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29
一、 红山文化:C形玉龙

中华第一玉龙,当之无愧的应属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玉龙高26厘米,又称'猪嘴玉龙',距今6660年-5000年,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玉龙上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身体卷曲呈'C'字型,首尾明显分开,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尤其是它颈脊处的一道飘逸的长鬣,很是独特。


二、 商代晚期:金沙太阳神鸟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三、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春秋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四、春秋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尊盘合为一器,上面的叫做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下面是一个大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整套器物饰龙84条,蟠魑80条,制作复杂,造型美观,极尽奢华,尤其是镂空装饰有若干层,玲珑剔透,精巧华丽,系用失蜡法所铸,堪称鬼斧神工。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


五、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此展品为西汉时期文物。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原来盖在墓主头罩的右眼位置。分为内外环,内环透雕一游龙,外环透雕一凤鸟,站在游龙伸出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出内环外,与凤冠、尾羽一道,相互连接、上下延伸而成透雕卷云纹,将外圈空间款款填满。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乎在喃喃细语。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收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六、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第2个回答  2021-03-29
首先就来一件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乾隆年间的大禹治水玉山,一座高2米2,重达五吨,全部用玉来打造的超大型大型工艺品,在灯光的映射下,实在美得令人窒息

1990年,四川大学教师霍巍、李永宪在西藏吉隆县普查文物,宗喀乡乡长罗桑说有一块“神石”,马拉山口修水渠时正要炸毁,上面还有一些汉字,县委书记证实了此事,说那碑大概是清代曾驻扎过屯垦的赵尔丰所刻,并让他们看一下有没有保存价值。得到这个消息后,霍巍等人立即赶到马拉山口。在巨大的山壁上,一通碑文依山而刻。因为碑上涂满厚厚一层酥油,上千年来经过无数只手的涂抹,很难看出来上面的字。考察人员凑近后隐隐约约看到一些竖书的汉文,每个字约2厘米见方。于是,拿来喷灯烧起热水,溶解了一袋洗衣粉开始洗刷。当上面的字十分清晰地显现出来时,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维大唐显庆三年,大唐驭天下之……!”考察人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一通唐碑? 

接下来,奇迹出现了,从清洗干净的石刻额题上,一排每字约5厘米见方的篆书也显露出来,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可以准确地识读出“大唐天竺使出铭”7个左书大字。直到这时,普查人员方才确信,眼前这通下半部已残的摩崖石刻,既不是一块西藏常见的宗教信拜物,也不是所谓赵尔丰所刻的石碑,而的的确确是一通唐代碑铭,从碑铭的书体、行文格式,也都确凿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面前,他们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加紧进行清洗,当时已经预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会让世人震惊的考古新发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洗,石碑现存的222个文字全部清楚地显露出来,其中虽有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泐陨,但其大意仍可以断断续续地得以了解。碑文记载:大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六月,大唐国势强盛,高宗皇帝继承太宗皇帝所开创的宏伟功业,一统天下之威,教化所致,达于四海。故派遣使节左骁卫长使王玄策等“选关内良家之子”数人,经过一年多的艰难跋涉,越雪山,过栈道,经“小杨同之西”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艰辛,边境风光之壮美,联想到东汉破匈奴于稽落山之后,尚有“刻石勒功,记汉威德”之举,而此行动倍于往,更应当在此建碑刻铭,以记功德。这通碑铭是迄今为止在西藏高原所发现的汉文石刻碑铭中年代最早的一通,比现存于拉萨大昭寺前的著名的《唐蕃会盟碑》早165年,对于研究当时的唐蕃关系、西藏历史地理等问题也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这是首次发现王玄策出使印度的实物史料,给研究唐蕃关系、西藏历史地理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唐碑的发现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西藏史专家山口瑞凤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历史地理学上重大问题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中国中原与西藏、印度、尼泊尔的历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3个回答  2021-03-29
最古老文物


