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征文」生死就在一线之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独白。

当时的哈姆雷特痛苦、疑惑,对人生充满怀疑,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自杀更好,可又对死亡很恐惧,不知人死后会不会下地狱.所以在这段独白里,他非常犹豫,思考着是该“生存还是毁灭”,也就是活着,忍受生老病死和人世的不公;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扫" ,也就是自杀,一了百了?

我相信,我们很多人在遭受一些挫折和打击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生不如死,人生的痛苦只有一死才能解脱。有时,生死就在一线,能够看透的,咬咬牙就挺过来了,想不开的,真的就一死了之了。

一生一死,就是如此的简单,只需一个决定,转瞬之间结局就会截然相反。

(一)

人到中年,长辈们渐渐老去,然后一个一个的相继故去,看多了死亡,心中的恐惧也就慢慢地在消退。不能说是看透了生死,只是说开始接受了。

照顾年迈的母亲,也已四年有余,日夜相伴,眼睁睁的看着她一天天衰老一天天虚弱,眼睁睁的看着她慢慢地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无能为力。担心害怕都没有用,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她,少一些病痛,心情舒畅一些,陪她走过这段最后的时光。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写过这样一段人生格言:“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有一件事我们却清楚地知道,且一定会发生,那就是‘死亡’。聪明人会好好预备,愚蠢人则只知逃避。”

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在死神来临之际,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欣然接受。

很多人在年轻时,在身体健康时会说,死有啥可怕的,死就死呗。可是真的到了面对死神的时候,就会有百般不舍。

曾经有一位远房亲戚,他儿子年轻时误入歧途开始吸毒,家人都说吸毒会伤害身体,劝他戒毒,他非但不听,还说不怕,只要能吸,死了也甘心,结果图一时之快,毒瘾越来越大,成天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最后是妻离子散,家徒四壁。后来身体垮了,需要换肾才能维持生命,此时的他不再说不怕死了,而是说不想死,于是磕头如捣蒜求父母帮他筹钱换肾。

所以,年轻人现在不要轻言你不怕死,那是因为你没有接近死亡,还没有看到死神的身影。

随着年龄增长,见过,听过越来越多的死亡,知道死神会随时降临,不会再轻言生死,而是开始考虑现在应该如何生活,才能在死亡来临之际不那么恐惧,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二)

有一个词“向死而生”,是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是确实而不确定的。它确实是要来临,但它来临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曾有人向1000个人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是否愿意确切地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96%的人表示不愿意知道。

没错,大多数人不想正视面对这个时间,甚至忌讳这个字眼。但是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做些什么?是在每天惧怕死亡中度过?还是把这辈子舍不得、没做过的事完成?

是像《遗愿清单》中两位癌症老人那样洒脱,跳伞、开跑车、纹身、看金字塔、泰姬陵、去中国、寻艳遇……

还是像来自德国的Lothar Gärtne,决定,带着妻子Elke Gärtner去旅行。2006年妻子Elke被诊断患上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Lothar想带着家的温馨,来完成了Elke的旅行梦。

既然死亡这个结局确实是要发生的,那就是说担心,恐惧也是没办法改变的,既然不可改变那就接受它吧。结局不会改变,那就把握好过程,不要在最后留下后悔和遗憾。

(三)

孔子曾对弟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活着是怎么一回事,那么这个人怎么能够知道死后是怎么回事呢?

西方另有一个说法是:未知死,焉知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死后事情,又怎么能知道现在如何生活呢?

无论是那种说法,其实都是告诉人们既然活着,就要考虑活着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去做。

确实,活着却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是世间多数人的人生写照。

我不知道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只有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面对那些生老病死。

我们永远无法确定自己生命的准确长度,我们可以做的,是增加生命的浓度,活出自己的意义。

越来越觉得能够活出一个自己是多么的重要。活出自己,并不是说这个人自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而不是遵从他人的看法,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

两年前,我因为照顾老人,很少接触外界,也因为每天特别疲劳,心情特别低落,觉得人生特别没有意义(除了照顾老人)。有时真的觉得是生无可恋,也会像哈姆雷特那样考虑:生存还是毁灭。

后来偶然间接触到微店,因为微店又接触到了写作,现在每天除了照顾老人,打理微店,主要精力就是学习写作,这使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因此,也不会再在怀疑人生的意义,而且现在可以很平静的考虑生与死的问题了。

(四)

死亡的存在,其实是件好事。

正因为,我们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一个过程,那么时间与健康才显得稀缺,重要。只是有时感觉人生太长,死亡看起来总是在天边,因此荒废了人生,也没有舍得在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

 死亡是每个人或早或晚都必须面对的事情,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理性去思考的,甚至大多数人都会拒绝谈论和思考,害怕粘上晦气。其实坦然理性面对死亡,使得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关注健康,让人生过的更有意义。

比如最近肖晓琳的离去,对于极少数人来说,是一次洗礼,大部分的人在30天后就会忘记自己的感受,忘记自己所说过的话,许下过的愿,停留在原地,只有少数人会被触动,开始改变。

他们也许只是改变一下生活习惯,每天开始吃好睡好,不再熬夜,再加一点点运动,人生却会就此改变。

生与死就在一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变得长一些,丰满一些呢?锻炼,可以使我们更加健康;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实;工作,可以使我们生活无忧;爱好,可以使我们充满情趣。

拥有这样的人生,在生死更迭之时,就不会再后悔和遗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