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扫雪三小时险临截肢:讨好型人格,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在大众的认知里,太乖的孩子,意味着在父母和老师眼里是个言听计从的人,从来不会忤逆他们的指令和要求。

然而,最近这个黑龙江13岁初中女学生,却因为太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黑龙江一学校组织学生扫雪,有13岁女生扫雪近3小时,全程没有戴手套,导致手指被严重冻伤,险遭截肢。

话说这么冷的天,在黑龙江这种普遍就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孩子难道之前就不冷么? 当然冷了,这个女生向老师反映太冷了坚持不了,可老师却冷冷地拒绝了她的请求。

好吧,作为一名一向很乖的孩子,只好继续扫雪,因冻伤情况比较严重,目前医院方面尚未排除是否要截肢的可能。

说实话,作为一名妈妈,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乖,貌似是个赞美词,但其实太乖的孩子未必能够拥有拥抱美好未来的更大可能性。

很多家长讨论 育儿 经时,就会以这样的话题作为开场白。似乎是,一个孩子优秀不优秀,就得以乖不乖作为评价的标签。

其实不然。好孩子有可能是乖孩子,但是乖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乖孩子并不等同于好孩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朋友的女儿小雪,14岁,以前一直是大人眼里的乖孩子,特别是当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后,对弟弟也是百般照顾,像极了一个称职的大姐姐。

然而,上了初一之后,原来品学兼优的小雪突然成绩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老师找到爸爸妈妈了解情况,爸爸妈妈也很疑惑,这孩子平时也没表现出来有什么异常啊,还是会照顾上幼儿园的弟弟,只是有时候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孩子爸妈只当她在写作业,也没觉得有啥不妥。



后来,女孩妈妈无意间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了女孩的日记本,写了昨天的日记,上面是女孩清秀的字迹:

时候,她妈妈才明白,原来一直假装乖的女儿,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自从生下弟弟后,他们一直强调她要做个乖姐姐,可那时候,她也不过是个8、9岁的孩子啊。

但是,就是因为女孩的“乖”,害怕爸爸妈妈不喜欢她,就藏起了童真,强迫自己做个“好姐姐”。到了初中后,随着学业压力的突然增大,加上心情一直沉重,所以导致学业一落千丈。

对啊,对一些孩子来说,我们大人似乎都只会让他们乖乖的,而根本没考虑到他们是否真心愿意成为那个光环裹挟却失去童真的“乖孩子”。

或许,他们内心也非常向往成为那个到处撒野、我行我素的“野孩子”。

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缺乏对自我的认知,缺乏自信,导致行动上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在不经意间见错过了那些最美好的东西,错过了那些本来可以抓住的机会。

公司有个小伙子,挺优秀的,985学校的硕士毕业生,93年。为人很有礼貌,彬彬有礼,一看就是家教很好的乖孩子。

他的顶头上司经常压榨他,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比如是小伙子干的活,上司不会在老大面前提到小伙子半句,就是那种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只让他无休止的干活。

那小伙子不反抗吗?真的没有,每次都是逆来顺受那种,因为可能在他的字典里,无条件听从上司就是职场生存指南第一条。


后来,公司有个海派的机会,出去交流1、2年,回来估计能连升2级。小伙子没有填自荐表,而他的顶头上司填了,结果轮到的名额就是顶头上司的。这么一想,那也没事吧,至少那个压榨他的顶头上司走了,在自己部门里的仕途总归通畅了许多。

没想到,顶头上司前脚刚走,后脚立马就升了一个与他同一年进公司的新人成为他新一任的顶头上司,其实各方面能力素质远远比不过这个小伙子。后面更惊讶的是,老板在一次饭局上无意中透露:其实,那个海派的机会一直是给小伙子留着的,可看他连自荐的勇气和信心都没有,索性连升职的机会都不给了。

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怎么能拥有为公司带来业绩的信心。

小伙子辗转知道这个原因后,懊恼不已,因为他从小就被灌输,不要与人抢东西的理念。小时候的玩具,都是主动让给表弟表妹的,稍有桀骜的行为,就会被家法镇压。直到后来,也就成了过度谦让的习惯。

