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今天我要请教大家一下关于理解一词的适用范围,我和我朋友争论理解的适用范围很久了,下面我打的每一个字都是很认真的 所以我想听听大家

的看法,不希望是复制的,谢谢 每个回答的好的人我都可以单独开一个帖子给他200分

我们后来举了一个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来阐述自己对理解适用范围的定义,请问大家认为我们谁理解的是"对"的,或者我们都是错的 那就说说您

的理解.谢谢了!

例子如下:
现在假设一个人通过指导学习1+1=2这个问题需要5天时间;
继续假设一个人在漫无目的在不经意间知道了(这里漫无目的的意思是说他不是像A那样主动的去学习1+1=2这个东西)

1:A小孩儿第一天上课老师告诉他1+1=2,但是他很郁闷,因为他不理解,这个1+1为什么等于2,后来经过5天自己的研究学习他知道了,他理

解了;(他理解了 他是理解的1+1=2)
2:B小孩在没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在10天的生活中也知道了1+1=2;

我们争论的主题就是A小孩在有人告诉他1+1=2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研究理解了1+1=2
而B小孩在生活中漫无目的情况下知道了1+1=2(这里的漫无目的的意识是,比如说开机,他不想开,他也不知道怎么开机,他就是漫无目的的按了一

下开机键计算机就启动了,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以上开机的这种形势知道了1+1=2)

B小孩漫无目的的知道了1+1=2这个道理是不是等同于他理解的A小孩的老师说的1+1=2,他就没有听过A老师说(甚至于大家认为A小孩的老师和B

根本就不生活着一个星球上)

我朋友的观点如下:
A小孩儿是因为他不明白1+1=2,所以带着目的的学习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称之为理解,而B小孩儿从来就不知道A老师告诉A的是1+1=2,他既

然从来都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目的和需要去知道这个,他只是无意间知道的这个道理,那么他的这个明白的这个过程怎么可以叫做“理解”

??他从来都不知道A的老师讲的是什么我认为也不可以说他理解A老师所说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有A的老师这么个人更不知道A老师讲过这么个

东西,B小孩儿明白了1+1=2,但是他并不明白A的老师所说的东西虽然A老师说的东西他已经知道了,
B小孩儿明白了(1+1=2)并不等于B小孩儿理解了A的老师所说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A的老师是谁也不知道A的老师讲过什么东西; 所以他的这个

过程也不能叫做和A小孩儿一样的那种理解;

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可以说B小孩理解了A老师所说的1+1=2这个道理,因为很简单,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关于编成语言java的,在java方面有一本书叫<<java编成思想>>,这本书很好的解释了java的性质 本质 ,非常方便学习java的人快速

理解java,那么现在举例,一个人(A)通过java编成思想学习java 并最后理解了java,另一个人(B)自己一点一点点摸索,碰了很多包,终于也总结

出了<<java编成思想>>中的东西,虽然他根本就不知道<<java编成思想>>这本书,最后A和B一样都理解了java,虽然B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B和A理

解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所以B其实也理解了A看的那本书上的东西,虽然他没有看过,因为很简单那本书所讲的和B所悟的java是一样的,即B理解

了<<java编成思想>>,只不过它理解的途径和A不一样 ,是理解的过程不一样,不是理解的东西不一样,回来讨论1+1=2这个问题,虽然B小孩不知

道A小孩老师所讲的1+1=2,他自己“漫无目的”的了解了1+1=2,但是理解的内容就是1+1=2,这点B小孩和A小孩老师所讲的东西是一样的,所

以B小孩此时可以理解A小孩老师所讲的东西,因为1+1=2是一个“真理”,不一样的只是理解“真理”的过程不一样,但是B小孩的真理和A小孩

老师所讲的真理是一个,所以B小孩理解了A小孩老师所讲1+1=2.

以上是我和我朋友的观点 请大家讨论一下,看看谁是"对"的 谢谢

第1个回答  2008-04-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