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95后离职率高的现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文/老谭

2018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压力普遍较大。一些行业中的企业大面积精简人员,降低经营成本。年底了,工作难找是肯定的,更别说在当前形势下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了。可是最近在跟朋友圈做HR的小伙伴们聊天时,却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HR们发现,95后的离职率相对较高。

在传统观念里,工作中的坚守、稳定、吃苦耐劳、努力奋斗才是优秀的品质,但在95后的眼中,稳定、前途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自己喜欢才是重要的。很多研究报告同时显示,95后职场人的离职率相当高,平均7个月就辞职。

公司环境不好、电脑太烂、午餐难吃、人际关系复杂、感觉不顺心、累了想歇歇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秒辞”的理由。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不愿意将就,他们更注重自我感受、能够发挥个性。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并且针对深层次的原因做如何的分析与思考:

任何人对事情的看法、态度,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是和他所处的年代有关。年代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70后、80后是“奋斗版”,就像佟大为、马伊琍主演的电视剧《奋斗》一样,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享受生活,藐视虚伪、敢于创新、追求,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电视剧体现了80后的爱情亲情事业,在现实中的摸爬滚打,也告诉大家:奋斗从来不是那么简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到了90后,他们成长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更多元化,性格自信又敏感,思想更叛逆,更加依赖网络。

到了95后,网络更无处不在,网络即生活。他们拥有很多电子产品,沉迷动漫、社交网络、斗鱼直播。95后的注意力更短暂,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夸张、敢说敢为、八卦逗比……

95后从小养成的主角意识让他们不甘于配角的存在,更渴望与众不同,也因此愿意为不同的、有个性的价值观埋单。

同时,95后也有能力从事和网络相关的新兴职业,这些职业好玩、自由,比“铁饭碗”更容易让他们接受。随着时代的变化,95后的价值观,包括对爱情、亲情、职业选择的看法早就和70后、80后产生了巨大差异,其实,这背后只是时代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一些人看来,95后敢想敢说,表达太直接太自我了。现代文化通常鼓励表达自我,认为自我的身份认同是通过自我表达获得的,而传统的沟通方式,则会赋予自我表达更多的意义。比如,一个孩子说今天的午餐不好吃,可能只是一个孩子主观的想法,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以往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大多非常谨慎、寻求安稳,觉得找到一个工资高、福利好的“铁饭碗”就是最好的;现如今,工资、福利等“干货”已不再是“95后”求职时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工作能够满足兴趣、实现自我成长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近两年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前景好、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以及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才是薪酬和福利待遇。

为什么“95后”毕业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首先是因为这代学生的自主意识愈来愈强:他们不仅仅是听取老师学长、亲朋好友的建议去选择工作,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认识和判断。其次,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进步让年轻人有更多空间和可能去发现和表达自己的兴趣,并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尝试。

坦白讲,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工作者,在职场雇佣关系上,其实是完全被动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主动选择权的。甚至,很多人为保全自己的工作,即便受尽凌辱也依旧坚持不辞职。说到底,“生存线”在老板手中,所以就不得不任人宰割。

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人们对于工作本身的选择,已经呈现“双向性”。虽然,人们总说“就业难”,但是,从普遍就业的环境来看,相对还是宽松的。只要个人工作能力相对扎实,找工作基本上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工作本身的“进阶”,又是另一回事儿。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们定性95后“不愿将就”,更注重自我感受和发挥个性的说法,其实是比较公允的。但是,主流的工作认知上,总觉得这属于一种“丧性态度”,与人们强调的“正能量”有些唱反调。甚至,一些企业的老板“倒苦水”,“哭丧”企业经营不易,希望年轻人“且行且珍惜”。可总的来讲,都难免裹挟个人倾向在里面。

就“95后秒辞”来讲,其实反映出现代年轻人一种较为好的生存处境。作为“年轻一代”肯定有一定的“生存压力”,但是转换工作的过程,却并不会击穿“生存底线”。这种情境下,工作者在雇佣关系中,就不再会显得那么被动,也更容易主动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老板“给口饭吃”就是天大的义理。作为劳动者就应该顺从,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即使工作的不开心,也不会对老板“不客气”,普遍来讲,人们处在一种相对压抑的工作环境下。这也导致,老板们总喜欢“阶级狩猎”,视员工为眼中“猎物”。

只是,随着人们物质底线的逐步丰盈,暂时不工作,并不会影响生活的时候,“秒辞”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我们常讲,未来的商业之争,肯定要回到人本身。企业服务不好员工,员工自然就难以服务好消费市场。从商业运行的角度看,这或许才真正回到商业本质。

普遍的鸡汤理论,干自己喜欢的,情愿的工作,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工作潜能,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因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并没有这种主动的工作“选择权”,就导致有这种想法的人们,被视为太过理想主义。可事实上,作为正常的雇佣关系来讲,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彼此服务的过程。

虽然,难以实现人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不等于“理想的工作”不存在。当然,这里的“理想工作”并非不需要付出和不劳而获,而是从兴趣和意愿角度而言的,人们是主动的。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更偏向“走心”一边。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一代”是幸福的,起码可以自由的选择工作,即便所生活的时代,工作相对竞争激烈,但是,努力的人,还是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看“95后秒辞”的现象,似乎就能更为理性和接纳。毕竟,这算是一种“雇佣关系”的文明过程。

人能更为自由的选择工作,就代表可以更为自由的选择生活,这在因果关系上是肯定的。所以,在看待“95后秒辞”,除却看到其中的负面作用,更要看到其中的积极作用。甚至,从雇佣关系的平衡上讲,只有反馈和被反馈形成呼应,那么机制才能更为完善。

当我们认为“95后秒辞”有些丧的时候,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主流的“工作观”,我们不能说“95后秒辞”值得效仿,但起码也要通过现象本身,窥探到“年轻一代”对于工作本身的新需求。只有如此,现代企业才能更好的团结员工,创造更多效益。

完。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