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面对来应聘的人员应该怎么对其进行面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作为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面对来应聘的人员应该怎么对其进行面试?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招聘面试中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实践,是管理者围绕3P(Position——岗位、People——人员、Performance——绩效)所采取的政策和做法。人力资源部与运营部门一起研制与实施业务运营战略,将业务需求翻译成人力资源的职能需求,确保人力资源战略、流程与服务能够有效的支援业务部门实现业务运营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招聘面试中的角色包括四个方面:

1.咨询:为直线经理提供必要的、专业的招聘咨询服务;建立专业的招聘政策和程式。
2.服务:负责开展所有招聘活动;负责候选人资料库的管理和更新;执行与招聘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3.监督:保证招聘系统公正合理地运作,聘用适合的人选。

4.第二者:帮助直线经理平衡部门内外的合理和公平。

面试前的准备

1.阅读应聘资料
面试前阅读应聘资料十分必要。其目的在于收集应聘资料中的有效资讯,包括应聘日期、自我推荐的求职信、个人情况、年龄和性别、籍贯、户口及人事关系状况、婚姻及家庭子女状况、出差及异地工作意愿、教育背景、最高学历/全日制学历、学位和职称/专业资格、就读学校、工作履历、工作单位基本情况、行业与产品、职位和职责、服务年限、离职原因、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薪资福利状况和期望、联络电话和地址、邮政编码等。
需要注意的是,简历中大部分资讯是真实的,但人们会习惯性地夸大优点而掩饰不好的方面。美国专家估计30%的求职简历注水,例如编造以往的薪资、职位头衔、技能水平和工作业绩,虚构教育背景、隐瞒处分甚至犯罪记录。
美国新泽西州ADP人力资源服务公司2001年统计:44%的求职者在简历中撒谎;41%的求职者在教育背景中撒谎;23%的求职者伪造信用记录和有关档案。
美国雇佣管理协会主席吉尔·哈罗德先生说:“我不认为这种欺骗行为会消失,激烈的竞争和约定俗成的认同使得人们认为职场中的欺骗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不仅在招聘方面,在日常的业务领域中也是如此。”
因此,面试官要意识到应聘资料有可能被包装过,应该特别注意以下资讯:中断学业或职业、经常转换工作但事业无进展、成就和奖励描述、薪酬变化、撰写简历的风格和能力、文凭及其他与职业有关的有效资格证书等。
 2.电话面试
大部分外企在正式面试前:首先进行电话面试,以补充了解应聘资料中不详细或有疑问的资讯,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选拔决定;确定候选人的最新状况和意愿,以便于招聘官进一步筛选出合适人选安排面对面面试;了解候选人更多的基本资讯,节省招聘官面对面面试时所需的时间,使面对面面试时可以集中了解候选人的行为事例和现场表现;异地面试前先进行电话面试,判断有没有可能有合适的人选,可以避免出现“白跑一趟”的尴尬局面。
电话面试通常在晚上进行,面试官在电话面试前应仔细阅读应聘资料,想好需要提问的内容:接通电话后,先做简单的说明和自我介绍;询问候选人是否方便接电话,如对方不方便,则与其预约时间,但间隔不要太长,以避免对方在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接面试电话:询问对方座机号码,以保证通话效果和节省对方费用;一般情况下不要在电话中直接测试对方的外语水平,做好电话面试笔记。电话面试时,简历上已详细说明、没有疑问的内容不要再问。最后挑选若干名最合适的候选人安排面对面面试,淘汰其他候选人。
