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哪些复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1. 文言复句的种类有哪些

高考所选用的文言文句子,多数都是复句,如果不能根据文言文复句的语法特点进行翻译,往往会翻译不准确甚至出错。

例如,文言文翻译题: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错误的译文:哥哥说:“无论弟弟不能砍柴,还是能砍柴.都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正确的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错误的译文把“无论”当成了现代汉语的“无论”来理解,因而把引号中的复句当成了条件关系,实际上“无论”在此处当“且不说”讲,是表递进的关系连词。翻译文言文时,有两点应特别应该注意:一是古今关联词差异较大,不可混为一谈;二是意合法的复句较多,必须分清分句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句意。

下面分别阐述。一、文言文复句的类型,大致和现代文一致,但关联词往往不同,下面我系统地总结文言复句的关联词以及所表关系。

1.并列关系,多用“亦”“而”连接。如:(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与秦璧。

(《史记·廉蔺列传》)[译文:秦国不把城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把璧给秦国。](2)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译文:不是死了便是迁走了,只有我靠着捕蛇还留了下来。]2.承接关系,多用“于是”“则”“乃”“因”“而”“斯”等关联词语。

如:(1)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尝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蔺列传》)[译文:相如考虑秦王虽然斋戒,一定会背弃约定,不会补偿赵国城池,于是让随从穿着破衣服,揣着璧玉,从小道逃跑。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译文:我正心惊想回去,这时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3.选择关系,常用“……或……”“孰与”“宁……将……”“将”“抑”“其”等关联词语。

如:(1)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译文: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是果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是真的没有马呢?还是不了解马呢?]4.递进关系,多用“尚(且、犹)……况……”“且”“微独……”等关联词语。如:(1)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四》)[译文:不仅赵国,各诸侯国受封的子孙还有在位的吗?)5.转折关系,前一分句多用“虽”(唯)、“纵”,后一分句多用“然”“而”“顾”“抑”。

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是比蓝草还要蓝。6.因果关系,多用“以”“故”“是故”“是以”等关联词语。

如:(1)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璧,故臣复取璧(《廉》)[译文:我看大王没有补偿赵王城的意图,因此我又拿到了璧玉。]文言文中的“故”,有时只是把上下文衔接起来,并不表示因果关系,译时可灵活掌握。

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此句中的“故”只表示衔接,不能翻译成“因此”。7.假设关系,多用“若”“苟”“设”“使”“向”“诚”“即”“则”“而”等。

如:(1)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战国策·赵策三)(译文:赵国果真派使臣尊奉秦昭王称帝,秦国一定喜欢,撤兵离开。

]8。条件关系,常用“乃”“则”“无”等关联词语。

如:(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那么一定有我的老师。](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译文: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道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二、文言文中的紧缩复句很多,主要关联词语是“而”“则”,这两个虚词用法灵活,必须根据前后文意适当翻译。如:(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用斧锯加工,就会变直;金属制的刀剑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变锋利。]这是表条件关系的紧缩复句。

(2)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译文:担子重,而且路程远。

]这是表递进关系的紧缩复句。(3)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译文:只要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这是表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4)欲速则不达。

(《论语》)[译文: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这是转折关系的紧缩复句。

三、文言文中很多复句不用关联词,而是靠意合连接,译时不细加分析,就会造成误解;有时,非增加必要的关联词语不可,否则便会使句意晦涩。例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译文一:土堆积成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译文二: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兴起来……][译文二]缺乏关联词语,显得前后脱节;[译文一]用“就”关联,理解为条件关系或假设关系都可以。

总之,在翻译时,一定要准确理解分句间的关系,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 文言复句的种类有哪些

高考所选用的文言文句子,多数都是复句,如果不能根据文言文复句的语法特点进行翻译,往往会翻译不准确甚至出错。

例如,文言文翻译题: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错误的译文:哥哥说:“无论弟弟不能砍柴,还是能砍柴.都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正确的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错误的译文把“无论”当成了现代汉语的“无论”来理解,因而把引号中的复句当成了条件关系,实际上“无论”在此处当“且不说”讲,是表递进的关系连词。翻译文言文时,有两点应特别应该注意:一是古今关联词差异较大,不可混为一谈;二是意合法的复句较多,必须分清分句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句意。

下面分别阐述。一、文言文复句的类型,大致和现代文一致,但关联词往往不同,下面我系统地总结文言复句的关联词以及所表关系。

1.并列关系,多用“亦”“而”连接。如:(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与秦璧。

(《史记·廉蔺列传》)[译文:秦国不把城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把璧给秦国。](2)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译文:不是死了便是迁走了,只有我靠着捕蛇还留了下来。]2.承接关系,多用“于是”“则”“乃”“因”“而”“斯”等关联词语。

如:(1)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尝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蔺列传》)[译文:相如考虑秦王虽然斋戒,一定会背弃约定,不会补偿赵国城池,于是让随从穿着破衣服,揣着璧玉,从小道逃跑。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译文:我正心惊想回去,这时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3.选择关系,常用“……或……”“孰与”“宁……将……”“将”“抑”“其”等关联词语。

