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婚礼,草原订婚礼怎么安排又经济又有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28
第一、草原马队迎亲
盛装的新郎要由祝颂人(即婚钦)、亲友等陪同,乘马备喜车前往女方家。 出发前要喝“上马酒”,以壮其行。我们的 迎亲的队伍按照双数安排马队,由新郎骑马并牵着一匹新娘回来骑乘的马匹,在蒙古族骑手美女帅哥的陪护下,前去牧民家迎娶新娘。
新娘早被安排在当地一家蒙古族家庭按照蒙古族民俗着装打扮,期待着迎亲队伍和按照蒙古族民俗做出嫁准备。按照习俗,这位蒙古族阿姨成了新娘的娘家干妈。客厅内准备了丰盛的瓜果点心,亲人们准备着送亲的事情。
第二、在娘家接亲
蒙古族叔叔阿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了精心的准备,家庭主要成员为新娘举行了送亲仪式。当男方娶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首先由女方举行第一道宴,称为“求名宴”,即由男方祝颂人以唱歌的形式向女方求问新娘名字及年庚属相,女方祝颂人以歌作答。然后再由女方考问男方。最后由新郎献上一把精制的蒙古刀。迎亲过程中,女方还要准备第二道宴,称为“沙恩吐宴”。“沙恩”为蒙古语,即牛羊的膝盖骨,俗称“拐”。席间要唱“沙恩歌”,用“沙恩连骨”赞颂男女双方联姻之美。
新郎经过种种阻挡终于见到了新娘,当新郎拉开里屋门,新娘已经盖着红头纱在那等着新郎,新郎牵着新娘的手走出里屋,共同坐在外屋给来宾朋友们敬酒,以示感谢与祝福,同时蒙古族老太太也为新人唱起了一首首的蒙古草原歌,还为新娘唱起了女儿要出嫁,感谢阿伯、额吉(父亲、母亲)的歌曲,使整个娶亲的场面又添加了一丝伤感与感动,大家此时都在静静的听着,那歌声响彻在每个人的心里。
临行前,新郎正要牵着新娘的手走出家门,此时,额吉(母亲)已等在门口,原来,根据蒙古族的婚俗习惯,出嫁的女儿在出嫁当天走出家门时,额吉(母亲)要亲手把酸奶子端给女儿喝。在新娘要离开家门时,接过额吉(母亲)为自己准备的酸奶子一饮而尽,以示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在出家门后,新娘和牧民家(娘家人)一一拥抱,额吉(母亲)为新娘盖上红头纱,由新郎牵着新娘的手跨上马背,开始他们前往敖包的路程...
第三、迎亲返程,敖包山祈福、希拉穆仁河许愿
一路欢歌,一路笑语,踏上返程。快马奔向敖包山,回顾相恋的往事,许下千年的心愿;走向希拉穆仁河,诉说彼此的爱情,愿幸福源远流长。
围着敖包转三圈。
第四、虽无亲人随行,却有强大的”亲友团“祝福,隆重的婚庆
婚庆过程如同我们的市区一样,由司仪、歌手、乐队组成互动主力。我们安排着强大的”亲友团“(我们的旅游团),在蒙古大帐举办婚礼。在热烈的蒙古歌声、马头琴声、美酒哈达的众人祝福中,一对新人拜堂成亲。来自各地的客人唱起各地的民歌、跳起蒙古族安代舞。
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蒙古族美女端着的羊脖子是用来考验新郎的,掰断羊脖子,才能入洞房。
第五,篝火晚会、美丽夜空、蒙古包洞房
“ 美丽夜空做被、绿色草原做床“,战车蒙古包做洞房。
花絮:
1、伴郎不耐骑马,下马行走,后转乘随队车辆;

2、娘家遇到多国堵门”狼“,留学生喜乐婚庆民俗
相似回答