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除了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还有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等。

1、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2、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

3、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4、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低分者谦虚顺从。

5、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6、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7、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8、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9、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10、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像、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讨好型人格认知模式的固定化:

在认知模式里,认为只有通过“讨好”这一种方式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或者说认为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获得对方肯定的方式,觉得只要讨好别人,说好话,遵从别人的意愿做事,便会得到认可和肯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是不求上进的。因为有这样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其实自己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等多种途径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并且,讨好别人的人一般是无法真正得到别人的肯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格

第2个回答  2023-08-17
讨好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两种类型,它们描述了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不同行为和心理特征。
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他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冲突和拒绝,而是采取迎合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关系。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来取悦他人,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长期的关系中感到疲惫和不满足。
相反,回避型人格的人则通常避免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在需要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得冷漠和疏离。回避型人格的人通常对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缺乏认识和表达,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讨好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的状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此外,讨好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也不是人格障碍,只是一种人格类型,而不是一种疾病或障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