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八大办学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特色一:“湘电二级学院”和“全国新能源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学院依托三大重点专业(群),与湘电集团下属分公司共建“湘电电机学院”、“湘电风能学院”、“湘电海诺电梯学院”, 形成企业办学基础的校企共同体。组建了由全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牵头,湘电集团等6家大型新能源企业、湖南电气职院等6家高职和6家中职为核心的全国新能源装备职教集团,探索“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中高职协调”全国职教组织新模式,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类型协同育人的格局。
特色二:对接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促进专业对接产业。学院对接湘电集团和湖南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湘电集团主业办专业,建有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省级特色专业为引领,以“电机与电器”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为龙头,20个专业为支撑的8个服务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势专业群。学院与湘电集团等企业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合作育人。校企共同凝练了“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式”的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或任务,合作开发26门专业核心课程,百门优质空间资源课程。
特色三:校企共建“教学车间+企业车间”为特征的实训基地群,实施“三层递进、五段交替”实践教学。初步建成“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配套的风电、电机、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五大实训中心,形成了以3个中央财政支持和1个省财政支持基地为龙头, 以“董日中大师工作室”、“方鸷翔大师工作室”为引领,54个实习实训室为主体,22个“产学研实践基地”挂牌企业为依托的实习实训基地群。构建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替岗能力有机结合的“三层递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五段交替”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特色四: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企业教学团队”工程,将师资队伍建到企业、建在车间。重点专业除由校内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外,还从湘电风能研究所、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湘电集团电机事业部选聘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5个重点专业的企业带头人,参与并指导专业建设工作。并以专业为单位,在湘电集团按分厂组建了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车间团队等三个企业教学团队,各专业初步形成了“名师担纲,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特色五:共建校企一体化数字校园,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学院坚持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全面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融通湘电集团与学校网络,建设了校企信息一体化基础平台;加强“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实现了师生员工“个个有空间,人人有展示”;实施“百门优质课程上空间”计划,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了5个“湘电3G实景课堂”,搭建湘电集团企业生产实景与学院课堂教学互动信息平台,实现了现场师傅与学生互动交流。
特色六:助力湘电集团建成“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学院为湘电集团职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为实现湘电集团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目标,学校给湘电集团中层以上领导、企业教学团队的教师和培训学员发放世界大学城“空间号”,帮助他们建立个人空间,享受世界大学城资源;按照企业领导和专家的学习要求,成立互动学习小组;安排骨干教师,汇聚学习资源,进行全程辅导,用信息化手段,满足湘电职工“时时、处处”学习和终身学习要求。为湘电集团的产业升级服务,与湘电集团成立了“电机研究所”、“风电技术研究所”和“电梯技术研究所”,为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方面提供服务,目前,校企共同开发产品23项,获得专利19项。
特色七: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服务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TRIZ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中心,组建了由湘电集团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结合的创新教育团队,设立了系部“科技创新工作室”,并以立项方式每年支持30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近两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34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3个。
特色八:湘电“力道”文化进课堂,打造湘电特色文化校园。学院以“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目标,按照“对接管理强管理,对接品牌强品牌,对接文化强文化”的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湘电“力道”文化进职教新干线、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堂,在教学中融入湘电集团的企业文化元素,实现校园文化和湘电文化互渗互融,营造“校企融合”的湘电特色校园文化。师资队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