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际礼仪的价值观

在中美两方的交际礼仪上体现的价值观

第1个回答  2013-06-12
“文化”是一个太大的概念,它包罗万象。事实上,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文化无处不在。自十九世纪人类学问世以来,关于“文化”的界说,一直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如奥格本、亨根斯以及维莱等人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看来,文化的辐射范围太广太大,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要研究中美两种文化,需从某个角度来着手,本文就从价值观和交际方式两个方面来谈谈中美文化的差异。 再说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I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实际上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学术及应用科学,也称作“比较文化”(comparative culture)。在一个层面上,它考察其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生活方式制度,由文化研究集中体现;另一层面上,它是应用语言学,力求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上是一个广泛且日益完善的研究领域,是了解人类文化以及它们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综合尝试。它包括口头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可应用于个人对个人、团体对团体、国家对国家,以避免误解和消除尴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尴尬,如何面对这些尴尬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文化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代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差异。 一.不同的育儿观。 英国17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在谈及人类心智成长时将儿童比作一块白版(black tablet),他指的是儿童的纯真世界如一块白版,等待外面的世界在上边刻划点染上各种各样的印迹。世界各地刚刚出生的孩子,除了长相、“长短”、胖瘦不一外,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成长的烦恼和快乐”,每一个人除了具有自己的“个性”外还具有各国的“共性”,也就是说,中国孩子有中国的特点美国孩子有美国的特色,孩子们的这种特色也就是本国人的特色,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人们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可以解读本国文化与别国文化的差异。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中美两国人不同的育儿观,从而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价值观深受封建思想(feudalism)和儒家思想(Confucianism)的影响,男孩女孩一出生就不平等,儿子“传种接代、光宗耀祖”,女儿则是“泼出去的水”,这种想象至今在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美国人的价值观深受基督教(Christianity)思想的影响,早在北美殖民时期,英格兰的清教徒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来到美洲,后来北美教堂接受了一些从英国传来的科学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成为美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同造就了人们育儿方式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生男生女的压力。 年轻的中国夫妇生孩子会感到压力,北美的夫妇则不会或很少感到压力。在以团体家庭为主的社会里,是否生儿子给中国夫妇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中国人一向崇尚“多子多福”,为了“多福”而生的孩子常常因为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必要的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私事,生男生女、生几个孩子是人们的自由,所以美国的夫妇不会感受到外界的压力。近些年来,单身母亲数量增多,美国大约有30%婴儿的母亲是单身母亲,而在中国,这个比率几乎为零。 2.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不同。在中国,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也要带着孩子,这种与母亲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谁,父母外出通常用婴儿车推着,不与母亲身体接触,孩子被鼓励着自己走路、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全权托付给保姆,这使得孩子从感情上不依赖于父母。 3.管教孩子的方式不同。处于两种不同文化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不外乎怒斥(shouting )、威胁(threatening)、掴(slapping)和打屁股(spanking),在中国,冷落孩子(isolation)是非常有效的管教手段。中国是一个团体取向的国家,受到团体成员的冷落是特别难受的事情,所以孩子犯了错,父母不理他、冷落他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美国父母也会叫孩子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但这么做不是为了使孩子受到隔离而是不给孩子自由,因为“自由”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另一方面,中国父母一般让大小孩照顾小小孩,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时,即使是小小孩惹的祸,也让大的让着小的;而在美国,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时,父母以谁正确来处理争端,因为Everyone is born equal.当然,中美两国人教育孩子也有相同之处,譬如,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贴切的话语能打动孩子的心,相信语言和行动同样重要。总之,中美人不同的育儿观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人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给了他们各自的文化。 二.不同的友谊观。许多同美国人打过交道的中国人都说美国人表面上挺热情友好,实际上很自私伪善,很多美国人都曾说过“We should get together for lunch sometime.”但是却不曾有谁真地被邀请去吃午饭,看来美国人只是爱做表面文章而已;也有人抱怨说美国人虽然热情友好但是“善变”(fickle),不珍惜友谊,明明不久前是好朋友,再相遇却形同陌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在中国文化里,友谊是维系两个人的牢固的持续终生的纽带,两个人一旦建立了友谊,无论何时何地都“海枯石烂不变心”,朋友永远是朋友,而且为朋友愿意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而美国人,“朋友”才两三天就不认帐了实在让人气不过。其实,美国人既不是不友好也不是自私伪善,他们只不过在遵循着自己的文化模式,We should get together for lunch sometime.恰恰是他们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友谊的看法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他们对friend一词的使用十分广泛,一般的熟人(casual acquaintance)和亲密的伙伴(close companion)都称之为friend,所以他口口声声地把你称作friend,实际上并没有把你当作中国意义上的“朋友”,而且美国人的友谊都是基于共同的兴趣,当原来共同从事的活动不复存在时,所谓的友谊也可能随之淡化甚至消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从来不把人当真朋友看待,他们也很珍视strong life-long friendships,所以聪明的你大可不必作“祥林嫂”状四处哭诉。