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约热内卢 奇特的创意产业是如何形成的? 里约的形成模式很奇特 请从人文、地理、环境 气候方面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6-02
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有时简称为里约(Rio),位于巴西东南部,在1960年以前为巴西首都,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636公里。里约热内卢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与雨季。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里约热内卢于2009年10月2日,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巴西里约热内卢新奇海边风景——废弃的塑料瓶制成的发光巨型鱼。它们由数以百计的废弃塑料瓶制成,再配上丰富多彩的蓝色和红色的LED灯闪烁,提醒人们不要在沙滩上随意丢弃塑料瓶。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面积1255.3平方公里,海拔2.3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70公里,绿地面积325.6平方公里,人口900万人。年平均气温17-36度。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葡萄牙语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该城市始建于1565年,1763年成为巴西首府,1822年成为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
桑巴
西利亚。后改为瓜纳巴拉州(范围与城市相同),1975年瓜纳巴拉州撤销后成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服装、印刷、汽车、造船、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冶金和食品等工业。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在此设有经理处。市内设有6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85座大小剧场和82家俱乐部。有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海陆空交通发达,巴西最大港口,港湾腹宽口窄,可泊巨轮,年吞吐量3,500万吨以上。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最大的公园、植物园等。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最佳旅游月是每年6月和7月。世界上许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有狂欢节,但论规模之大,参加者之众,内容之丰富,气氛之热烈,要首推巴西,而在巴西各大城市中,又数里约热内卢为最,因此被誉为“狂欢节之都”。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三天三夜。届时 ,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了节日的盛装。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大跳桑巴舞。各种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盛大的化妆游行巴节日欢庆活动推向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选举产生的“国王”、“王后”领先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魔鬼、天使、美女、妖仙、武士、达官、贵人、黑奴等各种奇形怪状的打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为自己喜爱的人物喝彩叫好,投去鲜花和彩带。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嘉年华会街头的狂欢活动从周五揭开,街头嘉年华会吸引了数以千计的狂欢者,许多人打扮成小丑,电视名人或动物。最常见的景象是男扮女装;比如BlocodasPiranhas是由一群刻意打扮成妓女的男人组成的。另一个常见的团体是BlocodasSujos,团员用廉价油漆把自己弄脏,并且打扮成印第安人或者无赖,穿过大街小巷地到处游行。嘉年华会的夜间活动则属于俱乐部舞会,吸引了卡利区卡舞者和观光客的俱乐部,包括Sirio-Libanes,Flamengo,Fluminense以及Monte-Libao俱乐部所举行的狂欢派对。Monte-Libano俱乐部夸他们的舞会最狂热,特别是在嘉年华会周二举行的巴格达之夜。这一夜的活动极受欢迎,有时连中东的回教徒都会前来共襄盛举。嘉年华会另一高潮,是在好几个舞会中举行最佳服装比赛,只见中古时期的游吟诗
节日盛况
人,乃至罗马天主教总主教的各种打扮出笼。里约热内卢嘉年华会最多彩多姿。无疑也是整个活动重心的一项节目,是规模庞大的森巴舞校游行(SambaSchoolParade)。森巴舞是嘉年华会中最具非洲色彩的活动,森巴舞揉和了欧洲的民谣风格和非洲的歌舞技巧。至于森巴舞游行则是二十世纪的新产物。里约热内卢虽然人口密集,可丝毫没减少拉丁民族追求享乐的心情。狂欢的嘉年华会十足表现了里约的酒神文化,但里约迷人的地方可不仅只于此:沙滩、美术博物馆,以及美食,都是令观光客流连忘返的原因。西元1502年一月,葡萄牙航海探险队首先发现里约热内卢,但他们误认为上岸的GuanabaraBay为河港,所以将这里命名为里约热内卢,也就是“正月之河”的意思。西元1555年,法国人首先在此殖民。17世纪,蔗糖成为里约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三天三夜。届时,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了节日的盛装。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大跳特跳桑巴舞,仿佛要把一年来积压在心头的忧虑和辛劳全部发泄出去。各种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盛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里约市区以SerraDaCarioca山脉分南、北两区,而市中心(Centro)是商业金融中心,博物馆、美术馆主要在此。南区是观光休闲中心,多数的娱乐场所都在这一区域。 旅游景点综述里约以其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扬名世界,也被评为“世界上50个最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之一。