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评价大桥建立后对嘉兴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

这是地理试卷的题目。

第1个回答  2013-05-14
搜来一片老文章,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民建嘉兴市委会� 2002年4月 杭州湾沿岸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杭州湾造成的交通屏障严重阻碍了该地区潜能的发挥。2001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北起我市乍浦港西海盐西塘桥镇东港村(原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十塘海堤,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工程项目正式被批准立项。该项目建成后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我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将多一个相邻的大城市,到宁波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这必将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贯穿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同三线(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通道)计划于年内建成,该线跨越杭州湾的过渡性方案,不仅日通行能力只有2000辆,行驶速度慢,费用高,受天气影响大,难以满足沟通杭州湾两岸的功能,而且该方案使同三线绕开我市,我市受益不大。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同三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道,我市也将与同三线接轨,进一步融入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之中。乍嘉苏高速公路原计划主要是作为沟通乍浦与我市、苏南而兴建的,其主要功能是为乍浦港服务,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乍嘉苏高速公路将与杭州湾大桥形成的交通通道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乍嘉苏高速公路的通行流量。� (二)旅游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建成后的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湾大桥,超过沙特至巴林的跨海大桥。大桥气势雄伟,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凭着“世界第一桥”这道美丽景致,到时定会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我市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将更方便于浙东、浙东南等地的游客到我市来旅游,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我市与浙东及浙东南的交往将更加密切� 由于杭州湾的阻隔,宁波的陆上对外交通一直不便,我市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各地的交往较少。杭州湾大桥建成后,随着交通的便利和运输成本的降低,我市与这些地区的交往会日益密切,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等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借鉴。同时,便利的交通为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合理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杭州湾南北两岸各地区的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市将会得到浙东及浙东南各地的经济辐射,加快经济发展。� (四)杭州湾大桥本身作为一个经营项目其经济效益预期良好� 杭州湾大桥本身作为一个经营项目,其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桥作为一道景观将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二是来往车辆的过桥费收入。根据1999年2月的“OD”调查资料和对建成后20年的交通流量预测,杭州湾大桥2007年的日通行车辆折小客车为50240辆,2010年为65300辆,2015年为80060辆,2020年为106880辆,2026年为138060辆,按每辆收费180元计算,2010年前每天的营业额就高达上千万元。另外,杭州湾大桥建成后,20年内可降低运输成本、节省旅客时间和减少交通事故等三项社会效益折算金额高达443.7亿元,还能节省汽油上千万吨以及大量的汽车维修零部件。作为大桥的投资方,我市将从大桥经营收入中获得应得的份额。� (五)有利于我市大量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大桥东西两侧的土地必将升值,滩涂资源可开发为自然生态公园,不仅可以改变滨海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乍浦港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目前乍浦港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港口群中只能算二三流港口。与北仑港相比,乍浦港在水深、建设、服务和收费上均处于劣势。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宁波北仑港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乍浦港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尽管一箱浙北、苏南及内地的货从乍浦港卸货可节省800元左右,但由于轮船在乍浦港卸货后无回头货可装,乍浦港的客源将不同程度地被北仑港吸引。� (二)将对我市与上海接轨战略带来影响 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最早是由宁波提出的,他们提出这个项目从其自身角度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仑港深水资源;二是加强与上海的沟通,接受上海的辐射。大桥建成后,宁波距上海仅2小时左右的路程,与上海往来将更加密切,由于其历史上与上海的渊源较深(上海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祖居宁波),具有比我市更好的人文优势。加之其具有比我市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在参与我市与上海接轨的竞争中必然处于优势地位,使原来流向我市的生产要素可能流向宁波,原来到我市旅游的上海人可能会到宁波,因此,我市接轨上海的工作要花更大的精力,动更多的脑筋,不然就可能落伍。� (三)极化效应将使我市的生产要素不同程度地流向宁波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宁波的经济会对我市辐射,但也会产生极化效应,把我市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等吸引到宁波去。经济理论认为,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交往中,极化效应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辐射效应,因此,我市与宁波的经济往来受益较大的是宁波。� 三、面对杭州湾大桥带来的影响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以上的分析,对有利影响,只有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对不利影响,只要我们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将其控制在最小程度。� (一)建议尽快成立杭州湾大桥经济工作小组� 建议市政府成立由各经济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大桥经济工作小组,对大桥建成后对我市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及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桥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重新定位乍浦港的功能� 乍浦港最初是按照“东方大港”的思路来建设的,由于投入少、建设慢,没有达到原来的要求。大桥建成后,乍浦港将处于北仑港和上海港两大港口中间,很难接到大的生意。这就要求对乍浦港进行重新定位,避开北仑港和上海港的强项,采取拾遗补缺战略,以服务散装货物为主,以专用码头为主。现阶段乍浦港正处在一个好的发展时期,大桥建设所需的大量建材需要乍浦港服务,乍浦港应抓住这个机会,做好这笔大生意。� (三)抓紧研究我市经济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地区经济的接轨问题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与宁波等浙东及浙东南地区的经济往来将更加密切,这些地区的经济必然会对我市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思路以及我市经济与这些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加强与这些地区的交往,最大可能地接受这些地区的经济辐射。� (四)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我市与宁波、杭州、上海和苏南各地的关系将会重新进行调整,以前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下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要在深入分析目前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大桥建成后对区内各地产业的影响,从中寻找机遇,及早调整我市的产业结构。� (五)重新规划和定位大桥北岸交通网� 杭州湾大桥建成后,为了充分发挥大桥对我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要重新规划和定位大桥北岸的交通网,需要建设必要的连接线把我市现有的交通网与大桥形成的交通通道接轨,把现有的每条道路充分利用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