这两种不同的友谊观都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美国是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是a country on the wheel, 据研究显示,每年每五个美国家庭就有一家迁移,陌生的生存环境里迫使他们对人热情、友好、适应性强,他们不断地结交新朋友同时不断地忘掉旧朋友,这样的友谊建立得快,消失得也快;中国人祖祖辈辈扎根在同一个地方,很少举家迁移,不幸流落外地的年老了还要“叶落归根、认祖归宗”,而美国人只要自己现在“枝繁叶茂”哪管他“根”在何方?中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们非常注重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朋友关系,因为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朋友多了人际关系处理好了,生活自然就容易顺畅多了。认识到这些不同,同美国人交往就轻松惬意多了,更重要的是要学着以美国人的方式与美国人交朋友,下面的几点提示也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1. Visit places Americans enjoy: parties, churches, Western restaurants, parks and sports clubs.2. Be willing to take the first step. Don’t wait for them to approach you.3. Use small talks to open the conversation.4. Show an interest in their culture, their country or their job. (Americans like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5. Invite them to join you for dinner or just for coffee or tea. Try to set a specific time.6. Don’t expect too much at first. Maybe they’re just being friendly. But maybe they do want to be your good friend. It takes time to tell. 三.劝酒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交朋友、与朋友叙旧、增进友谊往往离不开酒,“酒逢知己千杯少”嘛,英美人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中国人与外国人喝的酒品种不一样,喝酒的方式不同,劝酒的架式各异。中国人所说的酒可不是英美人通常指的葡萄酒(grape wine)或佐餐酒之类(other kinds of table wine),而是正宗的白酒(alcoholic drinks),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酒一般是茅台,五梁液和二锅头,英美国家的烈性酒(hard liquor)是杜松子酒(gin),威士忌(whisky)和白兰地(brandy品牌有马爹利,轩尼诗和人头马XO),有人曾根据酒的制作过程和味道称威士忌为“中产阶级的绅士风度”,称白兰地为“老派男人的贵族风范”。英美人喝这些烈性酒时,不是直接喝而是冲淡了再喝,如将杜松子酒和各种果汁混合调制成鸡尾酒,将汽水或冰块或者干脆白水掺到威士忌里,白兰地则是喝纯的,一口一口细细品尝;中国人豪爽,从来不往酒里掺什么。也许由于自由的个性使然,英美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喝一杯,不管有没有菜肴;中国人的酒和菜是不可分的,而且无酒不成席,所以中国的酒席译成英语是feast或者banquet,但是中国人的下酒菜没什么讲究,可以是鸡鸭鱼肉也可以是一蹀子酸白菜或一蹀子花生米或者干脆是一蹀子小咸菜,穷人爱喝富人爱喝女人爱喝男人更爱喝,其乐无穷。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劝酒是出了名的,也可以说是“威震四方”。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在酒场上,东道主倾其全力照应好所有客人的酒,菜,热情洋溢地劝客人喝酒,客人们也互相敬酒,看谁有办法劝酒看谁有能耐喝酒,人们开始变得兴奋激动起来,于是一场竞赛一场战争开始,此情此景常令英美人胆战心惊毛发直立,对于动不动就叫嚷“侵犯人权”、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他们,这种游戏实在是太残忍太无人道了。“老外”们不明白,中国人喝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而热情好客的中国人也对“老外”的不谙世事而困惑不解,抱怨他们不仅不领情还不热情,酒场上连一杯酒都不劝太不够“哥儿们”了!所以就有人说,中国的饭局是世界上最热闹最精彩最有人情味的饭局,而美国人的饭局是世界上最单调最平庸最没人情味的饭局。不过,庆幸的是,中国人历经酒场,“作战经验丰富”,心中比较有数,比较会控制酒量,鲜有喝过头的,而英美人每到星期五的晚上,酒吧关门之后,满大街都是发酒疯的醉难醉女,十分热闹,其乐也融融。近些年来美国人酗酒率和离婚率在世界排行榜上一直居高不下,白兰地威士忌杜松子酒功不可没! 四.对“沉默”的不同态度。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于同一样好东西,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想要,美国人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speak out their mind),而中国人宁愿用沉默来表达同一愿望。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沉默是金,是一种美德,适时的沉默会被别人注意到并对此采取措施。而在美国人的眼里,“沉默”恰恰是说在No,自己的意愿不亲口说出来别人怎么会知道?于是人们要求中国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很恼火:为什么要让我们改变而不让美国人闭嘴?!这个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因为不同的文化对“沉默”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诠解和应对方式.有人注意到,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同在超市收款机前排队,法国人很快就显得不耐烦,他或恼怒地两眼望天,或露出疲惫不堪的表情,或挺直了身体拒不开口,或彼此交换同病相怜的眼神,但人们之间是不开口讲话的,充其量发几句牢骚,从不直接和相邻的人说话;而在美国,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人们主动与相邻的人说话,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以打发时间,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们之间随意交谈就像熟人相见。这不只因为美国人随和、好相处,更重要的是他们害怕“沉默”,“沉默”会让他们感到浑身不自在。美国人和中国人交谈时有时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为什么中国人常常保持片刻的沉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会以为中国人听不懂,于是就抬高音量,重复自己所说的话,中国人也会感到奇怪:我明明在认真地听且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他为什么还喋喋不休招人烦?不仅如此,有时中国人还会故意延长“沉默”的时间,这时他也许在思索也许是在传递某种不可言传的情感,他认为短暂的“沉默”恰恰是礼貌的体现,中国人崇尚“此时无声胜有声”,但美国人却沉不住气了,他们试图变本加厉地喋喋不休,力求“打破坚冰”(break the ice),缓和气氛,于是就更加地讨人烦。所以,中国人很看不起美国人,认为他太“吵”性格太浮躁,是shallow character, 他们的文化是shallow culture,而美国人则认为中国人太“阴”,太喜欢玩“深沉”,难以捉摸,甚至认为中国人不懂礼貌。中国电影里的一些镜头常常以“沉默”来处理以烘托某种情感,譬如恋人之间无声的对望与哭泣,此时此刻,任何的言语都是多余的,对于这一点,美国人就不能了解。如此一来,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 结束语:以上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中美两国人在价值观和交际方式上的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两国文化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偏见和误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但是,在这个变化太大的世界上,每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在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变化,而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推动着文化的全球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所以,文化之间的差异将会慢慢地缩小,直到全世界人民成为一个和睦友好的大家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