迷人的里约,就是这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海滩海滩已不仅是里约人生活的一部份,对他们来说海滩是生活的全部。海滩同时是里约人的医疗室、校园、图书室、足球场、排球场、单身酒吧、舞厅、摇滚音乐厅、运动中心,甚至是办公室。虽然偶尔有些人会下海泡泡水,但是这令是里约人海滩生活中的一点休闲片段而已,其他时候他们会在海滩上阅读、闲聊、调情、慢跑、运动、小睡、思考甚至接洽生意。走在海滩上,眼前是湛蓝湛蓝的海水和层层波涛、脚下踩着金色细软的沙子,耳畔海风习习,能够闻到海风中带着的阵阵海腥味。一条宽阔的海滨大道顺着海滩走势蜿蜒向前伸展,海滨大道上的人行道用白色与黑色的小石头拼镶成各种波浪形的图案,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屹立在人行道旁,伴着习习海风婆娑起舞。海滨大道的另一侧是林立的一幢幢二三十层的旅馆、饭店和豪华公寓。现代化的建筑与美丽海边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海滩上到处是来此散步、踢球、沐浴阳光和到海水冲浪的人们。每到周末,延绵八公里长的海滩上,彩伞簇立,人声鼎沸,万头攒动,简直成了人的海洋!面包山
里约热内卢市区地图
里约之美首在其山。环抱里约的群山奇峰突兀,蔚为壮观。山上树木四季常青,铺锦叠翠,景色秀美。其中面包山和科尔科瓦多山更是各国游客的必到之地。面包山雄居海湾与大西洋之间,山体陡峭,四壁光滑,高近四百米,远远望去,孤立于苍茫的天地间,巴西人戏称为“甜面包”。乘坐缆车登上面包山,凭栏远眺,里约市容一览无遗:这一边是瓜纳巴拉海湾,白色的游艇和帆船星散点落地停泊在蔚蓝色的水面上。半圆弧状的博塔福戈海滩金沙细浪,海滨大道旁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远处,一条长龙飞架海湾两岸,那是著名的尼泰罗伊大桥。这座大桥全长十四公里,把里约与对岸的尼泰罗伊市连结在一起;这一边是浩如烟海的大西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时地驶过巨大的海轮,三三两两形状各异的小岛在海浪潮水的拍击下,时隐时现。远处,科帕卡巴纳海滩像一弯新月,横卧在大西洋身旁,五颜六色、南来北往的小汽车宛若无数的甲壳虫在月牙般的海滨大道上缓缓爬行……登上科尔科瓦多山,眼前又是另一番的景致。在海拔七百余米高的峰项建有一尊巨大的耶稣塑像,高三十八米,重一千二百余吨,是世界巨型雕塑之一。耶稣像身躯直立,两臂平展,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立在山顶,它寓意着巴西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耶稣山耶稣山是里约的象征,去萨尔多瓦,还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那就是美丽而神秘的“AbaeteLake”称黑湖。黑湖的湖水是神秘的黑色,黑得发亮;岸边的沙却是白得似雪,耀目
远眺耶稣山
闪亮,两者互相映照,白者更白,黑者更黑,美得令人窒息。里约科尔科瓦多山上的耶稣雕像,这个雕像的位置选得很好,当你在里约城中漫步,随处都能看到山上的耶稣像:它低头俯视,伸展双臂,像在护呵着山脚下的里约城。到了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黑色夜幕下的耶稣像显得更加高大和醒目,宗教色彩也更为浓厚。科尔科瓦多山高雾多,即使烈日晴空,有时也会突然腾起一团团浓雾,弥漫整个山头,顿成一片迷朦世界,置身其间,顿感飘飘忽忽,如入仙境。里约山秀,也美。走下山,除了市中心巨大的淡水湖外,海边大大小小的沙滩一个接连一个,它们像是挂在里约“颈脖”上的一串晶莹夺目的项链,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最著名的是“科帕卡巴纳”海滩,这个新月形的海滩宽百余米。耶稣像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里约热内卢基督像(2张)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选 耶稣像耶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已超过75年,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吨,高三十八公尺,张开的双手宽28公尺,由波兰裔法国艺术家朗多夫斯基(PaulLandovsky)所设计,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间先在法国造好雕像片段,然后运到巴西组装,整体采用水泥材质,历时四年建成,也堪称是巴西最有名的地标之一,在里约市区里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它!耶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2]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这一天是巴西主保圣人圣母Aparecida的纪念日——圣母显灵日(又称守护神节)。落成典礼的一大亮点是照明系统的启动,原本计划是由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从他在那不勒斯的游船上,通过他发明的无线电启动开关,但是由于当天天气状况恶劣,信号强度受到影响,最终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员手工开启。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庆典上,里约热内卢的枢机大主教欧瑟比欧·奥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为圣母显灵日做弥撒,这使得这座基督像成为朝圣圣地,从此以后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礼和宣布结婚。萨尔多瓦古典的萨尔多瓦建于1549年的萨尔多瓦,是一座未受到现代文明过分“侵袭”的古城,即使作为巴伊亚州的首府,也仍然保留了许多历史的遗迹,散发着昔日绰约的古老魅力。
远眺里约热内卢雕工精细的巴洛克式教堂、民宅、广场古风依旧;人工采集的铺路石片被作为历史遗迹很好地保存下来;拉丁美洲最大的欧洲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群落依然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中。萨尔多瓦古城中有160多座教堂,这些教堂大部分是当年为了强化当地人和非洲黑奴的宗教意识而建的,古老而精美。一类是早期的哥特式风格,线条明快气势恢宏;另一类是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豪华富丽,线条起伏而有气势。 http://baike.baidu.com/view/44417.htm ps :以上转载 百度百科,其实,里约热内卢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创意造型的亮点 ,就一个 沙滩塑料造型为,世界知名,并且有环保的代表意义,如果从城市发展上来找的话,我注意到了嘉年华活动。这种热情的活动很能点亮一个城市的城市名片,在这种活动中激发出创意的一些灵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