 3.面试时间安排
面试官要估计并预定完成面试所需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面试的时间,确保面试时不受干扰。面试时间尽量选择候选人方便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间或周未。
安排面试时间,还要考虑到人的生理周期。通常来说,面试官和候选人的反应能力在上午11点左右达到高峰,下午3点左右出现低谷,在下午5点时会达到另一个高峰。因此面试时间应尽量安排在生理高峰时间,避开低谷时间,以提高面试准确率。
4.面试地点安排
选择可以不受干扰的面试地点:如果公司比较偏远,有条件时应尽量选择外部交通便利而且体面的酒店或咖啡馆:异地面试应选择市中心地区知名度较高的酒店或咖啡馆;高层职位面试尽量不要在写字楼办公室,最好选择外部的高档酒店或咖啡馆。如果座位在视窗,要将窗帘拉上,避免强光,面试官应背向阳光,让面试者面对阳光;保持面试房间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应该向候选人提供茶水或咖啡,但不必提供食物,因为那样招聘官和候选人既吃不好,也谈不好。
 5.面试的行政安排
与候选人预约时间通知面试,确定面试时间表;通知候选人面试的详细地点和紧急联络方式:礼貌地要求候选人面试时携带照片、相关证书原件等以备查验;面试前要再次确认面试时间和地点:准备招聘宣传资料、公司及产品的介绍资料;准备招聘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准备名片、面试笔记和评估表单等。
 6.设计面试问题
面试官需要通过提问来考察候选人,主要方面包括:相应工作经验、工作动机及兴趣、表达沟通能力、分析、评估问题能力、判断与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和领导能力、工作主动性、诚实性、承受压力能力、发展潜质、工作期望值等。
设计问题时首先必须确定所需的能力和行为指标,以便于面试官分析相应的资讯,以清晰的思路考察候选人的各项能力。定义各项能力含意,避免出现含糊。行为指标把能力的定义具体化,它详列了怎样的行为能达到能力的要求,并且进一步描述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工作表现。对于所有职位,同属一项能力的行为指标通常都相同,不同的区别在于具体职务的不同,可以按职位调整评审要求,例如:一般面试官会要求经理比助理有更高的计划组织和领导能力。
应该尽量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少问封闭式问题。所谓开放式问题是指候选人的回答必须是描述性的,例如:“请问你印象最深的最困难的一次工作是怎样的?”“当你的同事对你的工作提出异议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当你的工作与你的兴趣爱好不一致时,你怎么办?”等等。封闭式问题是指可以用肯定或否定来简单回答的问题,例如:“你觉得你适合这个职位吗?”“你觉得你的工作能力很强吗?”“你觉得你的沟通技巧怎么样?”。
尽量多问行为事例问题,少问引导性问题。所谓行为事例问题是指用候选人叙述的过去的行为事例来评判候选人未来的行为表现。例如:“请举例说明作为人力资源主管,你最喜欢做什么工作?”“在过去一年里,你遇到的最困难的工作是什么?”“当你的工作与你的兴趣爱好不一致时,你怎么办?”。引导性问题是指促使候选人提供他认为面试官期望的答案,例如:“作为人力资源主管,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吗?”“当你发现下属不守规章,你会处罚他们吗?”等等。

