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地理的植被分布规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6
一、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带会依次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环境的整体条件密切相关。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强,这些因素限制了森林向更高海拔的分布。同时,一定高度内,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充足。此外,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CO2含量减少,以及日照强度的增加等,都是影响植被垂直带的因素。
世界各地的山地植被垂直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表格反映出来。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结构(称为垂直带谱)具有以下一些规律:
1)各处植被垂直带谱随所在水平植被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垂直带中的基带,也就是当地的典型植被带,受到大气候带的制约。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并影响着植被的垂直变化。
2)植被垂直带谱大体分为两大类:湿润气候条件下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以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草原或荒漠植被为代表的植被类型。
3)植被的垂直地带更替情况与它的水平地带更替情况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中国的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几乎可以见到北半球所有的植被类型。我国的植被分类系统采用的是三级制,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并设有辅助级和亚级。
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所分布。
东南半部森林区,自北而南,随着气温的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显著,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赤道雨林带。
在我国西北半部内陆地区,由于南部为青藏高原所占据,植被的水平纬度地带性表现不完整,仅在新疆的温带荒漠地区有南北分异,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为温带荒漠带,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荒漠带,等等。
除上述植被的纬向变化外,由于受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从东南向西北,植被出现近乎经度方向的更替。例如,大致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从东到西和从东南到西北,即从沿海的湿润半湿润到内陆的干旱区,植被依次为夏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
在我国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森林区域,植被的经向差异远不如北方的显著,但在同一植被类型范围内,仍有所不同。在东部亚热带,降水较多(1000—1800mm),旱季不明显,具有偏湿性的常绿阔叶林;西部亚热带(云南高原)降水较少(800—1000mm),干湿季分明,具有偏干性的常绿阔叶林。热带的东部以半常绿季雨林为主,局部湿润生境有湿润雨林;热带西部(云南南部)则为偏干性的半常绿季雨林与季雨林。
我国各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大气候的空间分异关系密切,目前已有一些气候指标体系用于此种研究。如前文谈及的吉良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Σ(5—ti)、ti为低于5℃的月平均温度)、以及修订的湿度指数(HI=P/WI,P为年降水量)、被用来探索我国东北各地带性植被的气候边界值(徐文铎,1986)。北方针叶林带南界与吉良确认的WI=45数据基本一致,但同样温度条件下湿度指标变化造成的植被更替现象十分显著(表5-8)。
东北地区湿润气候条件下(HI>7.5mm/℃·月)出现各种地带性森林植被。半湿润气候条件下(HI为7.5—5.5之间),地带性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半干旱气候条件下(HI为5.5—3.5之间),地带性植被为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暖温带的本氏针茅草原要求较高的WI值。
对山地垂直带水热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带性植被的热量指标与水平地带基本一致,如森林界线(树木线)的WI为15℃·月,山地苔原出现处低于此值。草原区内山地出现森林植被的条件是HI>7.5mm/℃·月,与水平地带性变化界线相同。山地WI的计算按每升高1000m,降温0.55℃计,对HI值则需先推算出P值,P=P0+0.28(h—h0),式中P0为已知海拔高度h0的降水量,h为所求算地点的海拔高度。
对我国内蒙古植被地带分异研究(内蒙古植被,1985)曾使用湿润度为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寒温型亮针叶林带I值为0.95—1.25,温型夏绿阔叶林带为0.62—1.04,中温型草原带为0.11—0.88,暖温型草原带为0.20—0.50,暖温性荒漠带为0.01—0.16(其中极端荒漠为0.01—0.02),规律性显著。
张新时等(1993)引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指标并加以修正,分别为①生物温度BT=Σt/365或BT=ΣT/12,式中t为<30℃与>0℃的日均温,T为同样范围内的月均温;②可能蒸散率PER=PET/P,式中PET为年可能蒸散量(mm),其值据实验测定为BT×58.93,P为年降水量mm,所以PER=BT×58.93/P。照此计算结果见表5-9。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指标体系。但这些都近似地反映植被分布与大气候条件的关系,具体的(大比例尺的)分布还受小气候、地形、地下水位、土壤质地和基岩性质等环境条件变化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