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这是一件拥有9000多年历史的史前文物,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古代乐器。骨笛上开有7个进气音孔,至今还可以吹奏出非常美妙和谐的音乐,因历史研究价值是在太高,关于贾湖骨笛的历史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外《自然》、《古物》等知名刊物登载。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文物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件没有之一。

最轻文物


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件埋藏地下两千年的衣服重量仅有49克重,拿在手上几乎感受不到重量。整件衣服几近透明,非常轻薄,古代女子穿在身上仿佛仙子一般,时隐时现犹如仙女下凡。素纱禅衣充分展现出了古人高超的蚕丝养殖和丝绸编制技艺,考古专家为了复制一件“素纱禅衣”,花了十多年时间做出来的也超过了49克,想象不出来古人到底是如何织出这么轻薄的衣服。

最值钱文物


“吉庆有余”转心瓶

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首先说明,我国考古出土文物大多都是放入博物馆展览,基本没有流转到市场的,所以文物的“价格”是没有一个定数的。这件花瓶是乾隆年间的官窑作品,瓶子上面的文案和釉色非常独特,瓶子也很精美,是清代时期瓷器中的巅峰之作。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曾在英国被拍卖,竞拍价高达5.541亿元,当之无愧的“最贵文物”。

体积最大文物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我国文物届中的“国宝”。出土于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宫廷乐器。曾侯乙编钟不知体积最大,其制作技艺和音乐性能也是古代乐器中最好的,考古学家曾和中国音乐家一起测试了编钟的性能,测试结果发现,曾侯乙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音色非常的好,结果震惊了世界音乐届,被誉为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中国文物。

工艺最复杂文物


曾侯乙建鼓底座

战国青铜曾侯乙建鼓底座,同样出土于曾侯乙墓。不大的青铜底座上面铸有数不清的大小蟠龙,蟠龙之间相互纠缠攀附,错乱之中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受。关于上面蟠龙的数量不同人在不同角度去数是不一样的,是一件将龙饰发挥到极致的文物。关于曾侯乙建鼓底座的制作方法,专家猜测是使用失蜡法铸造,是将腊制成想要的物体形状,然后淋上泥浆,泥浆凝固后将里面的腊高温融掉再注入铜汁。虽然知道了制作方法,但专家还是复制不出一样形神一样的曾侯乙建鼓底座,所以战国青铜曾侯乙建鼓底座成了我国最复杂的文物。
第4个回答  2021-03-29
1.蛋壳黑陶杯

被称为蛋壳黑陶杯是因为它的杯壁如蛋壳一般,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它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但全重却仅有40克!

黑陶杯由泥质黑陶制成,一个古代陶器要存放至今,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900℃以上!900℃环境中得保证杯身不变形,还要使表面细腻,质地坚硬,即使放在今天,没有极高精密的工艺水准也难以做到。

2.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出土于汉代,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而组装成的。宫女的身体是中空的,右臂与灯的烟道想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的管道。灯罩可以左右分开,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亮度、强弱。灯盘中插上蜡烛点燃后, 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3.莲鹤铜方壶

春秋中期的文物,是青铜制造的盛酒或盛水器,也是中国64个禁止外出展览的文物之一。莲鹤铜方壶有一对,它们硕大的器形、优雅的曲线、纯青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尤其是顶端盛开的莲瓣之中挺立的展翅欲飞的仙鹤。清新隽永,令世人叹为观止,被列为国之重宝。
4.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商周时期的文物。

它薄如轻纱,中20可,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2毫米,含金量高达94.2%,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
第5个回答  2021-03-29
1.越王勾践剑。2.战国水晶杯。3.商周太阳神鸟金饰。4.北魏蓝玻璃小碗。5.五代秘色瓷莲花碗。6.春秋早期子仲姜盘。7.铜镀金纳白尔筹式手摇计算机。8.清脆玉白菜。9.刊谬补缺切韵。10.青石湾窑黄炳素素胎金丝猫。11.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12.清乾隆粉彩黄釉缠枝纹镂空花卉纹双象耳转心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