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数词作名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1. 【总结“名词+数词”短语翻译方法(文言文)】

2、表示数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食”中的“一”是一顿之义,量词“顿”省略.②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六七十”指六七十只,数字后置,并省略量词.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一”指一粒,量词“粒”省略.④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兵法·谋攻》)“三”指三种情况,量词省略.⑤方一沐,三握其发.(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一”为一次,“三”为三次,数量省略.3、表示概数 有些数词只表示一个大约的数目,而并非表示确定的数目,是虚指而非实指.例如: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十二”指军书多,非实指有十二卷.②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二三”表示两三里左右.③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蒲松龄《促织》)“百”“万”“千”均非指实数,都是指很多.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三”指多年.。

2. 文言文数词与量词的用法

原发布者:蓝色鸢尾067143

数词和量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量词是表示事物后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常常一起使用,构成数量短语。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指数值,即数目多少,又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倍数,序数词是表示次序的数词,汉语序数的基本表示法是在基数词前加“第”,如“第一”。量词是表示事物后动作数量单位的词,量词分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名量词是表示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在汉语中,除了成语或某些特殊用法外,数词一般不能直接和名词连用,中间要用量词,动量词是表示动作后变化次数的单位的量词。对于外国人而言,说汉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量词使用不当,在汉语中,通常是一个(类)事物(动作)对应着固定的一个(些)量词,没有一个统一规律,如“一匹布”、“一匹马”、“一头牛”。对于英语“o”而言,在汉语中可译成“两”、“二”后者“俩”,但这三个数词又有一些细致区别,数量词也可以说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外国人掌握汉语的一个难点。例1错:我们班有二个女同学。正: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在普通话中,“二”和“两”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用法有些不同,如果用在量词前,而且只有一个个位数时,大都用“两”,如果有十位以上的位数则不用“两”,如“我们班有二十二个女同学。”例2错:我买了台计算机,花了四千零零九块钱。正:我买了台计算机,花了四千零九块钱。在汉语中,数词的位数有“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

3.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4. 【文言文中的固有名词指哪些】

如何排除文言文中专用名词的干扰?这里说的专用名词是指人名、地名、官职和典章制度等.一、官名只要记住了与官名相关的动词,就能辨认出一大批官职.1、表示授予官职的有:拜、授、除、征、辟、补等2、表示调动的有:徙、转、调、改等3、表示升迁的有:迁、擢、拔等4、表示贬官的有:贬、谪、黜(绌)、左迁、出、夺等5、表示 *** 、代理的有:兼、领、权、署等官名的辨识还可借官名或爵位名的后缀来辨认,比如:令、王、尉、使、公、侯等.粗略了解一下古代官员的分类更利于我们作出判断.古代官员分为三类:1、武官 一般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2、中央文官 一般称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3、地方文职 如太守、刺史、长史、别驾、知州、知府、令、丞、吏等.二、地名的辨识有效的方法是分析它前后的相关词语,尤其是介词和动词.“自”“于”“乎”作介词用,一般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于”有时也介绍对象,要注意区分).“至”“诣”是“到……去”的意思,“幸”是皇帝到哪儿去之意,“破”“陷”是攻破之意,这些动词的后面一般都是地名.除此,还可抓住下面一些特点:1、在“人名+者,……人也.”“人名+……人”这种句式中,省略处肯定是一个地名,并且一般是州郡名或县名,或者是州郡名加县名.2、我国古代许多地名常带一些表地理特征和方位的字,如“山”(山东、山西),“陵”(江陵、兰陵)、“阴”(山阴、华阴)、“阳”(寻阳、辰阳)、“江”(江宁、平江)、“河”(河东、河间)、“东”(朔东)、“西”(关西)、“南”(南阳)、“北”(北海)、“中”(汉中、吴中)、“上”(霸上)、“下”(白下)、“畿”(京畿、畿辅).直接带“州”字的就更多,永州、江州等.三、人名的辨识1、可以借助古文中称人名的一些套路、格式和习惯.传记文对传主往往在开头用“……者,……也”来介绍他的名、字、籍贯等.注意一开始就把文中有关人物称呼的字词(无论是名,还是字,还是号)全部框起来或是加上一个什么特殊的符号,以提醒自己.有些动词一般情况下只能接人名宾语,记住它们,也能帮助我们辨识人名.一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的主语也只能是人.此外,古文还有一种称名习惯,就是“祖”“父”“子”再加人名.出现频率也是一个判断的依据;某个词语在一篇或一段文字中反复出现,就极有可能是人名,因为要介绍一个人总要多方面地介绍他,要讲到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所作所为和言论,就必然要多次提到他.四、时间、器物、典章制度等其他专用名词的辨识时间名中相对难辨认的是年号名,我们可借助它后面的“元年”“年间”“中”“初”“**年”来认定.科举名称则可借助它前后的“举”“中”“不中”“及第”等词来辨认.器物、礼仪风俗、法律制度等其他专用名词的辨识主要还是靠上下文.无论是哪种专用名词,我们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不会有困难.首先,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基础.诸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教育科举、典籍宗教、姓名称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还是应该掌握.其次、句法分析是基本手段.这个词是名词,是动词,还是别的什么词?在句中是作主语、谓语、宾语还是什么修饰语,都要思考,要伴随阅读的全过程.最后,联系全文内容是重要保障.有时对一个专用名词的认定,仅仅分析小语境还不够,还要联系全篇的内容来思考.这篇文章讲了几个人,共有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件事涉及几个人……,这类问题都要心中有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