面试程式及注意点
外企面试的基本程式通常包括下列步骤:
1.与候选人见面,面带微笑,起身欢迎;
2.递名片,自我介绍,欢迎候选人参加面试;
3.介绍此次招聘的基本程式;
4.简要介绍公司及产品概况;
5.介绍招聘职位的主要职责;
6.核实毕业证书及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原件;
7.提问;
8.最后留出时间让候选人提问;

9.说明面试结果通知候选人的时间和方式;

10.说明如果此次未被录取,资料将存入人才库以备将来有合适机会时再联络;
11.感谢候选人参加面试,承诺对候选人的情况保密。
作为专业的面试宫,在面试时应注意:准时面试,不要让候选人长时间等候;将电话切断;注意自己的衣着;眼睛应正面注视对方的眼睛:已经清楚的内容不需要再问;避免重复问题:当候选人回答你的问题时,应点头示意——表示你在听他(她)的回答:注意观察候选人的仪表气质;注意候选人的肢体语言等非语言行为;面试官的专业程度还体现在对每一位候选人的重视。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面带微笑并注视候选人,而非咄咄逼人,或心不在焉;仔细倾听候选人的言论,适时回应,并做好笔记;有问必答,对不清楚或不知道,应礼貌而坦诚地告知不知道:制造和谐的气氛,保持亲切的态度,让候选人感到舒服、自然;用鼓励的眼光与候选人沟通、交流;当候选人答非所问时,可以说:“对不起,可能是我没有讲清楚,我的问题是……”;当候选人的声音太轻时,可以礼貌地、微笑地提醒:“对不起,我听不太清楚,能否请你讲响一点……”等等。
面试官提问时应该注意集中在候选人最近的情况和教育背景,提问的问题应与工作有关。如果对候选人的回答有怀疑的,不要当场表示。
做好面试笔记
做好面试笔记有利于面试官集中精神收集”STAR“;在一次面试多名候选人时,面试官不会混淆候选人和他们的面试情况,避免对多名候选人面试时会产生的序位效应;便于建立相应的面试报告,提交给下一轮的面试官参考;面试结束后,小组讨论面试结论也需要有面试记录,面试笔记使面试官做决定时有更大的信心。此外,记录下当时面试了解到的情况,有利于建立人才储备库。
专业的面试官在面试时只快速记下重要的或必需的资讯,记录面试中观察到的行为。为节省时间,往往只写下主要词句并用自己知道的符号作记号。很多外企采用预先设计好格式化的笔记,以便于快速做笔记,同时可以避免面试时遗漏了解候选人的某方面的重要资讯。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面试高层职位或猎头公司推荐的候选人时,最好不要当场做笔记。

面试结果的评估分析
面试结果的评估主要通过面试笔记分析。面试官根据面试笔记,将收集来的资讯归纳在各项能力之下,分析资讯的内容和观察到的情况,确认完整的“STAR”,并将“STAR”分类至不同的能力,决定有效和无效的“STAR”,衡量“STAR”的重要性,判断与申请职位的相关程度、行为的影响程度、行为发生的时间,最后在每项能力下做出评价或评分。
对于面试结果的评分,外企普遍采用统一的、简洁的评分系统,例如:以5分表示极好,远超过职位的要求:4分表示很好,可以接受,超过职位的要求;3分表示可以接受,符合职位的要求:2分表示不可以接受,未达到职位的要求:1分表示完全不能考虑,远未达到职位的要求。还可以加评分备注,例如:以N表示没有机会观察或无法评分;W表示观察到了,但没有足够的资讯加以评分;H表示评分太高等等。
最后,所有面试官根据各自的面试整体情况,对照招聘职位的要求,商讨各项能力的评价,最终得出一致认可的评估结果,做出最终的聘用决定。

人力资源部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价

    基本资讯的真实性;

    经历的真实性和能力的匹配度;

    心理成熟度;

    衣着形象气质;

不同岗位对于应聘人员的评价方向也是不同,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岗位要求进行评价。对于中高层人员应做好背调工作。

人力资源部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价?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国泰民安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莺歌燕舞

对应的专业技能,结合企业需要!

如何对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进行考核?

第一:企业在引入职能行政部门考核时,需要知道任何一项考核工作都是有管理成本的,一般而言,一个岗位的量化考核成本基本是本岗位工资的三倍。所以贵企业是否考虑要对职能部门考核呢?基于预算考虑,我们建议“定性加定量”更加符合职能部门特色.

第二:职能部门考核一般希望具有公平性,由于职能部门打分的主要群体是分管领导,所以分管领导的职业化直接影响考核的内在公平性。有的单位忙,但是领导要求高,整体分值就较小,如果有的领导要求较低,可能本单位分值会较高。所以内部公平性首先在于组织内部领导层的公平性,这个部分的平衡还是需要更高一级领导来统筹。比如在联想集团,对于考核成绩突出的部门,整体成绩都较高,考核成绩不好的部门,整体成绩下浮。这样就会导致组织内部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断竞争打出好成绩了。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有三个层次的涵义。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如何查询应聘人员的学位证

可以上网查询啊,将考生的号码输入,就能得知结果,假文凭是上不去的。

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是否需要为通过面试职员的能力负责?

