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青少年要怎样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4

我认为首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结果。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大大摧残了孩子们的想象力。画画时,老师以“像不像”为标准,作文时说“雪化了便是春天”就会受到批评。长此以往,这种循规蹈矩,唯“标准答案”是从的考试机制将极大的影响孩子对未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变成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试想,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毕加索、雪莱到何时才能出现?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中国的家长就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做个顺从、听话的乖孩子,却不太注重鼓励自己的孩子有独到的见解。许多家长告诫自己的孩子“枪打出头鸟”,不要做异想天开的事,否则会招来他人的耻笑,鼓励孩子要随大流。这种思想和行为其实就是中国的中庸之道。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孩子不比谁的想象力高,只比谁是大家交口称赞的乖孩子;不比谁富有创造性,只比谁更靠谱。于是,中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普通人。                                              

第2个回答  2018-01-04

研究表明,人的左脑主管语言、逻辑,右脑主管灵感、想象。而艺术有利于开发右脑,激发想象力。鼓励儿童学习至少一门艺术,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等,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极为有利。古今中外就有很多著名科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艺术大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艺术上的修养使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钱学森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1、不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过早过度的知识学习、死记硬背的识字教育,表面上能使孩子早慧、识字率高,但对儿童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会让儿童的大脑认知过早符号化、抽象化、模式化,可塑性大大降低。一些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学完了,表面上看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似乎很扎实,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已被破坏,由此造成了很多儿童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弱于主动想象思考。德国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而这正是为了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或许也是仅有8200万德国人却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孩子“输在起点”没什么,关键是“赢在终点”。

2、利用教材,发展想象力。教学《菜园小记》,请同学们看书后闭上眼睛,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让同学们想象踩到的畦垄,闻到的土香、花香、菜香。学习《卖炭翁》,让孩子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卖炭翁被抢之后的神情。举行想象作文大赛,设想“当你乘坐的轮船沉没了,你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或者“写一场你想象中的音乐会”,“描述与古人或未来人的一次对话”,或者想一想《二十年后的我》,等等。

3、动手操作,促进想象力。多位专家指出,孩子的想象力多在幼儿时期开始养成。观察小虫、动手制作、绘画、往水里扔石头、拆开小闹钟……这些看似平常甚至有破坏性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想象探索的本能,要悉心保护开发。众所周知,教育是兴国强国的基础,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想象力、创造力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同仁培养、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为祖国的腾飞培养栋梁之材。

第3个回答  2018-01-04

在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这里所说的广博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对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表现方式最形象生动。想象对实践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是人们从事工作、学习和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搞好学习,锻炼成长的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问题,掌握教材,接受各门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