如:(1)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译文: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是果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是真的没有马呢?还是不了解马呢?]4.递进关系,多用“尚(且、犹)……况……”“且”“微独……”等关联词语。如:(1)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四》)[译文:不仅赵国,各诸侯国受封的子孙还有在位的吗?)5.转折关系,前一分句多用“虽”(唯)、“纵”,后一分句多用“然”“而”“顾”“抑”。

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是比蓝草还要蓝。6.因果关系,多用“以”“故”“是故”“是以”等关联词语。

如:(1)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璧,故臣复取璧(《廉》)[译文:我看大王没有补偿赵王城的意图,因此我又拿到了璧玉。]文言文中的“故”,有时只是把上下文衔接起来,并不表示因果关系,译时可灵活掌握。

例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此句中的“故”只表示衔接,不能翻译成“因此”。7.假设关系,多用“若”“苟”“设”“使”“向”“诚”“即”“则”“而”等。

如:(1)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战国策·赵策三)(译文:赵国果真派使臣尊奉秦昭王称帝,秦国一定喜欢,撤兵离开。

]8。条件关系,常用“乃”“则”“无”等关联词语。

如:(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那么一定有我的老师。](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译文: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道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二、文言文中的紧缩复句很多,主要关联词语是“而”“则”,这两个虚词用法灵活,必须根据前后文意适当翻译。如:(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用斧锯加工,就会变直;金属制的刀剑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变锋利。]这是表条件关系的紧缩复句。

(2)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译文:担子重,而且路程远。

]这是表递进关系的紧缩复句。(3)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译文:只要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这是表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4)欲速则不达。

(《论语》)[译文: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这是转折关系的紧缩复句。

三、文言文中很多复句不用关联词,而是靠意合连接,译时不细加分析,就会造成误解;有时,非增加必要的关联词语不可,否则便会使句意晦涩。例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译文一:土堆积成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译文二: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兴起来……][译文二]缺乏关联词语,显得前后脱节;[译文一]用“就”关联,理解为条件关系或假设关系都可以。

总之,在翻译时,一定要准确理解分句间的关系,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 古文中什么是复句

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4. 文言文复句有何特点

文言文复句的特点,就是指文言文复句跟白话文复句不同的 现象。

第一,分句之间多用意合法,往往不用连词。如: ①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因为小恩小惠轮 不到全体百姓,所以老百姓不会听从你。) ②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廉蔺列传》)(如果得不到秦 的城池,我一定把完整的和氏璧带回赵国。) ③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论贵粟疏》)(现在的法律,轻视商人,但商人已经有钱有势 了;尊敬农民,但农民已经穷困低贱了。) 例①是因果复句,例②是假设条件句,例③是多重复句,由 两个转折复句构成并列复句。

它们都没有用表示因果、假设、转 折的连词,指导阅读或翻译时可以补出。 第二,紧缩现象较多。

如: ④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⑤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只要打仗就请求跟着去。)

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如果不堵塞一 方,就不能使另一方流行;不制止一方,就不能使另一方畅通 无阻。)

例④是选择关系的紧缩句,例⑤是条件关系的紧缩句,例⑥ 是两个假设关系的紧缩句。复句的紧缩现象,在白话文中也不 少,特别是一些流传下来的成语,很多是紧缩复句。

如:纲举目 张(条件),理直气壮(因果),藕断丝连(转折),眼明手快(并 列)。 由此可见古今句法的紧密联系。

第三,常有“词组代句”现象。女口 : ⑦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⑧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痩马……(《天净沙•秋思》) 这种把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排列在一起充当句子的情况,有人 叫作“词组代句”,有人叫作名词语分句所组成的复句。 总之, 都承认它起了一个句子的作用。

如《书愤》的两句诗就分别勾勒 出了两幅豪迈、悲壮的抗金战斗场面;《天净沙》的十八个字, 也描出了一幅有浓郁感 *** 彩的中国传统农村的典型秋色图。其 实,句子和词组本无严格的不可逾越的界线,任何实词或词组在 一定条件下都可成为句子。

这种排列几个词组构成的句子,现代 白话文中也是有的,主要见于抒 *** 彩浓厚的散文与诗歌之中。

5. 请问语文中的复句关联词大都有哪些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却……

……然而……

……可是……

……但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无论……都……

不管…也……

倘若……就。

要是……就……

即使……也……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是……。是……

既……又……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此……

既然……就……

承接关系

先……再……

首先……然后……

先……然后……

接着……最后……

一……就……

编辑本段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凡是……都……

不管……总……

除非……才……

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编辑本段一个字 不仅……还……

……却……

……是……是……

……既……又……

O(∩_∩)O哈哈~,望采纳啦!!!

6. 文言文中都有哪些句式

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

者,。

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

,。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

所。..。”

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