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主要战役一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由 抗日战争 时期的 新四军 和 八路军山东军区 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1947年2月由原山东野战军和 华中野战军 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奉中共中央军委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 粟裕 ,第一副政治委员 谭震林 ,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 谭启龙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参谋长 李迎希

第8兵团,司令员 陈士榘 任,政治委员袁仲贤,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江渭清 ,参谋长 何以祥

第9兵团,司令员 宋时轮 ,政治委员 郭化若 ,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 谢有法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 韦国清 ,参谋长陈庆先,政治部主任 刘培善

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凯

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

1945年10月15日至1946年1月13日为阻止国民党军向山东、华北推进。

主要指挥员:陈毅。郝鹏举

共产党: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阵亡462人,伤2375人。

国民党:阵亡2065人,伤1500人,被俘12580人,受降日军4000余人。

苏中战役( 七战七捷;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坚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为了打破国民党以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的进攻

主要指挥员:粟裕。李默庵

共产党3万人( 伤亡1.6万余人 )

国民党12万人(被 歼5.3万余人 )

宿北战役

1946年底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

主要指挥员: 陈毅,粟裕,戴之奇,饶少伟

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共20万人(伤亡8千7百余人)

国民党军整第69师2万7千余人(伤亡2万1千余人)

鲁南战役 (峄枣战役)

1947年1月2日至1月20日 山东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主要指挥员: 陈毅、粟裕、陈士榘
解放军:13万人(伤亡8000人)
国民党军:16万人(伤亡17500人、被俘36030人)

莱芜战役

1947年2月19日至23日 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陈诚,李仙洲

解放军:19万人(6000余人)

国民党军: 24万人(被歼灭 5.6万余人 )

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歼灭战

主要指挥员: 陈毅、粟裕。顾祝同、张灵甫

解放军:27 万人 ( 伤亡1.2万余人 )

国民党军: 45万人( 伤亡3.2万余人 )

南麻,临朐战役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内线部队,在转入战略进攻前夕组织实施的两次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 陈毅、粟裕,胡琏

解放军: 10余万人(伤亡2.1万人)

国民党军: 24万余人(伤亡1.4万人)

洛阳战役

1948年3月8日-14日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

主要指挥员:陈赓、陈士榘、唐亮;邱行湘

华野和陈赓各两个纵队(6379名指战员伤亡)

国民党守军约2万人被全歼

豫东战役

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为了 歼灭河南省开封国民党守军,并在睢县、杞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作战

主要指挥员:粟裕。区寿年, 黄百韬

解放军: 20万人(伤亡约33000人)

国民党军: 25万人(被歼灭9.4万余人)


兖州战役 津浦路中段战役

1948年5月29日—7月21日在山东省兖州及其附近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主要指挥员:许世友、谭震林 国军:李玉堂、霍守义、吴化文

解放军牺牲的有名烈士共216位 ,此外还有800多位无名烈士牺牲

国民党军6.3万余人被歼灭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对国民党军守备的 济南 进行的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粟裕 、谭震林, 许世友 、 王建安 、 王耀武

解放军:14万人(伤亡2.6万人)

国民党军: 12万人(歼灭 国军10.4万人(毙伤2.3万人) )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 至 1949年1月10日 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

主要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杜聿明、黄百韬 、刘峙

华东野战、中原野战军共60万加40万民兵(伤亡合计136524人)

国民党军共计80万人(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共555099人)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 至 1949年6月2日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渡长江的战役

主要指挥员:刘伯承、陈毅,粟裕、邓小平。蒋介石、李宗仁、汤恩伯、白崇禧

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共120万人(伤亡6万余人)

国民党汤恩伯部、白崇禧部共约70万人;海军2个舰队和空军4个大队(伤亡及投降共43万余人)

上海战役

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 对国民党军队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 、 粟裕 、 聂凤智 、 蒋介石 、 汤恩伯

40万人(阵亡人数8000多人,伤24122人,失踪1951人,伤亡总数高达3.4万)
国民党20余万(伤亡15.3万余人)

福州战役

1949年8月11日 至8月23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了解放福州福州市及附近县城和马尾军港的战役

主要指挥员: 叶飞、韦国清

解放军 13万人 ( 伤亡1500余人)

国民党军 约6万人( 歼灭39400人,其中俘敌30160人)

舟山战役

1949年12月至 1950年7月7日为了消灭盘踞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

解放军: 4万(伤亡约2000人)

国民党军: 6万余人(伤亡 8900余人 )

平潭岛战役

1949年9月12日至17日渡海夺取平潭岛的作战

主要指挥员:叶飞

第10兵团第28军一部与一个加强炮兵团

此次战斗,共歼国民党军8000余人

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24日 至 10月27日为了攻占国民党据守的金门岛的一场战役
主要指挥员:叶飞 、 李良荣 、 胡琏 、 根本博 (日本外援)

解放军9086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

国民党40000人左右(国民党军战史称阵亡1267人,伤1982人,共3249人)

在1955年授衔上三野的高级将领有

元帅:陈毅

大将:粟裕、张云逸

上将:唐亮、钟期光、许世友、傅秋涛、张爱萍、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韦国清,王建安(1956年补授上将军衔)


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革命军245万人,是歼敌数量最多的野战军。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有错误请指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