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分享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29

‍‍分享是家长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养成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因为分享既是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以后重要的社交能力。

懂得分享的孩子,会有着很好的社交能力,因为分享,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跟他一起做朋友。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因为不懂得分享,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孩子会被其他孩子疏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没意识到培养孩子懂得分享的能力。那我们遇到孩子不喜欢分享,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觉得父母应该要学会不过分宠溺孩子。现在很多家庭里,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了,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

孩子做错事,也不会去教育孩子,对孩子过分包容和溺爱。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好吃的东西自己吃,好玩的玩具自己玩,孩子会慢慢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要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的,认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正确的,很难学会分享。

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教育孩子要学会跟别人分享,好东西大家一起吃,玩具也可以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这样的氛围更容易让孩子学会分享。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用自己分享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的习惯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分享,作为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在家庭的生活中,主动用自己分享的行为影响孩子。

在饭桌上吃饭,在客厅里吃水果,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拿一点,用行动告诉孩子分享是这样的。孩子在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就会懂得分享。

‍‍

第2个回答  2017-10-21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分享本就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而是后天习得的。而大人们往往期待孩子“自学成才”、“无师自通” 就会主动分享。然而,很多大人自己就不喜欢分享。孩子3岁以前,不要期待他/她能做到无私分享,即便是3岁以后,分享也不总是很容易——你难道没有某些东西不想与别人分享么?

当然,虽然不愿意分享是很正常的行为,但不代表父母可以不管。只不过是需要学习有智慧的“管”。具体的建议如下——

1、在孩子3岁以前,如果和其他孩子因为不分享而发生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准备几个孩子都想要的玩具,或者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对于3岁以上的大孩子,一旦发生争夺的冲突,父母可以把争夺的玩具收起来,直到他们找到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2、准备一些适合分享的玩具,或者可以集体参与的游戏,提供给孩子体验共享和合作的乐趣。

3、孩子需要自己的界限,他不需要分享自己的每一样东西。当孩子的界限被尊重,他会更愿意享受分享的快乐。所以,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盒子,用来放他不愿意分享的东西。并且达成共识:未经允许,我们不会使用其他家庭成员的东西。在外面如果遇到被其他孩子抢夺玩具,教会孩子勇敢表达:“这是我的,我还没准备好和你分享。我有其他的东西愿意分享,但不是这个。”

4、切勿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只描述事实:“我注意到你和妹妹为了玩木马而打架了,或许你们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需要我的帮助吗?”

我是圈妈,立志于帮助100万妈妈幸福回家。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圈妈讲堂(quanmajt).

第3个回答  2017-10-17

分享顾名思义在你给予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孩子在一个懵懵懂懂的年纪自然不会懂得这么多,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父母或者周边的人来影响的,需要他们来引导的,引导得当孩子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顺其自然会喜欢上与人分享,因此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孩子不喜欢分享的这个问题:

首先,家庭氛围。家是孩子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所以说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以营造出一个乐于分享的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孩子,比如说爸爸和妈妈之间就可以互相分享,分享两个人爱吃的东西,分享两个人喜欢看的东西,或者在点点滴滴之间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耳濡目染还可以感受到父母之间的那种爱,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其次,娱乐氛围。对于孩子来说玩当然是孩子的本能娱乐当然是孩子的天性,很多时间孩子都处于娱乐的过程,因此为孩子选择好的娱乐伙伴和带孩子去哪些地方玩耍,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境。父母与父母之间多多交流正确的教导孩子要学会互相分享,孩子们之间一来二去也就懂得分享彼此的喜乐。

最后,倾听孩子。孩子本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心中一切的东西都是单纯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父母要弄明白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分享,是受到什么影响而不喜欢,只有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父母才能治标治本,才能找到彻底的解决办法,来让孩子懂得分享。

第4个回答  2017-10-28

首先,问成人们一个问题,你们是喜欢分享的人吗?

