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day14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上)

弗洛伊德的著作跨越了半个世纪,内容从记忆错乱到神经症,到文明的性质,因此,介绍弗洛伊德学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整个学说的发展完成了从心理学理论到一种人生哲学的演变。

①关于梦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现,人的本能欲望以及各种方式在梦中表现出来。因此梦是研究本能的途径。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一个根本性的假设:“梦是愿望的达成(实现)”。这个达成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的达成”,所要达成的愿望是简单的、直观的。另一类是“改装之后的达成”,他们是有所伪装的、难以认出的。说明这个愿望对于梦者而言,是有所顾忌的,不能直接表达,只能乔装打扮地在梦中实现。之所以乔装打扮,是因为每个人在其心灵中有两种心理步骤,或称为倾向、系统。第一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第二是扮演检查者(后来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的作用,对梦进行改装。确切地讲,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改装之后的达成。弗洛伊德把梦的改装称为“梦的工作”。梦的工作的任务就是把隐意变作显义的过程。相反,释梦就是由显意回溯到隐意的过程。如果说梦的隐意是真实的愿望,那么,梦实际上成了一种画迷,只有把握了各种符号意义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它的意义。

梦中的愿望可分为四种来源:

一是在白天受到某种刺激,但由于外在的理由无法得到满足,因而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被满足的意愿留给了晚上。

二是也许是来源于白天所思,但遭到排斥,因此留给夜间一个不满足,而且被压抑的愿望。

三是也许与白天无关,他是一些先前受压抑只有到晚上才活动的愿望。

四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如口渴或性的需求。

弗洛伊德认为:性的需求起源于儿童期,这一观点后来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核心——泛性论。事实上,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其特点就是泛性论。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清楚地表示,所有我们的梦中发现的被压抑的愿望,都烙有儿童的特征,童年经验在成人的情绪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格根源应追溯到童年期。因此,《梦的解析》在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②本能与力比多

弗洛伊德特别要求人们注意力比多(libido)这个概念,【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就是借着这个力量已达到其目的的。力比多是游离不定的和不可摧毁的。力比多有一个发展过程,它与人格的发展是一致的,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停滞和退化两个危机。【停滞】指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停留在发展的初期,保持着较幼稚的、初级的形态。利比多的停滞也叫“执着”或“固结”。【退化】是指那些已经向前进化的部分也容易后退,回到初期的发展阶段。停滞和退化常常互为因果。力比多在人的性生活中可以直接表现为性欲,也可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只有在梦中或神经病症中得到表现。力比多还可以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就叫【升华】。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性的作用,力主打破性压抑,但他并不是鼓励性放纵,他只是希望,“假使他们在治疗完成之后,能在性的放纵和无条件的禁欲之间选取适中的解决,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必受良心的责备了。”【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称,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营养本能两类。后期他修改了早先的说法,提出生本能死本能的概念。

③人格的结构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前意识。其中【潜意识】是主要被解释为被压抑的愿望和本能的冲动,而【前意识】则是平时未被意识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的观念。在《自我与本能》中,弗洛伊德宣布这种分法已经失去意义,从而建立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新学说,也构成新的人格结构。

【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本我永远追求快乐原则,追求最大的快乐,争取最小的痛苦,力比多就围困在本我之中。对于婴儿来说,本我的能量总是指向于周围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就是所谓的“伊底帕斯情结”(恋母情结),随着儿童对这些对象的了解,这些对象就进入儿童的人格而形成心理生活的代表——自我的核心。

【自我】自我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他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学会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学会考虑后果、考虑现实作用,这就是自我的作用。自我根据现实原则,即考虑到现实作用,使个体能适应实际需要来控制活动方式。自我之所以这么重要是由于它具有次级思维过程。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比本我的初级思维过程具有较多的组织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初级思维过程中充斥着许多的矛盾。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包括感知、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记忆。皮亚杰研究的大多数认知能力都在弗洛伊德的“自我”领域内。自我是一位指挥官,他做出有力的决策,评估当前局势、回忆过去的经验,估量当前和过去的各种因素,预见各种活动的结果。【自我的心理能量来源于本我】而心理能量的消耗主要用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自我根据现实原则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需要,最终获得快乐。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自我使自己变得与本我所指向的力比多发泄对象尽可能地相像,通过这种相像,自我本身就成为本我的发泄对象,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恋】。这就是所谓的从对象力比多向自恋力比多的转化。这种转化通常包括三种形式:压抑、自居和升华。通过【压抑】,自我试图把心理中的某些倾向不仅从意识中排斥出去,而且也从其他活动形式中排斥出去。【自居】又称【认同作用】年幼儿童在产生爱恋自己的异性父母的冲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获得替代性满足。当儿童的力比多从父母,尤其是从母亲身上转化到自身时,实质上是暗示了性目的的放弃和伊底帕斯情结的分解。于是儿童的自居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男孩性格中的男孩子气或使女孩性格中的女孩特点固定下来。在进一步研究中,弗洛伊德认为伊底帕斯情结具有肯定性和否定性双重性。“任何个人的两个自居作用的相对强度会反映出他身上的两个性倾向中有一个占优势。”所有这些发展,对儿童最终形成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超我】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叫超我。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超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良心,另一部分叫自我理想。一般而言,良心是消极的,而自我理想则是积极的。良心由父母的禁令(“你不应该”)构成。正像父母惩罚儿童的过错一样,良心也会以内疚感、偶然自残或自虐行为来惩罚自己。超我往往比父母还要严厉。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具有是非标准,他可能会延迟本我的满足,也可能不让本我获得满足。弗洛伊德同时指出,自我和本我之间是有共性的,首先表现在超我与本我一样也是非理性的。当超我命令自我,实施压抑时会形成神经症、梦、口误以及其他无意识心理生活的其他迹象,结果超我本身也成为无意识的了。不同之处在于本我的非理性表现在本能要求上,而超我的非理性表现在道德规则上。另一点,超我具有先天性,超我的形成,不仅包含着父母的现实影响,也包含着种族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