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富足的孩子》:10岁前掌握,一生受益的金钱法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我们大都耻于与孩子谈钱,有的认为与小孩子谈钱会玷污孩子小小的心灵,让他们从小变得功利算计,有的认为小孩子还不具备掌握用钱的本领,索性一切代劳,让他们不用与钱打交道。但是,这种一叶障目的办法,真的会错失培养孩子财商的最好机会。

现在进入商业社会,我们每日与金钱打交道,连最小的孩子都知道金钱可以买到我们的必需,不与孩子谈钱,只会让孩子陷入金钱的误区,认为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金钱买自己任意喜欢的东西,以为金钱只不过是一串串虚幻的数字。

而且事实表明,现在7岁左右的孩子普遍对金钱非常感兴趣,孩子们总是会问

我们家是穷是富?

没钱了,为什么不刷卡呢?

帮做家务,该给我多少钱呢?

什么工作能够轻轻松松赚大钱?

我们为什么要捐款给别人?

为什么在国外不能用本国的钱呢?

怎么做,将来会比爸爸妈妈更富有?

……

孩子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们贪钱爱财、金钱教会了他们功利,而是他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并思考金钱对于生存的用处。这个时候抓住孩子的金钱敏感期适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金钱,就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意义。

日本儿童财商学校创办人三浦康司撰写的这本《培养富足的孩子》就是着力于孩子的金钱敏感期,用正确的方式坦诚地向孩子讲述关于金钱的知识,让他们从小拥有客观认识金钱、掌握金钱的本领,一生不被金钱奴役、捆绑,活出自由的人生。

现在我们渐渐富足,孩子们面临的生存环境与这本书中描述的雷同,我想,这正是时候向孩子普及财商知识的时候。

再小的孩子也知道金钱可以买到自己的所需,但他们并不了解金钱是怎么来的,以为只要拥有钱就可以了。其实钱,并不是这个世上本来就有的,也不是靠人为制造就花不完的,它只是一种方便人们物物交换的流通币而已。

现子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流行,孩子们对金钱更无实感,金钱与社会上进行流通的资产物品的关系更无认识。其实金钱本无价值,它代表的价值是由流通物品的多少,也就是社会财富总量决定的。

商品在流通的过程中,为人们带来了便利,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所以带来了价值,而各种商品、服务消费的价值各有不同,金钱就是为了方便交换、流通的一种等价物,可以用任何价格标注出来,方便人们交换各种价值。

总而言之,金钱是一种便于交换与流通的物质,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它的价值由社会财富的多少或出让现在使用权而决定。

从小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凭空可以制造出来的,它们是与物资的多少和劳动的付出成正比的,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张孩子用等价交换或劳动付出获得金钱满足必需。

金钱并不能凭空产生,它是物资与劳动创造的总和,有人经商获得收入,有人工作获得收入,但各种收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财富中的占比并不相同。比如

①公司上班族A,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工作。工资由公司经营效益决定。

②在房地产上班的B,工资由底薪加提成构成,卖掉的房产多,个人绩效高,工资就高。

③开公司的C,公司营业收入多个人收入就多,公司不营利则没有收入。

④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公务员D,工资则由国家税金来支付。

⑤打零工的E,工资则按天或小时支付。

虽然都是收入,但这些在国民经济的流通中是表现为不同成分的。让孩子进一步了解金钱,分清它们的构成,能让孩子更清醒的看待金钱,并从小学会规划金钱的使用途径。

没有金钱观念的孩子,以为没钱找父母要就可以了,使用起金钱来没有节制。但了解了金钱的用途和构成之后,孩子就会明白金钱就像杯子里的水,没有蓄水的能力杯子的水很快就会喝光。如何引导孩子未雨绸缪,可以教给孩子一些金钱增值方面的知识。

首先,金钱通过储蓄,也就是出让金钱上现在的使用权可以产生利息,使金钱增值。在自己有急需的时候,也可以用利息换取别人金钱的使用权,让孩子能学会用灵活的方式掌控自己的生活。

其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但每种货币的价值不尽相同,需要通过汇率来兑换。但汇率并不是一定的,它总是随着市场有轻微的浮动,给少量外币让孩子使用,让他们了解金钱价值在汇率浮动中的盈亏,从而对市场波动更有实感,学会权衡风险与得失。

最后,金钱除了现金流模式之外,还有票据、债券、基金、股票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子了解一些汇兑、出让、主权之类的资产形式,从而了解货币的多种形式,使用更灵活的方式拥有资产,而不是使用投机获得短期利益。

人的一生,离不开与金钱打交道的日子,早点了解它的作用、构成、流通,会让孩子从小拥有较高财商,使他们以后的人生不为金钱所累、所困,从小试错比长大后陷入不堪的生活好过太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财商,是刻不容缓的事。现在有些青年打游戏、购物、打赏,轻点手指就在瞬间让自己坠入深渊,很多甚至不惜网贷来满足自己无节制的消费,这都是对金钱认识不足,财商缺失的表现。

《培养富足的孩子》,不仅是要我们给孩子富足的生活,还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自己掌握富足的生活。只有孩子能掌控生活,他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