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5-18
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与“唤醒”。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这个单词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由三个词根组成,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美国的联邦大法院里,前边坐着两个人,一个是4岁的黑人小姑娘,一个是她的母亲。她们很高兴地举着一张报纸,上面写的字是:最高法院今天禁止了在中学里面发生的种族隔离制度。这张照片拍于1956年,那一年,这个黑人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却遭到了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律师父亲愤而起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的联邦大法院,六位大法官坐到一起来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实验表明,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四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于是这些大法官就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这个法案的执笔人是布朗法官,他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而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热泪盈眶,终于有一个人告诉我:我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社会机器的螺丝钉,而是为了leading out,让我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引导”和“唤醒”。
佛说:每个生命是原本具足,无一缺失。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体内最健康的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成功结合,因而每一个人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意义上的成功者,每个生命圆融俱足,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与唤醒,将每个生命最有价值、最有能量的一面绽放出来,也就是本身属于这个生命的使命。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蝶,绚丽多姿。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蜕变所付出的那份痛苦和挣扎。在“新我”和“旧我”的摩擦碰撞中,他们有着太多的困惑、否定和难以割舍,这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将深深根植这份力量。
首先,引导和唤醒是对生命成长的尊重。作为人类,我们总是怀着为生命而不断创造的冲动和意念,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的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尊重生命成长轨迹和规律,使孩子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充分发展各种能力。
其次,引导和唤醒是对生命能力的信任。“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赋予更多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孩子能够做好,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就不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任。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每个生命成长轨迹不一样,不仅开花结果的时间也不一样,地域也不一样。教育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也许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但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温和而坚持”。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自动拥抱阳光。
再次,引导和唤醒是对生命力量的点燃。要知道,孩子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不善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教育者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孩子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点燃孩子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并充分发挥出来。教育者加以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理解、宽容和谅解、赏识和鼓励、期待和督促、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唤醒沉睡的灵魂,点燃生命最璀璨的力量。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几百年前我们的雅斯贝尔斯和卢梭都探索到了教育的本质,并看到了教育背后的力量,但很可悲的是几百年后的我们的现代人,很多人都在执迷不悟,“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为了你好,将来找个工作。”“孩子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你将来会吃亏的。”……所以我听过的最好的回答是“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是的,是属于他自己本身,而不是你认为的,更不是你属于的,是他自己用生命在真实感受的幸福。因为教育的本质很简单,就是“引导”与“唤醒”!
“引导”与“唤醒”,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潜移默化;似阳光之播撒,均匀流布。教育也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在于,引导和唤醒那一个个暂时默默地沉睡着但却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魅力,精彩而又美丽的灵魂——这就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2个回答  2017-05-18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第3个回答  2018-03-19
首先,网上关于1956年教育法案的内容,只有各类鸡汤文章里有,正式的文件是搜不到的。起码我没有搜到。
教育是什么?这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你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