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躁狂者家人有何感受体会?及应对的成功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家庭成员对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会随时间而变化。

起初,家属会试图容忍和适应,

大家努力从情绪上和需要上给予患者帮助,尽量避免给患者批评和压力。家人试图摆事实讲道理,向患者说明生活不象患者感觉的那样糟糕,这种办法其实并无帮助。在严重的抑郁情绪下,这种理性的保证只能使患者更觉疏远,并相信家庭成员并不理解他们,不想听他们的抱怨,或是不把他们的痛苦当回事。

长此以往,家属能给予的支持和保证将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真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家庭成员会逐渐感觉负担过重,精疲力竭,他们会感到气愤,因为他们的努力看起来没什么效果。事实上,家人经常会发现:他们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的努力不但无效,还往往使问题变得更严重。

许多时候抑郁症状就像是正常情绪的波动,或者像是坏脾气发作。即便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但习惯上还是认为一直可以控制,渐渐地,观念和挫败感

会让家属难以忍受患者的症状,并将患者言语和行为中的消极表现归结于患者的人格问题。因为患者总是注意生活中坏的一面,家属有时会把这当成使患者对待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真实态度,而不是病的结果。

最终,如果家庭成员不能从心里认识到抑郁是一种“真正的”疾病,他们会越来越难以容忍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如果 社会 文化主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种不容忍就有了根据。

这时,长时间陷于抑郁的患者会被认为是懒惰,自私,自怨自艾,自我中心,甚至是企图操纵别人。这种文化的作用会使患者和家属对那些他们不能控制的症状和反应感到迷惑和羞耻。

这种耻感,再加上抑郁症患者固有的缺乏动力,使得患者很难长期受到家人、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社区机构的支持。其结果就是相对变的孤立,这又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持续增加的不满和挫折感已经耗尽了 情感 资源,使得家庭结构不堪重负。更糟的是,抑郁症对家庭的影响似乎没有尽头。因为抑郁症常常复发,而且有时会变为慢性病。

患者和家属好似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冲突和压力的循环。患者不仅要承受发病时的痛苦,还要面对病情稳定后的自责罪恶感,修补发病时造成的伤害。但在发病期内造成的困难对家庭关系仍有后遗症:在抑郁症状减轻后很久,仍会留下失望,憎恨和愤怒的疮疤。

但家庭和亲人对治疗抑郁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抑郁症对于脆弱的患者和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然而许多家庭发现,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指导,他们的努力只会给患者带来压力,加重那些本来是他们想要解决的行为问题。所以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家庭干预治疗。

提高家庭成员对抑郁症的认识程度掌握有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情况和如何预防复发注意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等

教会家属一些沟通技巧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融洽

的家庭氛围以宽容、温和、接受的态度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

指导家庭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并积极给予帮助使患者充分宣泄负性情绪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双向 情感 障碍应该持续多年了,虽然不想打击你,但这种问题很难通过自己调整或简单的心理咨询解决。需要精神专科的介入治疗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我们在去医院之前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也不是,因为这个问题还需要家人、朋友、同事等等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才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所谓的理解和支持并不是简单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才能更好的与患者达到共情及被认可。

所以在帮助双相患者的时候我们首先尽量要提高自己的耐心,因为这个康复治疗过程可能会有些长,家人的支持如果时好时是非常影响患者治疗时的心态的,甚至很有可能让医生的治疗功亏一篑。

其次我们要区别对待:抑郁相发作和躁狂相发作时患者的 情感 需求是不同的,不可以一种方式应对。多想想自己难受消沉时都需要什么帮助,再想想自己亢奋激动时是怎么平复的,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帮助。

为了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在家中明面上尽量减少摆放尖锐、易碎、锋利等物品,防止病症发作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住院进行系统治疗效果好一点。假如有工作的话,拿医院的精神诊断书去单位或公司人事科请假是没问题的,而且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辞退在职患有精神问题的员工,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保护。

希望可以帮到你。

被20年的抑郁躁狂症折磨,同情题主,也佩服题主坚强活到了现在。继续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