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漫漫,后会有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2014年7月24日,韩寒的《后会无期》上映。那一年,我19岁,大一暑假。

2020年8月16日,再次打开了这部电影。这一年,我25岁,入职一月。

重拾电影的契机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结业汇报期间,作为策划,在汇报的最后一段加了一句电影中台词:“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后来与人提及,朋友说时间太过久远,已经记不得这句台词出现在电影什么地方了。顺带损了一句,看过这电影的人孩子都已经打酱油了吧。

初有些错愕,脑海里朴树的《平凡之路》似乎还是一首新歌,邓紫棋的代表作似乎还停留在《泡沫》和《后会无期》。记忆好像被时间缓慢而无法察觉的撕扯出一道扭曲的裂缝,我不知道在哪个节点开始,慢慢停在了原地。

总之,今天说电影,不言它。

这一遍观看,我尝试去寻找更多的细节。拿如今已有的信息和视角去回首,发现了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江河(陈柏霖)和浩汉(冯绍峰)开始飞驰在飞机场跑道上,迎面是呼啸而过的飞机,这一幕让我想起韩寒后来的《飞驰人生》的结尾。比如以为是男主角的弱智胡生,演员是一名赛车手,在后面还出演了《乘风破浪》。比如我发觉这部电影所演的一切,原来都是江河所写的经过了美化的自传故事。比如始终找不到正经工作赚不到钱的浩汉,在台球厅随手把烦人的轮椅老伯推到老虎机旁,随手丢了一个硬币让老伯自己玩,背景音里就传来了中头彩游戏币叮铃叮铃的声音。

《后会无期》,所有人彼此都后会无期。

浩汉等人炸掉了自己东极岛的祖宅,开始了从最东到最西的漫长旅途,目的是送江河到国境最西入职教书。第一个目的地是去找浩汉的青梅竹马,一个在影视城拍戏的群演妹妹。离别时她说如果过得不好可以回来找她。可是过的好呢,她笑着说,过得好了就不会再想到她了。分别后,她的下一部戏是日军枪决学生。一声枪响,她熟练的倒在地上。我想起《喜剧之王》里的终日读着《演员的自我修养》的尹天仇,其实,我是个演员。小人物们为了生计卑微如尘埃,倒在地上,却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点。

江河遇到了仙人跳,却用很傻很天真的与女骗子苏米暗生情愫。加油站告别时,女骗子与自己的哑巴哥哥打着手语说出:我好像爱上他了。可终究还是被自己的亲人们拉回车上,继续自己的行骗生活。她说,我听了一堆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她说,我怀孕了,我需要钱到国外去生下。她说,我还有很多故事想讲给你,可是没有机会了。江河努力保存着与女骗子唯一的联系方式——酒店里那个不知真假的小卡片,也在后来被人偷走。终究也是,后会无期。

浩汉从小到大互通书信的女性朋友,他倾心许久,也准备趁着送江河入职的机会,和她表明心意。可是真相缺是,她是他父亲在外的私生女。浩汉父亲假装出海意外身亡,其实是回到她的母亲那里补偿她们。互通书信也是他和她共同的父亲想要知道浩汉的生活境况,才进行的。离开前,她说,你有我所有的联系方式,放心走吧。可是啊,梦想和认知都破碎掉的浩汉,一定不会再去找她了。不明真相的江河在车里问他和她发生了什么,浩汉笑着说,没什么。一句轻飘飘的没什么,我知道里面有多沉重。终究也是,后会无期。

最后遇到的被偷走摩托车的摩托骑士阿吕。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不古。在浩汉嘲笑他时,他说他骑车是为了梦想,别人骑车却是为了生活。他会站在山坡上大喊自己的偶像是一颗卫星,自己的名字是旅行者二号。他会把死去的妻子印在摩托头盔上,一直前行。可是他却又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在骗取了江河浩瀚的信任后,偷走了他们的汽车。人大概就是如此吧,我们很难去界定一个人是恶人还是善人。恶人也会有远大的梦想,譬如《海贼王》不择手段的枭雄黑胡子;善人也会不得不面临罪恶的选择,比如小丑出给蝙蝠侠的邮轮难题,你是否愿意牺牲一部分人来换取更多人活下去。所以仙人跳章节的一句话贯穿了全剧: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谈利弊。阿吕开着车匆匆离去,越来越远。终究也是,后会无期。

