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我们的爱情是它本该有的模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就不说爱情有多伟大多美好这种俗梗了,来聊聊在新西兰生活,我们的爱情与国内会有什么不同?

也许是因为中国浮躁的社会环境,也许是因为周围亲友的压力,国内的人将本该最简单的爱情定义成了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从流行语“我又相信爱情了”就不难看出,国内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不少人都把爱情当做不切实际的东西。有房有车是爱情的前提,枯燥婚姻是爱情的产物,有谁在乎我们相不相爱?

但是,爱情却只有一个条件:我爱你且你爱我。无关他人,无关物质,只关乎你和我。然而,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赞同这个观点。

很幸运的是,我们选择了新西兰。这里让爱情恢复成了原本该有的模样。在新西兰,我们的爱情就像三毛和荷西的这段对话: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新西兰是一个博爱的国家,在这里我们学会了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幸福。

在新西兰,很多人在空余时间,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里当志愿者:为流浪狗狗募捐、为贫困孩子募捐、在圣诞节为弱势群体做一顿丰盛午餐,为教会组织各种活动,到海边清理垃圾……就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学会了爱人的能力,不在乎从这份爱里得到什么。相反正是这种“不索取”让我们更能在爱里感受幸福。

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奥克兰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在这里,我们学会了要包容彼此的差异性。在新西兰,我们遇到来世界各地的人,他们的性格、世界观甚至是普通的习惯爱好都可能与我们大相庭径。我们与不同种族的人交朋友甚至谈恋爱,不断的文化冲击和不同的生命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想法、接纳彼此的不同。这让我们在爱情中学会包容不同于自己的人格特质。

新西兰,是一个单纯、不追求物质的社会。在这里,我们更容易爱Ta本来的样子。在古希腊人对爱的描述中,有一种叫作Agape love,就是指:无论何种情境或无论对方是否可能让自己失望的情况下,我们都愿意选择去爱。

然而,要做到爱Ta本来的样子,一定要先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新西兰的社会非常重视个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在新西兰,许多人都会投诉广告海报中的女性模特过于苗条,甚至还要求Topshop把店里的模特假人换成正常女性的size。新西兰人提倡女性需要重新看待美的定义,接纳自己的健康身材才是最重要。

为人津津乐道的新西兰“天体主义者”,并不只喜欢在海滩裸晒那么简单,他们呼吁每个人要爱自己本身的样子,不要因流行文化中对美的定义而嫌弃自己。再看看Lush在新西兰的产品手册的封面,你就知道了,都是各种各样身材的女性,大家都是一样的美。

爱自己让我们知道,在爱情中,我们不能放低自己取悦他人。只有当我们有能力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时候,我们才能懂得如何无条件地接纳他人。“也只有当我们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愿意相信自己值得被他人同样无条件地爱着。”

我与Ta结婚,是因为我爱Ta,就这么简单!让世人笑我傻,又何妨?因为在新西兰,爱情真的就是它本该有的模样。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是潜伏于深海的鲸鱼,用不同频率低声吟唱。我们一路寻找相同频率的人,不觉疲乏,总是期待着旅途的最后,我们总找到能够停靠的彼岸。即便世界喧闹嘈杂,我们也要守着自己的频率独自遨游,真实的存在着。要相信总会有一天,你会遇到那个能听懂你歌声的人。"

新西兰很小,小到一转身就看见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