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5

经世致用,源于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在于关注现实问题,以解决社会矛盾。朱熹的理学注重伦理规范,然而其后期理论趋于僵化;而陆王心学则强调个体主观能动,弥补了理学的局限。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士大夫倡导经世致用,他们质疑君权,推动社会改革,如顾炎武实地考察,黄宗羲严谨考证。


鸦片战争前后,面对社会危机,林则徐、魏源等继续倡导经世之风,翻译西学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他们强调学术与现实相结合,反对脱离现实,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在江浙等地提倡新学风,倡导独立思考和创新,注重实用,反对抄袭。


清初学者,如唐甄,强调独立思考和批判传统,提倡“言我之言”。他们广泛研究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批判封建专制,如黄宗羲提倡民生国计为中心的社会改革。颜元、李塨等人反对君主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关注土地问题,反对土地兼并。


教育方面,经世致用学者批判科举八股,倡导实用教育。李颙提倡“体用全学”,颜元的漳南书院注重经世致用,强调实践和实用性。这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复杂多样,如王夫之的唯物倾向,孙夏峰的陆王兼采,各有侧重但都关注现实应用。


在实践哲学中,陆世仪主张理气之分,朱之瑜强调人事为主。尽管这些学者在理论上有差异,但他们共同修正了程朱陆王的空疏,对近代革命和现代学术研究具有启示价值。经世致用,始终是他们追求的核心,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扩展资料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