有些人觉得:我是啊,邻居之间分享自己做的新鲜吃食,办公室同事之间分享零食,分享带来其乐融融,多和谐。是的,对于我们完全能负担的来的东西,我们是愿意分享的,即使这次没有了,我们也可以用钱再买到。但是我们又见过多少一家兄弟因为分房分财产而反目成仇的?见过多少农村人因为占地跟邻居斗翻天的?说到底,对于我们得之不易、求之不得的东西,成人也是不愿意分享的。

但不喜欢分享并不是恶,而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本性所在。原始社会食物匮乏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食物给别人,自己就会饿死;把自己的武器给别人用,自己可能就会被猛兽杀死。

人类社会之所以提倡分享,因为分享所带来的社会性——使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使大家看起来都很高兴,在需要别人的时候别人能帮上一把。中国人的传统里提倡的“礼尚往来”就是这个道理的升华版本。

那么说到孩子不喜欢分享,那更正常不过了。作为一个还没有太多社会属性的孩童,他们根本不懂得分享是什么概念。孩子赤裸裸的在世上,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赋予的,如果东西没有了那对他来讲将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所以他们很看重,而所谓的分享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抢走他的东西罢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大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面子绑架孩子们去分享。这个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大人们聚会,孩子们也在一起玩耍,有个玩具别的孩子想要,自己的孩子不给,小孩子难免一顿闹。这时候大人们碍于面子会说: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是姐姐把东西给妹妹玩吧。其实在小孩子的世界只会单纯觉得:我不喜欢他我为什么要给他,我的东西我不想给为什么偏要给别人。对于孩子来讲这种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长此以往,他们会自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值得去拥有。

其实分享就是人在社会中刻意去实施的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提倡让孩子懂得分享,不过是想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希望他们能通过分享获得更好的人际,更多的资源。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这样与孩子相处,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1、 告诉孩子,东西这次没了会再有,或者借出去了会被还回来。让他们觉得东西没了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过是暂时离开他了而已。

2、 不以大人的好恶或者面子绑架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当他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不去责备,不鼓励他们傻傻的拿着自己的东西去给别人,更何况别人还不一定领情。

你要知道,有时候一些孩子喜欢分享,不过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借花献佛,如何通过谄媚别人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已。(很多成人也不例外)

3、 培养孩子与人之间的感情,当他们信任对方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分享。在原始社会食物匮乏的时候,族群成员之间通过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去维持生命,这是基于族群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进化出来的结果。

有时候,孩子的世界大人也不一定全懂,教育孩子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宝妈宝爸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妨留言分享出来。


育儿有温度,我是见薇知著v,与大家分享孕婴、育儿的经验、知识和见解。

第5个回答  2017-10-17

小孩子自从在一岁左右有了一个比较强烈的物权主义之后,他们就会特别清晰的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不是他的,他的东西就不肯轻易给别人,而其他人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了。对于孩子这种霸道的思维,我觉得可以这么教育他:

首先,大人要先以身作则的给孩子示范,分享的细节。言传身教我觉得比较直面,在家里吃个苹果都要切开分来吃,告诉孩子东西都是要分享的,而不是一个人所独有,父母要做好一个榜样,让孩子时刻知道东西都是要分享的,并不是他一个人的。

其次,在他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的时候,要告诉他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别人才能跟他玩一起,他才能交到朋友。让孩子知道有朋友和没有朋友的区别,让他学会分享建立他的小友情,主动积极的把他觉得好玩的东西分享给朋友。

再次,给他灌输好东西是需要分享的道理。大道理即使他听不懂也是要不停的讲,让他知道大道理。我记得我姐姐的小孩就是从幼儿园回来,吃块饼干都说给我一口,我当时还惊讶她怎么这么大方了,她就说老师说好东西是要分享的,即使她不是很能理解这句话,但她知道了怎么做就可以了。

最后,给他看书、讲故事,都多给他讲相关的一些故事。这个就是在日常给他讲晚安故事的时候,可以给他多讲讲一些好的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他从故事的角色里更深刻的体会分享的乐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