太乖的孩子,太懂得谦让,唯独忘了如何取悦自己,成全自己。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使靠做鬼脸赢得了爸爸的一个笑容。从此后,她一生中做了无数次鬼脸,每一次都是让自己成为乖乖的人,为了讨好别人,她失去了自我。

一直渴望获得别人爱的松子成年后交往了几任男友,从街头混混、到有妇之夫等等,即使每次她都是全身心投入,但他们都像父亲一样,需要自己百般去适应和讨好别人,才能得到一丝丝回馈,直到后来一丝丝的回馈也没有了。最终松子也让自己的生命坠落在自我迷失中。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别人的认同。” 很多孩子一直都在渴望被自己的父母认同,长大后一直渴望被 社会 认同,所以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变成了别人喜欢的那种人。这种性格被称作为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缺乏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方式。过度的讨好,会陷入 “否定怀疑自己——负面预期——事情办砸——负面预期实现——否定怀疑自己 ”的恶性循环怪圈。

太乖的孩子,就像扫雪三小时导致差点截肢的女生那样,她虽然心有微词,但还是听从了老师的指令还没有半点抗议。

讨好别人,并不意味着唯命是从,而是要有自己的底线,有些事可以遵循社交的法则,有些事,却是无法撼动到我的权利。

我们都有权利为不公的对待,发出自己的声讨,也有权拒绝一切触犯底线的安排和指令。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孩子的心是一棵树,如何浇灌的关键在家长。如果我们能把为人父母当作是一种“职业”,用对待职业的敬畏和担当去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们将给孩子一个明朗的未来。

亲爱的孩子,你真的不必太乖,要是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独立的自我认知,哪怕长大了,也一定是个“被学习”“被安排”的人。

有相关研究表明,反抗性较强的孩子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会顶嘴的孩子往往更具独立潜质。

往往,孩子成长有三个叛逆期:

在这些叛逆期中,家长不能一味打压,那会泯灭孩子探求新知和 探索 自我的天性和动力。需要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多一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育儿 的路上,并不孤单。这里有给家长的三点建议:

1. 适当放宽对孩子的要求

如果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过度地表现出超出年龄层次的“懂事 ”行为 ,那已经释放了危险的信号。

孩子的 “懂事”和“乖巧” ,无非是压抑了自己的个性和需求为代价,由于惧怕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和惩罚,不得不为之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以牺牲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为代价的。

虽然,对于中国式家庭来说,家家户户都有“乖孩子”的培养传统,但不能让孩子按照乖孩子的标准进行自我约束,适当的时候允许孩子犯错。

毕竟,孩子不可能不犯错,关键是让他知道,什么错是不能再犯的,而不是出现一两个瑕疵就战战兢兢、唯唯诺诺。

2. 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不能说,一位热爱画画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一点,就是不乖的表现;也不能说,一位孩子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利益,与教师发生一点争执就是“大不逆”。

要把孩子的逆反看做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孩子成长的难得机会。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要摆正家长自己的理念。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强制灌输给孩子,切勿过度打磨个性,而错失了孩子自我发展的多样性。

3. 任何时候,多一点鼓励总是没错的

“乖孩子”并不一定快乐,他们抗挫折能力弱;不要让“乖孩子”成为孩子的负担。

有些孩子,成为成人以后依然能保持纯真、热爱生活,那是因为在童年时期获得了一个孩子应该拥有的爱、保护和成长。这些关爱和得天独厚创造的安全感,使他能够不用过多地去思考是否需要他人接纳与认同等限制,从而放开手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

其实这种幼稚化在其他领域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纯粹的快乐来自于童年时期的阳光、 健康 ,要是没有一个恣意的童年时期,没有经常鼓励孩子的父母,在成长阶段肯定会泯灭孩子这种创造性产生的可能。

有的人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却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一位优秀的家长对孩子,永远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规划,多一点建议;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关心。

台湾作家李雅卿曾在他的著作《"乖孩子"的伤最重》中写道: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不那么“乖”的人:遵守法纪但不死守条框,尊重他人也热爱自我,为人善良也懂得自我保护,学会换位思考但也能坚守底线。

总之,任何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能因人而异细细“雕琢”,而不能一个模子大批量“改造”,被打上“乖乖牌”的标签。

孩子,未来有风也有雨,而你真的不必那么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