人力资源负责人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把一个人看的很透,他只能通过各种途径,诸如笔试面试,观察其行为举止,从所有应聘者中找出一个相对比较合适该职位的人上岗!如果要对这样的人负责的话,是不是也应该因为为公司招到了很优秀的人才而收到钜额奖金之类的奖励?所以,人力资源从业者也会从为公司招到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绝对不会诚心招不合适的人砸自己的牌子的!如果因为某个员工不胜任岗位就要承担责任,估计人力资源从业者都要转行了!

跪求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培训计划

1、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培训
2、人力资源专题培训(如法律法规、招聘面试、绩效考核、企业文化、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
3、基于提升员工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训等。

如何应对人力资源部面试

,对于求职者来讲,是决定求职者能否进入公司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对于人力资源专员来说,面试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不再是每个季度一次或者每月一次的活动和任务。这已经成为了他们职责描述中最核心的内容。他们安排求职者面试,希望能够找到技艺超群或者特别杰出的申请人,而不是随处可见的平庸者。那么,求职者应如何应对人力资源部的面试呢? 筛选的目的在于为业务部门经理圈出一批强有力的应聘者并安排面对面的面试。当然,为了达到该目标,他们不得不将那些不满足要求的申请人排除在外。这是一项非常沉重的任务,因为申请人只能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招聘专员与公司取得联络。 一般而言,被人力资源部专员首轮淘汰的申请者很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缺少招聘公告中所强调的正式(非正式)的资质;公司对招聘要求以及所看重特质的变化;面试过程中表现不尽如人意;对你的身份及联络方式生存疑虑。最后一个因素的影响力最大。这些招聘专员往往需要接听不计其数的来电,阅读大量的简历 ,并接待大量的不速之客。虽然他们恪尽职守,他们的工作也难免有纰漏。 人力资源部专员的嗅觉往往较为灵敏,辨别真伪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每天都需要接待一定数量的应聘者,而这些应聘者往往性格迥异,有着五花八门的背景。因此,他们时常会比其他的主考官具备更丰富的交流经验。简历上的前后不一致以及求职者的谎言很快就会被他们识破。对于求职者的简历内容,他们更是一眼辨真伪。 我们必须承认普通的人力资源专员显然更有可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在那些看似特别优秀的应聘者的身上。可惜的是,这些人往往缺少对岗位的日常要求的直接认知。尽管他们可能有正式印发的公文,但是,他们缺少所聘岗位职能要求的相关知识,包括技能上的要求、性格特征以及形象上的要求。他们通常是通过职责描述以及个人经历上的要求对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能加以定义(通常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订立岗位要求)。 如果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定不全,人力资源部专员没得到上级的相关指示,那么他们将无从得知招聘物件所应具备的特质。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即使你并不是十分满足要求,你很可能侥幸通过此轮面试(即使你完全符合要求你也可能被淘汰出局)。 如果我们要求人力资源部专员按照他们本能反应和个人想法来确定某位应聘者去留,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副不解的神情,仿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他们通常倾向于将应聘者的各项素质量化考核,因为他们并不直接从事所招岗位:应聘者是否有三年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应聘者是否训练有素,深谙相关办公软体使用之道。当然这种量化分析方法很可能会忽视那些非常重要的人际沟通技能。

人力资源部怎么配置人员?

问题提得过于笼统了!
无论人力资源部还是公司的其他部门,人员配置都要视公司的规模、发展阶段的不同来确定。
完善、标准的人力资源配置,一般如下: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从事组织及岗位管理)、招聘、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公司较小的话,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关系一般不设专人负责,由人力资源负责人主抓就行,其他分别设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福利与绩效专员,外加一个人事专员即可,然后设定一个人力资源经理(或主管)岗位,负责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对于公司规模稍大一些的公司(人数2000-10000),可以每个职能都设专业模组,规划模组、招聘模组、培训模组、薪酬模组、绩效模组、员工关系模组等,每个模组都有专人负责,个别模组可以单独设立主管岗位。需要成立人力资源部,设定经理负责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公司规模达到万人以上(且不含一线生产工人),可以每个职能设立专门部门,比如招聘部、培训部(或培训中心)等,设定人力资源总监岗位。
总体来讲,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配置,按照员工数与人力资源从业人数100:1的比例设立还是比较靠谱的。
以上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