最后,江河翻过一个山坡就能到达了目的地。丢了汽车的浩汉再无牵挂,也决定去往相反的方向追寻新的工作和生活。从始至终在强调自己走南闯北到处有人脉有朋友的浩汉,到了最后,连他和江河一起养的阿拉斯加,都主动跟着江河离去,而留下他孤独的背影。生活中,我们总觉得身边有那么多人环绕着,迎面礼貌而笑。其实在人生这条路上,孤独是一个永恒而难免的命题。

旅途中,江河对浩汉说,他要把这段旅程写成一部小书,最后的结尾要写上他对苏米想说的话。结尾处,多年后江河已经成为畅销书作家,重返故地,在登岛的船上,苏米靠在他肩上沉沉睡去,这似乎是唯一一个后会无期的人吧。

韩寒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一直没有去看其他人的影评。但是我觉得这其实还是江河的小说美化过的结局吧,毕竟电影开头,已经走失了的胡生说过了,这部剧就是他在读的江河的小说。江河是多么希望能跟苏米度过这一生啊,可是也只能写在文字和幻象里了。人总是会觉得某一段时间因为某些原因而聚在自己身边的人,会永远的陪伴在一起。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过客罢了。之所以叫过客,是因为再见是真的再也不见,重逢是真的后会无期。道理大家都会明白,可是最无奈的一点在于,人们都觉得自己可以扭转彼此已经结束过了的相遇。以为自己的特别的,以为你我是特别的。很多告别的时候,我们是笑着的而不是不舍的,因为心里总会觉得还有下次相见。其实不知道的是,那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从此山水不相逢。

不断去追寻另一个人的脚步,用书信,用聊天,用拜访,去延缓这种不可逆的疏远。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相交两条线在短暂相遇后,最后是不再有交集的。但是还是想用尽全力去让自己的那个线弯曲缠绕,去改变那个与另一条线完全相反的轨迹。

可以改变吗?不可以改变吗?

没办法,谁让那条线,在自己心里很重要呢。

《后会无期》是一部风格浓郁的公路片,充斥着黑色幽默和名言警句。粗犷不修边幅的男主角们,破败萧条的沿路城镇,平凡却又执着的底层人民的生活,贯穿了电影。都说韩寒很会拍女演员。这一点我很认同,《后会无期》里的王珞丹和袁泉,《乘风破浪》里的赵丽颖,扮相都是无比惊艳,人物也充满韵味。对了,还有一个小彩蛋是,这两部电影里,《后》里袁泉和冯绍峰告别时所站的店铺门前,与《乘》赵丽颖和邓超讲话时所站的,是同一间店铺。嗯,很符合韩寒闷骚的性格。韩寒想在处女作里讲很多,想要树立他的拍摄风格,想要尽可能的把他文学作品里的内核和词句糅杂到剧本中。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但做的还不够那么好,但后面几部电影越来越好了。尤其是回忆想到《后会无期》那一年,一生之敌郭敬明推出的《小时代》系列,我觉得《后》这部电影其实还可以。

所以真的开始老了吗?在现在这个年纪,再谈青春啊梦想啊之类的,也开始被人冠之以“油腻”;听《园游会》依然感觉很有夏天的感觉,也会被人戏称现在的“我不配”(笑)。电影看罢,我脑海里深刻的一个画面,是钟汉良跳到山坡上,在星空下大喊自己是旅行者二号。电影里,岁月侵蚀他满面风霜,惨遭不幸唯一懂他的爱人去世。可是他依然充满了斗志和激情。我不论他是假装的还是真实的,至少那一刻他是真情流露的。

电影里,似乎所有人都在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没出过远门的江河被分配到中国最西边做一个地理老师;浩汉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群演妹妹终日去拍替身、没台词的路人;女骗子为了骗钱日复一日的上演仙人跳。可是这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螺丝钉,就是在做着重复而无意义的事啊。正如《那些年》里沈佳宜所说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经历。

所以所以所以,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啊。你25岁、35岁还是55岁,都不妨碍你去看大学高中时代喜欢的电影,都不妨碍你依然骄傲的喜欢着童年的偶像们,都不妨碍你喜欢玩具喜欢游戏喜欢动漫,都不妨碍你去追逐风口浪尖热爱生活体验所有你想体验的永不停歇,喜欢乱七八糟毫无意义但我他妈就是喜欢的东西。因为,这就是你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让所有人懂,有一个特别的人懂,就够了。

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但是我真的希望,这不是最后一句不是最后一眼。长路漫漫,我们可以后会有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