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都被埋藏在地下,我们来看一下地质年代的变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地球上的生物已经繁衍了数十亿年,不同时期的生物被埋入地下,逐渐形成一层一层的地质年代。我们找到每一层地质年代的生物,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便可以知道这种生物生活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 历史 的每一个时代,感受一下生命的伟大吧。

1.太古宙(约40亿年-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最早的生物应当是名为蓝藻的类群,它们进化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它们在海底形成巨大薄层,有时也会形成被称作叠层石的层状堆积,它们属于最早的化石,能够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

2.元古宙(约25亿年前-5.7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在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于海洋之内。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由于藻类及部分细菌不断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开始出现一些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原始海绵和类水母生物。

海洋植物的大量繁衍造成了氧气含量的大幅提高,为以呼吸氧气为生的动物的大量繁衍提供了可能,也导致了温室气体含量的急剧降低。大约距今约8亿到5.5亿年之间,地球表面从两极到赤道全部结成冰,只有海底残留了少量液态水,地球进入了“雪球”时代。

3.显生宙(约5.7亿年-今)

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3.1古生代(约5.7亿年-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3.1.1寒武纪(约5.7亿年-5.1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多种门类动物同时繁荣。在这段时期,生物化石开始变得常见起来,如具甲壳的三叶虫、巨大的猎食者奇虾和原始的无颌鱼类。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3.1.2奥陶纪(约5.1亿年-4.38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

奥陶纪末期的200万年间,地球气候逐渐变冷,发生了奥陶纪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

3.1.3志留纪(约4.38亿年-4.1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

3.1.4泥盆纪(约4.1亿年-3.55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这个时期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开始出现,所以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在3.75亿年-3.60亿年前,泥盆纪至石炭纪过渡时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持续时间为1500万年。海洋生物大量灭绝,82%的海洋物种灭绝,陆地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该次灭绝的原因还不清楚。有可能是气候变冷或小行星撞击引起的。

3.1.5石炭纪(约3.55亿年-2.9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3.1.6二叠纪(约2.9亿年-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至三叠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迄今已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持续时间仅为6万年,全球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约96%海洋生物的种与约70%陆地生物的种灭绝了。频繁剧烈的火山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气温由大灭绝初期的25 ,至生物大灭绝结束时的33 ,短短6万年的时间内升高了8 。全球范围的高温导致气候干旱,森林不断排放更造成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海洋生物也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3.2中生代(约2.5亿年-0.65亿年前)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3.2.1三叠纪(约2.5亿年-2.0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在2.08亿年前的三叠纪至侏罗纪过渡时期,一颗直径为3.3 7.8千米的陨石撞击了法国,引起了大规模火山爆发,地球上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全球约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这次灭绝事件也给恐龙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使恐龙成为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霸王龙的祖先,只不过是吃昆虫的体长不足半米的小型恐龙,巨大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成长为身高6米的陆上霸主。

3.2.2侏罗纪(约2.05亿年-1.35亿年前)

侏罗纪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在这个时期,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3.2.3白垩纪(约1.35亿年-0.65亿年前)

白垩纪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白垩就是白石灰的意思。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陨石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形成了巨大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引发了大规模海啸、地震与火山爆发,产生的大火、碎片和灰尘形成了全球性的风暴,长时期遮蔽阳光,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生态系统的瓦解,一系列的灾难最终导致全球约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

恐龙曾经以其强大的呼吸系统占据了生态位的顶端,将哺乳动物的祖先压制到地下,类似于老鼠一样在夹缝中生存。长期的地下生活使哺乳动物丧失了辨别色彩的能力,今天的很多类似于狮子、斑马、牛羊类的哺乳动物的眼镜只能看清楚黑白二色。

恐龙的灭绝改变了哺乳动物长期被恐龙压制的生态位,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进入了大发展的新生代。

3.3新生代(约0.65亿年-今)

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新生代后期人类出现。

3.3.1古近纪(约0.65亿年-0.23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

3.3.2新近纪(约0.23亿年-0.026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

3.3.3第四纪(约0.026亿年-今)

在这个时期,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地球的生物在灭绝与繁盛过程中周而复始,不断进化,造就了纷繁而绚丽多彩的世界。而人类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 历史 的进程,造成了大量动植物的灭绝。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