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看周国平《守望的距离》,第一辑开篇便是“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原话是苏格拉底说的,哲学家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此坚守他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并没有多少崇高的人生信仰,对哲学家“爱智慧”甚于爱一切的精神可以理解,但是却远达不到这种高度。

但对于“不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的价值取向,可谓心有戚戚。

人生在世,诚然异于禽兽。

虽然灵长类动物也属“动物”的之类,虽然研究证据显示人类不过是“第三种黑猩猩”,但作为有思维、有智慧的生灵,若仅仅以“动物”类别冠名,而不探索内心深层次的成长,是否过于浪费承载这份灵性的驱壳了呢?

如果仅知生理上的更替,而不探求内心的省察,与茹毛饮血的动物本家又有甚区别?

况且,我相信,除了部分的小团体人类,大部分人类还是希望自己可以获得越来越好的人生体验的。

这种人生体验包括: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更理想的人际关系、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而上述人生体验的获得,都不能不仰赖于“自我省察”。

自我省察是一种对往人生、过往事件的反顾总结,是内心积累沉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分,是获得未来成长更好的动力。

我出生自小山村,还在嗷嗷待哺时便因不是男孩送养他家。小时,家境贫寒,养母秉承严苛教育,稍微顽皮叛逆即非打即骂。小小年纪的我内心缺乏安全感,暗暗含着一股较真的劲儿不甘落于人后,对亲生父母也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然而,当我成年后进入职场,以一种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面对工作的种种时,我发现正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让我尤其珍视机会。

当我一步步普通员工往上晋升,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肯定时,虽然仅是小小进步,内心已慢慢获得自我的安定及认可。

省察过去,探视内心,我发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实稳定。

我知道,只要我付出自己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我一定能获得我想要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一定是职位或者物质的反馈,但一定是内心的充盈和成长。

而对于亲生父母感情,经过这么多年,我越来越了解制度对于底层社会的约束,以及人生可能面对的种种无奈。当我自己也组建家庭,有了孩子后,便又多了一份体谅的情绪。

虽然,我内心价值观还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不再身边成长,但是,我又如何能要求每个父母都如此待自己的孩子呢?

况且,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境下还选择生下我,已是一种爱的表达了吧。而我,得以以此之躯存留人世,走这一遭,怎能不心存感恩?

如此看来,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虽说过于肯定,但却绝对是益己助人处事箴言。

若每个人都秉此为信条,不论我们的人生,还是与我们相链接的旁人的人生,都会有更多的克制、收敛,也会收获更圆融的体验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