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要长一点

第1个回答  2019-12-14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第2个回答  2017-11-26
1、悬梁刺股:汉代孙敬 读书 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 读书 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血一直流到脚踝。尖锐的疼痛又提醒他继续用力。就这样,苏秦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抗秦的大计。
第3个回答  2019-08-19
凿壁借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家里很穷,没有钱上学,就跟着亲戚学认字,他非常喜欢读书,可家里没有钱买书,因为家里穷,就送他去一户有钱人家打工,他不要工钱,只求人家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长大了,帮着父母下地干活,从早忙到晚,只有中午休息一会儿,可以看书,通常,一卷书十天半个月也看不完,他想:我要是能晚上看书就好了。可是家里没钱买油,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忽然,有一小束光柱射了进来他下床一看,原来的墙壁破了个洞,他找来一把小刀,把墙壁的洞挖大了,于是,他凑着光读书,后来,他成了一名有学问的人。
第4个回答  2020-06-23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第5个回答  2018-11-23
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古人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