使用马场马术的骑座、或是骑乘轻骑座。骑手的臀部和肩膀要维持自然的姿势;内方肩膀与臀部不能“落后”。过度的推挤马匹前进是错误的。
如果骑手的骑座基础是正确,柔软的骑座,并且很清楚又谨慎的使用扶助,当马匹转弯的时候,他将可以持续平衡的坐住。
第2个回答  2008-10-31
怎么想起学骑马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